改革开放40年来,各行各业发展迅速且成效显著。在农业行业的40年发展过程中,北京市农业局植保站在蔬菜植保专业化服务与产业化发展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与有益探索,蔬菜作物病虫专业化服务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无人问津到供需两侧反响热切的良好发展局面。

  推进农作物病虫专业化防治,能有效解决我国当前农村劳动力不足、老龄化女性化严重、一家一户防治施药器械落后、农药利用率低、盲目防治过度用药和效率低、效果差等问题,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业生产者安全的有效手段。在我国,大田作物病虫种类少,用药相对单一,病虫防治产业化服务已初具规模,而作为农药残留事件频发的蔬菜作物,由于品种多、茬口复杂、病虫害种类多(每年常发病虫300多种,必需防治病虫50~70种)、发生危害情况复杂、不可控因素多、防治风险大等影响,致使我国蔬菜病虫专业化防治很长时间以来无人问津,蔬菜病虫防治服务产业化无从谈起。

  

  攻坚克难,不断研发蔬菜专业化服务专用配套技术与产品。

  从1997年起,北京市针对国外大型常温烟雾机价钱高、体型笨重无法在小型棚室使用,专业化服务缺少高效药剂等问题,先后研发出了系列背负式高效常温烟雾施药机以及20%辣根素水乳剂等20余项专利技术与产品,为蔬菜病虫害专业化防控服务实现高效率作业、高效果防除病虫提供了重要的药械保证。自发电背负式高效常温烟雾施药机自带数控发电机,亩施药液5~8升,亩施药时间仅5~8 min,雾滴大小50~60微米,有效喷距10~12米,农药利用率提高30%以上,防效提高15%以上,减少化学农药用量20%以上,克服了传统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农药利用率低、农药流失严重、防治效果差、效率低、施药强度高以及大型常温烟雾机因笨重无法在小型棚室使用等缺陷。20%辣根素水乳剂具有广谱、高效,无污染、无残留等特点,是替代溴甲烷等高剧毒化学土壤消毒熏蒸剂的理想药剂,也可用于棚室表面消毒处理,以及蔬菜生长期的小型害虫和部分气传病害的防控。

  

  从零起步,第一支蔬菜病虫防治飞虎队在艰苦与坚持中前行。

  经多年实践摸索,在北京市植物保护站的指导下,2013年在全国率先建立起第一支蔬菜病虫专业化防治服务队伍——北京市蔬菜病虫防治“飞虎队”,通过他们指导相关企业、基地和农民合作社具体实施蔬菜病虫专业化绿色防控,定期调查、监测病虫动态,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在病虫发生前全面预防,发生后科学防控,做到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飞虎队”在条件艰苦、待遇不高、工作强度大等困难中艰苦前行,为最初的专业化服务打下了重要基础。

  

  深入研发,为蔬菜病虫专业防控提供重要技术体系保障。

  在引导推进病虫害专业化服务过程中,针对病虫可能从种苗、棚室表面、土壤和蔬菜残体传播扩散等风险环节,在多年来大量防控试验研究基础上,北京市在全国率先总结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病虫专业化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该体系涵盖了设施蔬菜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包含了臭氧无害化处理蔬菜带病虫残体技术、棚室土壤消毒处理防病技术、农药精准配套量具使用技术、太阳能害虫诱杀灯控制害虫技术、性诱捕诱杀害虫技术、色板诱杀害虫技术、遮阳网、防虫网两网覆盖防治蔬菜病虫技术等20多项绿色防控技术措施。该体系的创建与集成,为今后蔬菜病虫绿色防控产业化服务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不断探索,首次开展政府购买蔬菜病虫专业化防控服务。

  2016年依托相关项目,北京市在国内首次进行了政府购买蔬菜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的探索,针对4个“如何”问题(如何对专业化服务工作进行考核,如何对投标公司资质能力进行要求,如何针对服务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与管理支持,如何制定蔬菜病虫专业化防控服务合同),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思考,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为后续购买服务的开展积累了重要经验。

  

  勇于实践,不断丰富蔬菜病虫专业化防控服务模式。

  公司型蔬菜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是未来我国的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发展方向,但在目前我国蔬菜种植仍以一家一户分散种植为主的情况下,公司型服务模式本身存在防控运行成本相对高、利润低,为散户防控风险大等问题。 因此,在继续扶持现有公司型专业化服务的同时,北京市继续开展合作社型专业化服务模式探索,发挥合作社让农民为农民服务的成本最低,更易大范围推广应用,服务效果和数量有农户进行监督,不易造假,实施效果更有保障的优势。其中,更是摸索出了南河菜缘的“以工换工”的专业化服务发展模式。在南河菜缘合作社开始推广蔬菜病虫害专业化服务之初,受传统方式以及种植户的认可度影响,有偿服务也很难迅速推开。合作社开始探索尝试工换工模式,操作如下:按照一亩地喷施一次人工费计时两个半小时(原方式打药要超过这个数字,一般是极其特殊情况才会单棚喷施),如果一次超过五棚(五个棚)按照每个棚30分钟计算。也可以按照有偿服务每小时20元计算,折合每次服务50元起步。喷施作业完成后,接受服务的种植户每亩地计时半小时,多次施药服务累计总时间,今后在专业化服务队成员需要栽苗、吊秧、蔬果、拉秧、整地等等农事需要人工时,再由原接受专业化植保服务的种植户同等时间换回。这种方法的优点一是减少直接投入、二是降低了专业化服务队成员劳动强度、三是增加了双方积极性。

  

  坚持创新,为蔬菜病虫专业化防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012年2月,在世界草莓大会期间,在由我站提供全程专业化防控服务的草莓基地,向与会代表展示了“有机草莓生产与管理”技术体系展板、中英文技术手册、实物展区和有机草莓生产棚室。2014年12月9日,京郊日报以“捉虫飞虎队”为题,对我市蔬菜病虫防治飞虎队进行了专版报道。2015年1月31日,农民日报在头版以“京郊有支植保飞虎队”为题,对“飞虎队”进行了重点报道。2017年11月2日,北京市植物保护站联合天津市、河北省植保植检站成功举办国内首次蔬菜病虫专业化防控技能竞赛,采取以赛代训的方式,快速提高参赛队员的操作技术水平。来自京、津、冀3地24支蔬菜病虫专业化服务组织,以及三地植保部门人员共计14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此次竞赛的成功举办,为我国蔬菜病虫专业化服务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为服务组织搭建了技能展示的平台,为服务组织之间提供了相互学习借鉴的机会,进一步提高了京津冀三地蔬菜病虫专业化防治服务人员实操作业技术能力和规范作业水平,受到参会人员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

  

  在当前,蔬菜病虫害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蔬菜病虫害专业化服务产业的进一步壮大,尚需要政府在“政策保障、技术支撑、队伍建设、服务监管”等多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和跟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