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多元现金、47万元的银行存单……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员工杨勇在医院外面捡到一个布包。他和医院保卫科的同事马上开始寻找失主——

11月16日下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员工杨勇在巡逻中发现了一个布包,包里不仅有大量现金,还有10余张银行存单和各种证件。

杨勇不敢耽搁,和保卫科的同事一起紧急寻找失主。

巡逻途中捡到包 里面装着一沓钱

“平时我们工作中经常捡到患者遗失的物品。不过像这次包里有这么多钱和存单的情况,确实少见。”11月19日,回忆起那天的事儿,杨勇这样说。

杨勇是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保卫科保安队的副队长。

11月16日16时许,杨勇像往常一样在医院门口巡逻,走到院墙外的自行车停放处时,眼前看到的东西让他停下了脚步。

那是一个不太起眼的灰色布包,看上去有点鼓,包带还被人打了一个结。它静静地“躺”在一辆电动车的后座上,周围没有人。

“准是谁落下的,没准一会儿就回来找了。”杨勇虽然这样想,但仍不敢走远。他一边巡逻,一边注意着包。

20分钟过去了,没有人来取包。杨勇上前将包带解开了。

包里装着三个信封,还有两个小钱包及一些食品。杨勇随手打开一个信封,一沓百元现金顿时映入眼帘。

“这么多钱!”杨勇吃了一惊,他捏了捏其他信封,里面也鼓鼓囊囊的。

杨勇不敢再耽搁,他拿好布包,快步走回了保卫室。

1万元现金47万元存单 两小时“完璧归赵”

杨勇一回到保卫室,就将捡到包的事儿跟保安队队长李文彬和保卫科科长马国强进行了汇报。

“咱们先看看包里有什么东西,找找失主的联系方式。”大家将包内物品进行清点,除分别放在两个信封及一个钱包里的1万多元现金以外,包里的另一个信封中还塞着一叠银行存单。

这些存单有11万元的,有5万元的……杨勇数了数,存单共10多张,上面的数额加起来足足有47万元。

“这么多钱,失主得急坏了!”杨勇也紧张起来。他赶紧翻找包内的其他物品,希望找到失主的联系方式。在包里的另一个小钱包内,杨勇发现了身份证、社保卡和医院的就诊卡。身份证上是一名姓孙的老人,今年已经78岁。

“这位老人应该就是失主,咱们赶紧联系他。丢了这么多钱,老人准急坏了。”一时间,保卫科的人行动起来。有人将包锁好,有人拿着包内的就诊卡去查询,有人报警。

好消息传来了,就诊卡内登记了患者女儿的信息。

接到保卫科工作人员的电话后,一名女子和一位老人匆匆赶来。这位老人正是包的主人。

“谢谢你们!我还以为这些钱找不回来了。我这辈子就剩这些家底儿了,我还得用这些钱看病呢。”老人将杨勇的手紧紧握住,激动得红了眼眶。

从捡到包到“完璧归赵”,两个小时过去了,杨勇提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地。

拿回“救命钱” 老人一家感激不已

后来杨勇才知道,这些钱对老人意味着什么。

这段时间,老人一直在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化疗。老人的老伴儿过世不久,他将“全部身家”带在身上,为的就是在医院看病时方便用钱。

那天,老人从医院出来,准备骑自行车去办事。开锁时,他随手将包放在旁边停放着的电动车后座上,走时忘了拿。

骑了一段路以后,老人猛然想起自己的包丢了。他赶紧回医院附近找,找了半天也没找到。

“这些钱没了,我的病也不治了。”老人难过不已,孩子们连忙劝他。这时,老人二女儿孙悦的电话响了,打来电话的正是医院保卫科的员工。

“谢谢你们!我们一家都不知该怎么感谢你们才好。”孙悦陪着父亲取回了包,又拿出钱来想感谢杨勇和保卫科的其他员工,但被婉拒了。

“多亏了拾金不昧的杨勇和医院保卫科的同志们,帮我们找回了包,要不我父亲真得急坏了。”回忆起那天的事,孙悦的话语中透着感激。

来源:沧州晚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