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兰州网11月22日讯(记者 刘淑萍 李楠)11月22日,“一带一路·兰州走进北部湾”城际交流活动媒体行走进素有“天下百合第一村”美誉的七里河区西果园镇袁家湾村,实地参观百合产业,品尝雪地鲜挖百合,体验兰州百合的独到之处。

媒体行的到来打破了百合谷的宁静,白雪覆盖的地头,镢头透过白雪和黄土,将泥土中的百合轻轻带出。袁家湾村党支部书记高作旺弯腰捡起百合,小心翼翼地将泥土拨开,带点泥土味儿的百合呈现在记者们的眼前。高作旺一边笑盈盈的将百合递给记者一边说,“百合可是我们袁家湾村人的宝贝,靠着它,村里不少家庭买了新房,家家户户有小车。”他介绍,兰州百合对生态环境条件要求较高,适宜于旱作栽培,海拔2200米左右;土壤要求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有一定坡度,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气候要求冷凉湿润,昼夜温差大。兰州百合已有12个品种,质量、品质、外形、色泽、产量均很比其他产地的百合优质。

兰州栽培百合的历史从引种到现在约有130多年,百合含糖量少、肉质细腻、有清热解毒、补肺滋阴、润肺美容、止咳化痰、清心安神、止血止痛、止流泪、并有抗癌作用。清蒸百合还可治胃病、肝病、贫血。“入口酥酥甜甜,以前对百合的认知是用药的”,来自钦州日报的记者李香辉在品尝完百合干后不由地感叹。

袁家湾村位于兰州市区南郊,距市区15公里,行政区域面积5.83平方公里,是兰州百合的主产区,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百合生产基地。高作旺告诉记者,袁家湾村百合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有着发展百合文化乡村旅游的天然优势。村上借机农村“三变”改革,依托百合产业优势,探索乡村发展新模式,走出一条建设美丽乡村,发展观光旅游经济的新路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