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圆明园遗址公园”可以订阅哦!

北塘登陆(2) 来自圆明园遗址公园 00:00 03:57

另外,在英法联军舰队不远之处,还停泊着4艘俄国和2艘美国军舰。桅墙上悬挂的国旗,表明舰上有俄美两国公使伊格那替叶福和华若翰。

29、 30号这两天,主要安排部队登陆。杜潘上校借此再对白河地形进行最后一次侦察。他未发现对方有任何防卫,河中与岸上均无迹象仅有一些清军马队,弓箭在身。30号当天,英法舰队驶近北塘约十海里。跨过河口沙洲,准备第二天登陆。但因东南风刮得厉害,大海波涛汹涌,31日登陆未成。

8月1日清晨,尽管下雨,但天气已有所转好。据海军上尉巴吕介绍,6许,贺布和沙内两将下令,让部队下到小艇和帆船上。“每个战士发给6天口粮,一份熟肉,葡萄酒和烧酒及焙好磨碎的咖啡等。而马匹,发3天草料。”

葛罗特使在“杜舍拉”号舰上,静观当时场面:“烟雨茫茫,没有一丝微风。船上,大家欣喜若狂。每艘战舰都靠驳了驳船、小艇及小船。士兵排成长龙,沿舷梯而下,挤满登陆船只。只见各处把马匹赶到横析尽头,然后慢慢放到驳船里。锚地全在沸腾之中,呈现极为激动人心的情景。”

小型蒸汽炮舰,吃水不足9法尺,一艘一艘地把运有2000名士兵、2个炮兵中队、1排工兵、1排救护人员和200广东苦力的船只拖到岸边。为防止不满情绪,法军司令部决定所有兵种都有一部分上岸,包括他们的长官,这样所有高级军官都下船上岸,而大部队仍暂留海上。这种部署难免受到杜潘上校的批评:“战时,想讨所有人欢喜,必有损于全局利益。”

根据两方司令达成的协议,英军从第一旅抽出同样多的士兵由米启尔少将指挥登陆。涨潮时,两支小舰队毫不困难地过了白河沙洲,在锚地停靠。蒙托邦将军和沙内将军前去舰上,与格兰特将军和贺布少将相会。当时是下午3点钟。蒙托邦急不可耐地想下船,格兰特主张等退潮时再说。蒙托邦仍坚持要下船,因发现不远的河堤上有百余清军马队,他担心他们会切断北塘桥。他的坚持获得了胜利。最好的见证人埃里松回忆道:“在英军舰上,联军将帅紧紧握手,话别,离开。大炮一响,号令登陆。”

4时许,法军统帅坐上小船,随同的有杜潘上校,其子蒙托邦上尉和副官埃里松以及几个北非骑兵。船驶近河岸,遇到一片淤泥,搁浅了。蒙将军第一个跳下去,踏上中国的土地,即跳在泥水中,水深过膝,渗进皮靴里。即刻,500轻步兵跟上去,并很快超过他。德拉格朗热中尉记述说:“蒙将军在他们后面几步,微笑着,显得很高兴,自豪地看着他的士兵们已投入战斗,而那些大个子英军步枪手距河滩还有500来米。”

(未完待续)

《1860:圆明园大劫难》法国作家笔下的历史。本书从1856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写起,叙述了英法两国任命将领、筹划“远征”、漂洋赴华、途经香港、抵达上海,进而攻占大沽炮台、入侵北京的战争过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书中以战争亲历者的日记和回忆录为依据,描绘了英法联军官兵贪婪地抢夺圆明园中的奇珍异宝,无情地破坏华丽辉煌的宫殿,最终在熊熊烈焰中将这座举世无双的御苑毁为废墟的情景,以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展现了一幕真实而又触目惊心的历史。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圆明园遗址公园南门西侧“清史书店”购买《1860:圆明园大劫难》。

➤点击进入圆明园微商城购买

圆明园微商城 圆明园微商城

小程序

公众号ID:yuanmingyuanpark

如果你觉得文章还不错,就请点击右上角选择发送给朋友或者转发到朋友圈。您的支持和鼓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喜欢就请关注我们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