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如果你这样问“孩子,在这个世界上,你觉得什么对自己最重要?”

猜猜他们会怎样回答?

换做是你,你又会如何回答?

比成绩重要的多的

一堂生命教育课

我们都曾见闻过许多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悲剧:

因为一时兴起,就将小动物虐待致死;

因为鸡毛蒜皮的口角之争,

就互相斗殴、以命相博;

甚至,只因作业太多,

就选择跳楼自杀……

当本应单纯的孩子做出残忍的举动时,

我们除了惊讶,更需反思。

他们缺少的是一堂生命启蒙课,

缺少的是对自己、对其他生命的珍惜与尊重。

很多父母都明白自然科普的重要性,也愿意带着孩子走遍世界,去看名川大山、奇草异兽,但这些都是外在于我们的世界。

纵有再多重要的事,

又怎能比得过珍惜自己的生命?

你会怎样给孩子讲述生命的重要?

毕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没有了生命,其他都是妄论。

除了性教育知识,我们还要给孩子一个大的生命观,帮助孩子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身体,更懂得保护自己。

实际上,关于生命的课题,其中包括性教育,西方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起步了,并将此融入孩子的课程中,

而国内对于孩子的生命教育虽一直提及,却缺乏有效的引导。

其实,不仅是现在的孩子,就连我们自己小时候,学校和家庭就欠我们一堂生命启蒙课,

来告诉我们,这世上的生命与作为个体的我的生命,是如何诞生、如何维持、如何繁衍、如何消亡。

看到这套《我的第一套生命科普书》时,果断决定团购,这确实是每个孩子都需要的生命科普书。

孩子眼里的生命是……

其实在孩子眼里,生命就是一连串的问号:

我是从哪儿来的?

为什么我会长得像爸爸/妈妈?

人为什么总要吃东西?

又为什么会生病?

受伤了为什么会流血?

我会生宝宝吗?

死又是怎么回事?

......

孩子们简单又直接地问出了每个人都应了解的生命科学问题。

要回答这些问题,并不容易,即便你正好是这方面的专家,要生动地讲给孩子,并让他听懂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一套来自美国的儿童妙趣生命科普书,为孩子系统讲述有关生命的故事。

16个主题,精准再现生命体内种种鲜为人知的活动;

16个片段,完整拼凑生命进程中的精妙变化;

从人体奥秘到动植物生长,全面揭开生命的蓬勃真相,启发孩子珍惜健康,热爱生命。

最懂孩子的生命科普书

翻开这一套生命科普书,你会进入一个“活生生”的奇妙而热闹的世界。

英勇追捕病毒的白细胞

爱发号施令的大脑

不断运作的工厂——肝脏

会拉手风琴的呼吸系统……

每一个细胞、器官、生物都“活”了起来,有着属于自己的个性、工作与使命。

从细胞、骨骼肌肉到血液、器官,从诞生、繁衍到死亡,从人类到植物与动物……

完全从孩子的视角与生活经验出发,将那些既抽象又复杂的生命科学问题,统统变成了一场轻松又好玩的冒险。

如果说,好的医者有妙手回春的本事,那么好的书亦是如此。

真没见过哪套科普书会将细胞亲昵地叫成「小不点」,会把腺体比作「不会说话的指挥官」,把动植物面对环境变化使出的高招说成「八仙过海」......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生命世界里,到处都有活蹦乱跳的生命精灵,好似阅读就是在结交不同的朋友,倾听它们的故事。

这样的儿童科普岂不有趣?

当“漫画的风趣”遇上“科学的严谨”

这是一套拥有漫画魅力的生命科普书,说得准确、有趣,是这套书最大的特点!

那些生物课上看到的血淋淋的器官,似乎变成了为孩子时刻操碎心的父母、朋友,那么生动地活蹦乱跳,忙个不停;

而那些原本看两眼都觉得烦的大道理,竟然被作者三言两语就说清楚了,那么行云流水,不着痕迹,又能令孩子印象深刻。

我这才发现,原来一份童趣,可以让生命原本的样子那么可爱;

一份童趣,竟轻巧地让哲学里探讨的那些自我,变得有了血肉和着落;

一份童趣,让我开始爱上自己,生活也变得积极。

从生命的最小单位开始说起:细胞

想不到吧,一个细胞原来这么复杂

生命里有条河:血液

它为细胞提供了营养和物质

血液中的能量小卡车——红细胞

生命的计算机:大脑

生命的养分供给:胃

看看胃里有什么?

除了我们常见的大脑、血液、呼吸、病毒等这些常见的对象,再来说说有点儿偏门的“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虽然可能涉及孩子平时很难了解到的知识,书中只用10张图片、短短几百字,就完全描绘清楚了其功能与意义。

看看胃里有什么?

万一骨折了怎么办?

在风趣的对话外,以一段诗一般的语言结尾,更是让人惊喜,科普书的意境也可以这么感人有回味:

你想过自己从哪里来吗?

瞧瞧你的血肉之躯,

它的每一部分都来自你的爸爸妈妈、

你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

再高大的树也是有它的根的!

当你来到世界上,

你就像是这颗参天大树上长出的枝叶,

而枝叶上将能看到新的风景,

拥有它自己的故事。

……

嗯,新的枝叶长出来了

科普并不稀奇,难能可贵的

是能给孩子建立一个“大生命观”

科普其实并不新奇,甚至,关于人体的科普书也为数不少。除了表达与呈现方式的特别外,这套书难能可贵的是为孩子们构建了一个大生命观。

当我读到这样的句子时,那种戳中泪点的温暖油然而生:

原先,你我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细胞,而现在,我们的身体里却有一个“宇宙”,超过10万亿个“生命精灵”与我们一起。

也许你无法完全感觉到,但我们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呼吸,他们也要「吃饭」「休息」「生病」,也会繁衍生息,经历生死。

无数个细胞的生命,才构成了一个「你」。

听了我(细胞)的话,

亲爱的,你还觉得自己孤单吗?

心情还不好吗?想想我们吧,

咱们几个可是始终在一起的哟!

你的器官、你的组织

你的细胞,还有……你!

这就是「生命的蓬勃」。这是一种了解了生命活动的精妙后由衷的自我认同和赞叹,是最直接的生命感动。

而我们想让孩子了解的生命,原本不就是这一股生生不息的活力吗?

儿童的生命启蒙,既不同于纯粹的知识传授,也不同于苦口婆心讲大道理,既要让孩子读罢有「原来如此」的茅塞顿开,又要使生命的温润如春风化雨般浸入孩子的心里。

我相信,这套有温度的生命科普书是做到了。

假如你曾感到孤单,不要忘了在你的身体里有一群精灵,始终在陪伴和守护着你,那是为你付出一切的体细胞、组织和器官。

同一片土地上,和我们一起生活的动植物,正遵循完全不同的生存法则奋力生长。即使面临危险,它们会武装自己,出奇制胜……

比如,不愿让人靠近的箭毒蛙、爱打扮的飞蛾、了不起的建筑师河狸,和一到冬天就睡大觉的“懒汉”……

只要孩子们愿意,就能在这里结识各种各样的朋友,走进它们的生活,倾听它们的故事。

而在我们的生活里,动物和植物也与我们时刻紧密相连。吃的东西、穿的衣服、住的房子、用的器具每一样都离不开它们。

每一个生命个体都会经历从生到死的过程,不论这个生命周期是长是短,自然环境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它们始终在努力生存下去,在生命的旅程中画下一个又一个圆圈。

面对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孩子们会明白生命本身就是了不起的奇迹,珍惜自己和世间万物的生命,才会更懂得生活的意义。

爱自己,从爱惜自己的身体开始

了解了生命的真相,有些问题就不难理解了。

为何不能天黑看书?

为什么不能玩自己的身体?

为什么要保护自己的肺?

在公共场合,为什么要注意个人卫生?

这些日常琐碎的行为规范,其实都在为自己的身体保驾护航。

换个角度学会面对“压力”这个大怪物,学会接纳情绪;

不让细菌、病毒趁虚而入

ok,先到这儿了!

有趣的爸妈们都在看“童年智造”,微信搜索「艾米粒的育儿日记」(ID:kidmadeto1010),备注来自“今日头条”可获得更多福利哦!

点击文章下方“了解更多”查看更多详细信息。

↓↓↓↓↓↓

↓↓↓↓↓

↓↓↓↓

↓↓↓

↓↓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