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4月,启动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以来,人民银行会同16个有关部门,推进P2P网贷专项整治。据第一财经报道,经过两年的整治工作,目前已经取得初步进展:

大量机构退出互联网金融活动,存量机构违法违规业务规模明显压降。截至2018年5月末,各地尚在运营的从业机构2902家,专项整治后共有5074家从业机构退出,不合规业务规模压降4265亿元。各地公安机关共立案1390起,成功破获一批重特大案件,对非法金融活动形成了有效震慑。

近日,人民银行网站发布消息,人民银行会同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召开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下一阶段工作部署动员会。

方案明确了P2P网络借贷和网络小贷领域清理整顿完成时间,延长至2019年6月,其他各领域重点机构应于2018年6月底前,将存量的违规业务化解至零。

方案提出下一阶段的总体目标,深入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专项整治,争取用一到两年的时间,通过清理整顿,基本完成存量风险的化解,消除较大的风险隐患。

同时。初步建立适应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监管的体制、体系,切实发挥互联网金融在提高金融配置效益,和金融服务普惠性方面的作用。方案还划定重点任务,细化了具体措施。

业内人士普遍分析认为,各地监管政策各异、整改进度不统一、监管新政不断下发、平台整改时间紧任务重都是此次备案延期的主要原因。备案延期,会有更充足的时间使平台风险充分暴露,也更能避免平台“带病验收”情况的发生。

对此,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近日表示,在下一阶段,一方面继续扎实清理整顿,聚焦风险的突出领域,有序加速化解存量的风险,坚决遏制增量的风险,将整改合规合格的机构纳入规范管理。

同时,有序做好取缔类机构的处置,和一些单点风险的化解工作,另一方面同步推进长效机制的建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