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困难诉求无小事,工作队驻村就是为了服务百姓” ,这是驻温泉县安格里格镇托里村派出单位博州交通运输局给工作队提出的要求,也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原则和“硬杠杠”。一年来,工作队与村“两委”等“六位一体”齐心协力,切实增强为民服务意识,牢固树立把群众每一点关切都作为衡量工作实绩的标准,“细”处着手,“实”字用力,将群众工作做到了百姓心坎里。

  网格化管理让队员多跑腿百姓少跑路

  “工作队将水给我们送到门上来,解决我们吃水困难,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感谢工作队天天拉水来给我们送水,给我们解决了吃水用水的大难题”…….. 5月18日—6月25日,托里村第二网格的巷道主路上,总能听到马占林、马海明、单奴奴等村民,你一句我一言对送水上门工作队队员的感谢心意。原来,工作队每天早上准时八点开着载重17吨的拉水车,给村上第二网格吃不上自来水的53户百姓送水上门,既保证了村民日常吃水,也保障了牛羊牲畜饮水供应。“百姓吃水用水是最大的民生,只要一天自来水管道不通,我们就将每天送水坚持下去”工作队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博州交通运输局驻温泉县安格里格镇托里村工作队同六位一体人员帮助农户拉麦草

  博州交通运输局驻温泉县安格里格镇托里村工作队成员帮助庭院苹果种植户杨海参架梯采摘苹果。

  这只是工作队为民办实事好事的缩影。助力贝母喜获丰收、帮助村民拉麦草、订单销售农家苹果、拓宽渠道助农增收……工作队队员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用脚步和行动践行着“为民服务”的理念,从田间地头走进了群众心头。

  巧做“面子”文章 视频“小曝光”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

  每逢周一,托里村一楼活动室门口熙熙攘攘,村民围在一起争相看张贴在门上的《关于托里村升国旗、农村环境整治门前“三堆”清理及危旧房拆除等情况的通报》。“上周升旗时,我们家被通报了,觉得丢脸,这不和妻子一起将门前的砖块摆弄摆弄”村民马英华升旗仪式后抓紧时间整理自家庭院卫生。

  村民争相争相查看张贴在门上的《关于托里村升国旗、农村环境整治门前“三堆”清理及危旧房拆除等情况的通报》。

  托里村村民主动融入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

  今年以来,为强化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落地生根,工作队和村“两委”从激发群众“爱家―理家―护家”的内生动力入手,在“面子”上巧做文章,选树在清理巷道公共卫生、整治自家院落卫生、危旧房拆除等方面的正面典型和反面典型,以一周为时间节点,结合入户走访工作开展,在第一书记统筹下“六位一体”工作力量开展手机“随手拍”身边人、身边事活动,通过分类制作短视频、采用PPT播放等方式,在每周一升国旗时进行现场“曝光”,直观展示院落巷道卫生好的、差的家庭,并同时张贴和公示予以表扬和批评的通报文件,让村民在“亮相”中增强自我认知、规范自我行为,促使村民提高守护自己“小家”和爱护村队“大家”环境、崇尚时代文明新风尚的意识,主动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推进村容村貌有了显著改变。同时,实行累计处罚制保障机制长效落实,累计被通报2次,组织到村委会集中学习,累计被通报3次以上,在享受村级服务(如开具证明、落实国家政策)方面推后考虑。

  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沈江表示“通过别样小视频‘曝光’,推进了村民在思想上先自我破冰,后在行动上付诸‘突围’, 营造了只有人人打好农家小院环境整治‘攻坚战’,才能共同努力奏好美丽乡村建设‘协奏曲’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全村共开展“小曝光”活动32次,展示各类典型人、典型事、典型户达365人(件)次,让村民在别样“亮相”中提升自我认知、规范自我行为,带动241户常住户群众主动融入村级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中。

  扶贫帮困基金解民所急暖民心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这2000元,你先拿着用,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我们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心意。如果后期家里还有什么困难,就找我们,我们会想办法帮你们一家共度难关。”8月14日,温泉县安格里格镇托里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沈江和村党支部书记张新义等一行四人,将2000元的扶贫基金送到了因妻子患大病的村民马尔沙手中。这已是第三次上门为马尔沙送钱。

  温泉县安格里格镇托里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沈江和村党支部书记张新义等一行四人,第三次为因妻子患大病的村民马尔沙送钱,此次送去2000元的扶贫帮困基金。

  马尔沙的妻子妥海海今年49岁,在6月底安格里格镇卫生院参加全民免费健康体检时,被查出患有子宫恶性肿瘤、低钾血症等疾病,需要立即手术。马尔沙家中劳动力他一人,且仅靠家中喂养的2头牛和13亩土地承包费用维持生计。工作队和村“两委”了解情况后,决定多途径帮助马尔沙家筹措资金。首先利用周一升国旗仪式组织村民开展募捐活动,并积极协调安格里格镇民政等相关部门给予临时性救助,且从博州交通运输局设立的扶贫帮困基金中给予帮扶,共筹措帮扶基金6640元。接过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沈江和村党支部书记张新义第三次递过来的现金,马尔沙和妻子一个多月来愁眉不展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意。“感谢工作队和村‘两委’伸出援手,现在离凑齐手术费用越来越近了,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希望”马尔沙泪眼婆娑的说道。

  今年以来,像马尔沙一样受到扶贫帮困基金帮扶的村民还有妻子患大病的马贵勇、得癌症的武中义、发生火灾的任可奇等。 2017年10月,工作队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村“两委”成员、党员和7家交通施工企业,在村里开展“人人都是扶贫使者,个个都是济贫力量”为主题的捐赠活动,募集资金4.2万元,成立“托里村扶贫帮困基金”,针对特贫、重贫人员、因贫辍学学生及意外返贫的村民,开展有针对性长效性帮扶。“为确保专款专用,充分发挥基金会扶贫帮困作用,制定基金会管理章程、制度、规定,管好用好基金会每一分钱,切实保障生活困难群众渡过难关,切实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让更多地贫困群体将从中受益”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如实说 。 今年以来,共扶贫帮扶马尔沙、马国栋、马贵勇等7家,帮扶资金8500元。

  图文:肖春

  监审/田凤编审/梁晶 编辑/王伟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电话:0909-8226303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