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媒体纷纷报道2025年中国将拥有4~6艘航母。《明报》预测我国在6年内将拥有4艘航母,美媒《国家利益》预测我国海军最终可能会同时运营6艘航母,俄媒《今日经济通讯社》表示中国海军造舰计划不会停,至少会拥有5艘处于备战状态航母服役。一旦投入运营4~6个航母战斗群,那么航母编队从设计到下水到服役到维修到退役整个寿命期内总开销将高达超万亿,这是一笔天价支出。

外媒为啥都认定未来中国航母队伍会如此庞大?大概是中国船舶工业发展势头给了他们预测信心与胆量这么肯定。那么中国船舶工业如今发展势头咋样呢?虽然从整体看来我国船舶建造工业发展趋于下滑趋势,但依然稳居世界船舶建造业中、日、韩三大国三国鼎立当局中老大地位。

据英国克拉克森研究公司公开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17年世界船舶建造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总数来看,中国船舶建造量一直是世界第一。2017年度1月份~5月份数据显示,全球造船完工量总计4997万载重吨,其中中国占据半壁江山。全球手持订单量总计18921万载重吨,其中中国占有7577万载重吨,韩国占有4482万载重吨,日本占有5018万载重吨。从建造水平来看,我国的确有实力与财力完成4~6艘航母建造工作。

具体到军工船舶工业发展势头,看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CSIC)发展动态就明了。1999年7月1日组建以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中国船舶行业唯一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年造船能力1500万吨,产品共出口到世界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身为中国最强最大海军装备供应商,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CSIC)可研制弹道导弹核潜艇、常规潜艇、航母、大型油水补给船、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等军用产品。旗下701所(全称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参与辽宁号航母、国产航母总体设计。旗下702研究所(全称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主导蛟龙号潜水器设计。旗下大连重工身为集团上司公司,是国内唯一能够提供产品设计、造修改拆等全寿命期服务的船舶公司,辽宁号改装及继续建造工作、055型大型驱逐舰部分建造工作都在这里完成。

除了在军用产品领域建造实力一流,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CSIC)在民船产品、船舶修理与改装等方面也是世界船舶工业领域佼佼者。世界首例VLCC型单壳油船改装成散货船就在这里完成,国内首次将28万吨大型游船改装为FPSO也在这里完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