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美国军费比世界第二到第九名的总和还要多,却面临“失去”亚太的危险。就在东盟峰会和APEC接连召开之际,美国海军宣布“里根号”和“斯坦尼斯号”双航母打击大队的12000多兵力、近200架战机在菲律宾附近举行大规模演习。与以往不同的是,此举遭到多个国家的反对与不满。

11月15日,出席东盟峰会的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公开向美国建议:停止在南部海域的军演,制造摩擦将阻碍区域内国家解决争端的进程。持续进行具有军事挑衅性质的活动只会激化矛盾。所谓的“航行自由”活动将导致不可预测的结果。美国人应该清醒地认识这一点。而如果爆发战争的话,菲律宾将难以幸免,必然会成为第一个遭殃的国家。最好的办法就是谈判解决。东盟会全力完成与大国的磋商,争取在2019年达成初步成果。

马哈蒂尔的言论则无疑代表了多数东盟国家的心声。他把矛头对准美国:东盟需要小型巡逻船打击海盗,但不需要大型军舰出没。美国既然不希望加剧这一地区的紧张形势,就不该派遣航母。而众所周知的是,司令部设在日本横须贺的美军第七舰队(同时也是美国最大的海外投送力量)经常活跃在南部海域。可以说,杜特尔特没有讲透的话,马哈蒂尔基本都补充了。

新加坡也意识到必须顺势而为。在宣布将自贸协定正式对接“带路倡议”之后,新加坡承认大国对“带路倡议”的投资里有25%流经新加坡的金融市场。李显龙甚至警告美国:东盟未来或不得不二选一站队,这是一件很棘手的事,希望晚一点到来。他还悲观地表示:如果美方认为“美国优先”是长期方向,我们只能被动适应。可见,即使把“小国实用主义”玩得炉火纯青,新加坡依然对美方充满失望。

与上述3个国家不同,越南方面表现出另外一种态度。11月15日在“东盟-美国峰会”上,越南首脑阮春福高度赞扬美方在南部海域的行动,肯定了美方的作用。他还毫不掩饰地希望美国能够充当靠山,以此来制衡区域内的大国。阮春福表示:美国应该支持东盟解决争端的努力,以国际法和1982年联合国海洋公约为基础,发挥应有的效力。彭斯则向越南承诺:美军会继续保障该地区的秩序以及航行安全,并敦促各方遵守规则。

可见,在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坚决呼吁由区域内国家解决争端时,越南却违背多数国家的意愿,非要拉着美国入伙,为霸权行为开绿灯,希求通过美国的干涉把水搅浑。而美国无疑会借助越南的“邀请”继续在这个地区搅局。彭斯借坡下驴,在东盟峰会上再次蛮横地强调“美军会继续在符合利益的地方自由航行,因为这片海域不属于任何国家。”他还意有所指地声称“印太地区不能容忍帝国行为和侵略之举。”事实上,美国才是破坏这一地区稳定与和平的主要力量。

找到越南这个抓手,加上2艘航母和600亿美元的对外援助信贷框架,美方似乎认为依然能够像以往那样掌控亚太。实际上,白宫错失了一次与亚洲盟友加强信赖关系的机会。东南亚国家开始怀疑美国是否会对亚太进行充足的投入。而日媒认为,川普“冷落”亚洲会造成不良影响。尽管美方可以用“总统11月10日到12日在法国参加一战结束100周年的纪念活动,日程与东盟峰会发生冲突”来搪塞,但白宫“重欧轻亚”的态度已经表露无遗。

川普自己不来,派副手来东南亚“传旨”,本身就流露出一种歧视与忽略的态度。而彭斯的解释无疑也起到了越抹越黑的效果。美国副总统声称“这并非冷落,而是美国人民希望总统去巴黎……美国对印太地区的承诺从未像今天这么有力。”彭斯在11月15日向东盟保证:“美国有决心确保你们的边界安全。”问题是,如此重要的保证应该由白宫的主人来宣布才有庄严感和信服力。

美方的失分不止于此。彭斯在与文在寅会晤之前还足足迟到了15分钟,让韩国总统打起了盹。他还当面指责缅甸的昂山女士“令70万罗兴亚人无家可归。”在参加APEC会议时,彭斯耍起了“大牌”。别国元首或首脑都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因陋就简,彭斯却选择住到澳大利亚的凯恩斯,坐飞机去巴布亚新几内亚开会。从中可以看出,美国人有一种对亚洲根深蒂固的傲慢。

可饶是彭斯如此卖力摇尾,川普依然在背后不停询问身边人一个问题:“他对我还忠诚否?”尽管白宫很多人都做出了肯定回答,而且彭斯也经常代替总统干一些无趣的活,但现在彭斯的位置已经没有之前那么重要。在利用彭斯争取到福音派选民之后,川普需要一个能够为其拉拢女性选民的搭档,黑莉就是一个很好的人选。况且,美媒还曝出彭斯对总统大位“很有想法”。眼看要失去川普的信任,彭斯在抓住一切机会向外界显示强硬,尽管其在担任州长时表现得很“友华”。

在美国执意与最大竞争对手展开零和博弈的大环境下,不可能指望政客们立场坚定。但出乎美方意料的是,亚太地区人心思变所释放的能量是如此之大。不与豪强争高下,愿与弱者共命运。无论白宫接下来施加多大压力,都不能像以往那样轻易在大国周边构筑“封锁链”。随着“东亚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的提出和推行,美方将越来越成为多余的因素。(完)

注:本文系“海外探客”原创稿件。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