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里,菲律宾和马尔代夫属于那种“能瞎蒙就瞎蒙,生活尽量放轻松”的典范。近来,这2个国家都不太顺心。马尔代夫前总统纳希德向媒体透露,新总统萨利赫将退出2017年签署的“中马自贸协定”。而菲律宾则出现反对杜特尔特的声音,认为从大国拿到的钱太少。

11月17日,印度首脑莫迪亲自参加了马尔代夫当选总统萨利赫的就职仪式,两人紧握双手谈笑风生。马尔代夫还承认“印度优先”。这种带有刺激性的“秀恩爱”无疑是做给人看的。萨利赫此前就曾发表过类似“马尔代夫正在被买下”的言论,还声称“马尔代夫没有什么可以向对方出口,因此自贸协定只对单方有利……像我们这样的小国与庞然大物达成这种协定,完全是严重的错误。”萨利赫或许忘了,马尔代夫30%以上的游客来自哪里,当马尔代夫发生淡水危机时,又是谁比印度更早地雪中送炭。

作为除了海产品和旅游业没有什么支柱产业的岛屿国家,马尔代夫可供出口的东西本来就少。如果得罪了主要客源国和援助国,受到的损失可想而知。即使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看,单纯依靠印度也是非常危险的。因此马尔代夫几乎肯定不会全盘推翻前总统亚明的决策,萨利赫作为温和派也会把稳定放在第一位,做出正确的选择。

菲律宾的失望则来源于不切实际的期望,出现一种向杜特尔特施压的声音。2016年10月,他在访华时签订了近240亿美元的援助项目,菲律宾有人认为仅仅到位了一小部分,而2年来杜特尔特将此当成一种成绩来标榜,结果却没有拿出太多硬货。

事实上,温差产生于双方对合作方式的理解不同。菲律宾关注的是立等可取的大笔援助,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没有直接撒钱的打算。11月20日中菲公布了29项合作协议,其中一部分是“谅解备忘录”。而最受关注的无疑是关于南部海域的勘探协议。新敲定的项目有4个,分别是向菲律宾贷款近2.4亿美元建设新大坝、关于成立铁路咨询公司的招聘计划,还有2个是关于桥梁和高速公路的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研究。

作为菲律宾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和第二大游客来源国,2017年双边贸易额已经超过了500亿美元。提升双边关系的正途是发展正常的经贸关系。俗话说“救急不救穷”,菲律宾方面在围剿非法武装时遇到苦难,邻近大国会给予武器方面的援助。而当菲律宾遇到灾害时,邻近大国也会第一时间施以援手。但菲律宾如果想重新富裕起来,就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

对菲律宾而言,最大的收获莫过于确定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如此之高的定位意味着以后要实现的目标也很宏伟。拒绝菲方直接要钱的手,实际上是对菲律宾真正的关爱。如果菲律宾能够借此机会实现经济上的自立与自强,就可以在国际分工中重新占据一个有利位置,最终实现产业升级,摆脱对“菲佣”的依赖。这个过程是痛苦的,可一旦渡过难关就如同倒吃甘蔗——渐至佳境。

真的猛士,敢于不装。菲律宾和马尔代夫应该清楚,如果没有大国博弈的环境,缺乏资源、缺乏高素质劳动人口、缺乏资金和技术的岛屿国家到底能有多少跃升的机会?除了西方集团内部的英国、日本、新西兰,还有哪个岛屿国家能够迈入发达阶段?国际社会的阶层固化如此严重,剩余的岛屿国家应该更清醒、更冷静。

亚太地区至今都没有形成得到普遍认同的安全框架,现在的秩序依然沿袭冷战模式,即美国极力遏制苏联的状态。现在寻找一种新的平衡才是当务之急。“带路倡议”的沿线国家虽然会被西方的宣传所迷惑,但是也期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带来12万亿以上的经济效益。拥有14亿人口的全球第一的内需和消费市场,就有了长线布局的空间。

小国一耍脾气就能获得金钱补偿的时代已经过去,轮番敲诈已经不会收到任何实利,按闹分配是之前不正常状态下暂时出现的情况。所有相关国家都不要再惦记通过挑衅来获得收买。需要让这些国家的民众冷静下来,思考长远的发展,而非短期的“天上掉馅饼”。如果还觉得不满意,这些小国大可不顾国际信誉(像马来西亚那样)违反契约精神,看看西方给予的条件如何。不出意外的话,它们会被发达国家拔掉最后一根毛。等到后悔时,发现浪费了太多时间和机遇。教训是好事,能够让它们学会正常成长。(完)

注:本文系“海外探客”原创稿件。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