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文章写的对不对,从题目一眼就能看出来,后面的内容不过是阅卷人再进一步确认而已。

  所以为了避免被“爆头”,你必须解决自拟题目的问题。详细真题自拟题目讲解见2019年国考公务员申论课程柳夫子讲道理@微信订阅号,更多课程敬请关注

  题目是对核心观点的概括

  

  题目必须体现核心观点,是核心观点的简洁表达,所以从审题,阅读再到自拟题目,好消息是这是一个顺理成章的过程,坏消息是一步错则步步错。

  比如2014年副省级申论写作题

  

  (五)“给定资料”结尾写道:“我们或许应该如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言,要’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感受和社会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这道题到底讲什么?是要你慢下速度来么?当然不是,也不可能是,是让你反思人生。这道题其实讲的是一个古老的人生真谛,没有经过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机构的经典错误命题就是

  

  中国发展升级版需要释放社会正能量

  

  不仅和核心观点无关,而且明显是个病句,文章内容更是错的一塌糊涂,就这么离谱的答案,机构直到现在还大言不惭地作为范文在讲,作为教材在出版。

  对阵这种机构培训出来的对手,你应该有智识上的优越感!

  最近三年的自拟题目,比较简单,只要你

  简单翻译或简化语句就可以成功命题

  比如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申论写作题

  

  

  (五)请深入思考给定资料5画线句子“科学、艺术和古文化对于想象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构成了想象力的源泉”,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40分)

  

  科学、艺术和古文化是想象力的源泉

  科学、艺术和古文化孕育了想象力

  我的题目完全就是按照句子逻辑做的简化而已,清楚直接,观点明确。

  这就够了,足够了,不要画蛇添足地擅自拔高,自拟题目不是自掘坟墓,别给自己挖个跳不出来的坑。

  最近几年,唯一算是有点难度度是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申论

  

  (五)“给定资料3”引用了《论语》中的话:“不学礼,无以立。”请以这句话为中心议题,联系社会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35分)

  

  

  我就是用的

  目的加手段的命题思路

  本质上是把“不学礼,无以立。”翻译了一下,题目拟成“学礼明志,实现文明大国的崛起”。

  这样不仅思路清晰,观点明确,而且可以严谨地符合了材料限定的从个人到国家的不同层次,礼的丰富内涵,以及大国崛起的长远目的。

  你注意,这里不是我要拔高什么,才强调国家复兴,而是资料中有明确限定。

  这种目的加手段的命题思路基本可以适用绝大部分申论自拟题目,你可以结合我的课程体会一下。

  既然说了自拟题目,下次就说说命题作文。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