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火力不足恐惧症”晚期的解放军来说,仿制自苏军DShK的54式重机枪虽然皮实耐用,火力威猛,但无奈重量实在太大,若没有运输工具来承载单靠人力很难搬运,基层对它早有怨言。在那个全国人民都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年代,如何尽可能的降低重量,降低战士的负荷是一件事关保持战斗力的大事。

我国科研人员于1971年开始研制,1977年设计定型了77式12.7毫米口径高射机枪。该枪空枪重量为21.3公斤,含三脚架,弹药箱在内全重为56.1公斤,相比54式重机枪而言重量降低了很多。而且,为了降低后坐力,减少结构组件,77式高射机枪采用了当时M16自动步枪采用的气吹式自动原理,这在一般都采用活塞短行程原理的机枪领域,可以说是相当的少见。并且77式直筒形的枪身外观也颇为简洁流畅,深受部队好评。

但77式也有自己的局限性,那就是重量还是有点高,精度也不那么令人满意。部队对其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于是便有了后来的85式高射机枪。

85式高射机枪于1981年开始研制,1985年定型并大量装备部队。它依然采用了气吹式自动原理,枪身重量降低到了18.3公斤,全枪重量40公斤,比77式的56.1公斤全重整整轻了16公斤多。与美军M2HB型重机枪全枪重量58公斤相比更显轻便。

85式虽改进自77式,从外观上依然有所区别。首先是枪口装置不同。77式的枪口装置为多气孔胡椒瓶式,而85式则采用了效率更好的双气室冲击式结构。

77式的握把采用的是D形铲式握把,而85式则是水平放置向左右伸出,更有利于平射卧姿状态下的操控。

科研人员为85式新设计的三脚架除了重量更轻,对射击时产生的后坐力吸收的也比77式的三脚架要好,携带和收放都比较容易,还能根据地形需要选择合适的火线高度,尤其是在山地作战时效果尤其好。因此,85式的外贸版本:W95式高射机枪,受到很多国家军队的喜爱。与猛虎组织作战的斯里兰卡军队就对W95式高射机枪的威力赞不绝口,轻便的枪身配合威猛的火力,能在1500米距离有效压制对方的火力点。

但在使用中85式还是暴露出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那就是重量过轻带来的三脚架状态下枪身跳动问题,要比77式来的更剧烈些,因此我军营属机枪连的射手在构筑射击阵地时,除了要将三脚架深深的卡进土壤中,还要压上沙袋降低点射时的跳动。但当作为车载机枪使用时,这种情况就可以忽略不计。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