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云南宜良县汤池镇草甸村男子速俊文爆料称自己花了5年时间,走遍云南、贵州、四川、甘肃、陕西、湖北等省份的大部分村落,历尽艰辛,仅仅找到30棵3米多高,冠幅3至5米的雀舌黄杨。

据速俊文称,他跨越6省,历时1825天,涉足125个村落,本以为能找到上百棵大树形雀舌黄杨,没想到的是竟然才发现30棵。平均计算下来,每天找到约0.016棵。大树形的雀舌黄杨数量少得出乎意料,可谓凤毛麟角,堪称世间稀有之物。

在湖北十堰,速俊文在一农户家发现了一颗罕见的雀舌黄杨。树的高度和直径之大前所未见,出于对黄杨的喜爱和惊奇,俊文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跑上去双手合抱这棵黄杨,还差点没抱住。

俊文介绍说,雀舌黄杨很常见,但大树形、大树茎的却少之又少,其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雀舌黄杨有“千年矮”之称,生长速度十分缓慢。第二,村民不知黄杨的价值,更不懂黄杨的养护方法,导致很多雀舌黄杨分枝多,枝干小。俊文发现,有的村民甚至将雀舌黄杨的主干砍来做镰刀把、锄头把等。殊不知,4至5公分大的雀舌黄杨至少也要生长30至50年。第三,盆景界的疯抢和园林老板的高价收购导致大型雀舌黄杨急剧减少。俊文发现,交通方便的地方,根本看不到大型雀舌黄杨。他发现的这30棵大树形雀舌黄杨,都是在交通极为不便的村民家。

为了缓解大型雀舌黄杨的稀有趋势,俊文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加大种植面积,房前屋后,旮旯角落都可以种上几棵黄杨。其次,学习黄杨的栽培方法,提高黄杨长高、长粗的速度。比如摘芽蓄干、截枝蓄干等。第三,清醒、理性地对待黄杨盆景市场,避免出现疯抢雀舌黄杨大桩的“黄杨热”现象,家里有大型雀舌黄杨的,转让时应三思而后行。

雀舌黄杨号称“木中君子”,是制作盆景、雕刻文玩和车珠子的上等木材。但是,树龄超过百年的雀舌黄杨就可列入古树保护名目了。很多大型雀舌黄杨,都是祖先留下来的有生命的遗产,保护大树型黄杨的行动已经刻不容缓了。

本文由「百味生活坊」作者原创,速俊文摄图。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