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2年以来,黄威一直在公诉部门办案一线,先后办理各类案件800余件,大案、要案少不了他的身影。做完这些后,黄威摸清了犯罪嫌疑人的想法。

黄威,这位“80”后的福建省厦门市检察院四级高级检察官,从检16年一直工作在公诉第一线,先后获得第五届“全国十佳公诉人提名奖”“全国优秀公诉人”、全省、全市优秀公诉人称号,作为全省政法系统唯一代表获评第十二届福建青年五四奖章标兵,并入选全省检察业务专家。日前,他再获殊荣,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记“全国检察机关个人一等功”。

办案效果良好,缘因被法学知识打通了“任督二脉”

“思路清晰,现场归纳能力、逻辑性强”“业务功底深厚,能驾轻就熟地处理各种疑难杂症”“幽默风趣,能用最通俗语言讲解最疑难的法律问题”。提起黄威,大家纷纷夸赞:“黄威从检16年,一直在公诉部门深耕细作,兢兢业业,办案、调研、辩论、讲课……样样精通,拿奖拿到手软,证书勋章收了一箱子,名副其实的专家、模范。”

这位被法学知识打通“任督二脉”的检察官,拿奖拿到手软!

黄威从检16年,一直在公诉部门深耕细作,兢兢业业

黄威先后在海沧区、厦门市两级检察院公诉部门工作,长期奋战在办案一线,始终坚持规范化、精细化要求,严谨审查,把好事实关、证据关、法律适用关。有同事戏称:“黄威就是一个被法学知识打通了任督二脉的人。对办案,有着让人难以企及的胸有成竹和游刃有余。”

在依法办案的同时,黄威细心、服务群众,拓展检察职能。他曾妥善办理涉及被害人均为数千人的“智富惠”“邦诚金融”非法集资案,依法保障被害人权利,为被害人答疑解惑。在办理许某等人绑架、强奸案中,他主动帮助被害人家属出证明、写申请书、准备相关材料,办成全市检察机关首例刑事被害人救助案件,被害人家属获得10万元的最高救助金。

办案能力突出,大案要案少不了他的身影

2002年以来,黄威一直在公诉部门办案一线,先后办理各类案件800余件,大案、要案少不了他的身影。

比如,河北省委原书记、中央政法委原秘书长周本顺受贿案,安徽省政府原常务副省长陈树隆受贿、滥用职权、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案,江西省政府原副省长姚木根受贿案等3件省部级职务犯罪案件,还有赖昌星走私普通货物、行贿案等上级交办要案。他还参与办理了全省首例非法提供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软件案、国家工作人员内幕交易案等新类型案件。

很多案件难度大、时间紧、要求高,办案人不但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还时常加班加点。在参与审查某走私普通货物案中,由于审查期限短、任务重,必须在两周内审查700余卷卷宗,黄威在春节期间逐卷分解、排查书证,罗列事实并进行归类,最终成功追诉141航次走私事实。

庭审应对能力强,是公诉部门“最强大脑”

“我真的没什么特别的,跟大家一样,就是干好手上的活。”采访时,黄威一直强调自己不过是完成分内事。但说起办案,他又有一套追求极致的“理论”。在他看来,“公诉总有新意”。新就新在能够不断学习并迎接各种挑战。

黄威解释,公诉的挑战不在于形形色色的当事人,也不在于成摞的卷宗,而是在于“公开”。黄威说,庭审是一个公开的舞台,而在检察机关里,公诉人就是这个舞台的主角。“庭审的整个过程都是公开的,哪怕一点小瑕疵都可能被放大。在法庭上,公诉人也代表整个检察队伍的形象。”

因此,身为公诉人的黄威在办案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打造过硬本领。他办理重大疑难案件能力、庭审应对能力突出,所办案件多次获最高检高度评价,并曾获中央八部委嘉奖。

这位被法学知识打通“任督二脉”的检察官,拿奖拿到手软!

公诉席上的黄威 (左一)

办案之余,黄威认真总结经验,勤于调研分析。他所撰写的调研文章,多次在全国、省、市级的年会、研讨会或征文中获奖,个人还入选最高检“国家公诉”微信公众号原创主笔名单。

“黄威的逻辑思维严谨,效率奇高,经常怀疑他有无数个脑子才能同时处理这么多事务,连哪个案件类型在刑事审判参考第几期都能记清楚,叹为观止!”黄威的同事这样评价他。 (陈松树)

黄威的“公诉秘籍”

让嫌疑人开口,让证据说话。审查起诉阶段,总有些自以为是的犯罪嫌疑人信守“沉默是金”,缄口不言。而另一种犯罪嫌疑人则满嘴跑火车,只想混淆视听。怎么办?黄威的细心给出了答案。

在一起成品油走私案中,一名船长在整个侦查阶段都不开口。受理该案后,黄威为此动了不少脑筋。先是向犯罪嫌疑人律师了解情况,再进看守所与一言不发的犯罪嫌疑人面对面交流,最后发动同事一起做犯罪嫌疑人的思想工作。做完这些后,黄威摸清了犯罪嫌疑人的想法。

“他(犯罪嫌疑人)一直认为,如果认了,就意味着自己是货主,到时刑罚就重。”黄威说,犯罪嫌疑人不懂法律,这是错误认知。为此,黄威与律师一起,向犯罪嫌疑人普及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主从犯认定等法律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犯罪嫌疑人终于开了口。

这位被法学知识打通“任督二脉”的检察官,拿奖拿到手软!

黄威分享公诉经验

“面对那些满口谎言的,只能去伪存真,寻找尽可能多的证据,让证据说话。”黄威说。

与自己较劲,做最坏的打算。还有一种犯罪嫌疑人,审查起诉阶段积极配合,但到了法庭上却突然翻供,常将公诉人“杀个措手不及”。不过,在一名老道的公诉人那里,这都不是事儿。“要自己与自己较劲,做最坏的打算。”黄威说。与自己较劲就是站在犯罪嫌疑人的立场上,寻找各种“可乘之机”。做最坏的打算则是假设犯罪嫌疑人翻供、不认罪,思考该如何应对。

黄威曾办理过一起在全市有较大影响的绑架致幼童死亡案件。开庭前,他在脑海里将庭审预演了无数遍。为防止被告人庭上翻供,他要求侦查机关提取作案车辆的GPS记录、犯罪嫌疑人手机的基站信息,并以作案人员的轨迹印证供述。这些准备工作繁杂琐碎,在犯罪嫌疑人积极配合的时候,这些还显得有些多余。不过事实证明,这些准备并非徒劳。

案件第一次开庭,被告人就翻供了。被告人避重就轻、推卸责任,企图获得较轻量刑。但他没料到,面对这些,黄威早已准备好了应对之策。庭上,黄威不慌不忙,通过供述与证据的相互印证,将被告人翻供的内容逐一击破,被告人最终认罪服法。(陈松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