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1881年9月15日出生于浙江绍兴。当时他的祖父周福清在做京官,得知抱孙喜讯时,恰好一位张姓朋友来访,于是便给孙儿取名“阿张”。后来,取其同音异义的字为大名“樟寿”,号“豫山”。

由于“豫山”的发音像“雨伞”,小伙伴们便给他起了个花名叫雨伞。

迅哥儿对此事还是比较介意的,便回家向祖父哭诉为了安抚孙儿,周福清又给他改名为“豫亭”,后来又改为“豫才”。兴许有这童年阴影,注定了鲁迅的文风与戴望舒便截然不同。

鲁迅一生用过170个笔名,鲁迅这个笔名只是其中之一。

1918年,周树人在《新青年》杂志上,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短篇小说《狂人日记》。

鲁迅笔名的由来,根据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中记载,周树人曾对他说过取这个笔名的缘由。

因为《新青年》杂志有一规定,不允许用别号之类的名字,就是说署名要像一个真正的名字,他在日本留学时,曾在学生办的《河南》杂志上发表论文《文化偏至论》,署用笔名“迅行”,取自励前进奋发之意。

所以临时用这个笔名。

周树人其母亲姓鲁,在古代,周鲁是同姓之国,周国国君是周武王姬发,鲁国国君是周武王弟弟周公旦之子伯禽,迅字取愚鲁而迅速之意。

鲁迅用过的笔名有:

鲁迅、自树、庚辰、索子、索士、树人、令飞、迅行、树、黄棘、周豫才、周树、唐俟、俟、神飞、迅哥儿、风声、尊古、巴人、某生者、小孩子、学之、敖者、俟堂、宴之敖者、冥昭、杜斐、楮冠、楮冠病叟、华约瑟、中拉、葛何德、封余、许霞、许遐、洛文;令斐、豫才、豫、唐丰瑜、冬华、长庚、宴敖、隋洛文、乐贲、乐雯、它音、佩韦、阿二、丰瑜、明瑟、不堂、白舌、遐观、何家干、飞、罗怃、干、动轩、周动轩、何干、孺牛、丁萌、游光、丰之余、旅隼、苇索、越客、桃椎、虞明、荀继、家干、尤刚;符灵、余铭、元艮、白在宣、一尊、敬一尊、子明、张承禄、赵令仪、倪朔尔、栾廷石、张禄如、邓当世,韦士繇、士繇、翁隼、崇巽、黄凯音、常庚、燕客、白道、曼雪、梦文、孟弧、公汗、霍冲、莫朕、中头、史贲、董季荷、杜德机、朔尔、康伯度;焉于、越侨、张沛、华圉、仲度、茹莼、苗挺、及锋、直、隼、直入、阿法、史癖、且介、庚、敖、越山、康郁、洛、姜珂、越丁、旁、齐物论、乐文、周玉才、晓角、戛剑生等多达190个,光鲁迅一个人的笔名,写一本长篇小说的登场人物都绰绰有余了!还在意周笔畅这种笔名吗?

鲁迅是个笔名爱好者,如果活在今天,就是开小号狂魔。

那么为什么他不起一个笔名叫周笔畅呢?

除了他不认识周笔畅这个莫须有的前提,还可以考虑下他起笔名需要关注的点:其一,文笔流畅不是他这个层次的文人最在意的事,甚至不值得当作自省的标准。其二,中国文人推崇谦退,不太会用自夸之词当笔名。 其三,鲁迅好打笔战,也曾贬损别人的名字,比如嘲讽梁实秋的梁字是 「独木小桥」,在这种氛围里,起个会被攻击的名字属不智。 其四,鲁迅起笔名追求趣味和当时的心境。我最喜欢他的笔名是 「宴之敖者」,这是当时他跟弟弟周作人的日本老婆吵架,——宴字是家日女,敖字从去从放,大概就是被日本女人赶跑之意。这名字,比周笔畅更有文人的趣味吧。

总之,笔名本来就是文人的玩具,可以玩,但玩出趣味才好。不然,就会成为笑柄,比如——

1904 年鲁迅去日本仙台求学,他和弟弟周作人的那段经历在仙台变成了都市传说,多年之后,一个仙台出身的漫画家将他从小听说的这段周氏家族传奇画成了漫画,就叫《周周的奇妙冒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