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两天的2018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经验交流会,完成各项议程,于11月17日在山东枣庄圆满落幕。累计超过一百万人次收看了本次大会的直播。

联合

携手向“大平台+”进发

会上,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做主旨报告,吹响了向“大平台+”进发的号角,倡议与会者携手共同推动产教融合的创新,担负起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使命,推动教育形态和学校形态变革,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加美好生活的需要。

会议期间,来自8所院校的“校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分别讲述了产教融合项目如何在学校落地生根,给学校发展和师生带来何种变化;10个产教融合项目的合作方,携手战略合作伙伴,阐述了项目向“大平台+”深化演化的新举措。

签约

多项合作意向达成

会议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并举行了签约仪式。

◎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和枣庄学院签署《产教融合全面改革实验学校战略合作协议》。

◎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中科特瑞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一带一路”数字丝路学院建设合作框架协议》。

◎ 北京金蓝无忧国际教育技术有限公司和德州高校联盟签署《学术合作备忘录》。

◎ 达内教育集团与亚马逊AWS签署战略协议。

◎ 汉唐教育集团与中国投资协会股权和创投专委会、金证股份、启迪金科、东方财富证券,分别签署合作协议。

探索

多模式 接地气 效果好

山东农业大学——

进行产教深度融合探索,构建农业类人才培养一二三模式:坚持一个核心,坚持学用结合的核心理念,契合培养目标和职业导向;实行两段式培养,校内和校外基地接力相结合;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创新创业发展三种能力。以共建共享和共赢理念为引领,构建法律制度的保障体系。双向多模筹措经费,构建经费保障机制。实行双导师制,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

山东科技大学——

探索产教研创多方融合电子信息类专业协同育人模式;优化了产业教育研发机构,学科交融的课程体系;构建了产、教、研、创电子信息类的人才的双创实现体系;服务于“一带一路”,提升国际化的教育水平和学生的国际竞争力。计划建设产业学院、中兴通讯工程学院,与东软、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的通信局进一步对接合作打造东软电子信息学院。

枣庄学院——

探索出123456人才培养经验:一个中心即立德树人;双主体办学,即学校和企业就深度融合,双主体办学;三条主线,即政治素质教养、专业知识教养、职业技能教养;四大驱动,即责任驱动、价值驱动、内涵驱动,愿景驱动;五个定位即,立足枣庄、实现应用型、创新性,区域化,国际化;六个着力点,即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实践平台、就业创业六个方面。

山东英才学院——

2015年首批中兴通讯ICT的产教融合项目的合作院校之一,课程管理中实现校企共同管理,同时开展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确保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同时开展社会服务,共享经济效益,专业吸引力增强,4年累计招生已达670余人。完成退伍军人在职培训,并积极参与建设北京华晟推出的智慧学习工场项目。

玉林师范学院——

依托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一是共同设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共同建设玉林师范学院的实验实训平台;三是共同开展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四是开展大数据专业师资培训;五是共同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中美产教融合+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首个试点院校。引进优质美国教育资源,与美方共同构建专业集群、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建课程、共建教学资源、共同教学、共同配师资、共同搭建实习实训平台,推动绿色生态链专业集群构建,从而更好的服务地方应用研究、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宜宾学院——

2017年9月加入中美产教融合+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成立中美应用技术学院,首批2017级招生467人,2018级招生500人。与中美应用技术联盟一起进行了基于OBE教学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引入、基于CBE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模式引入、基于LCT的教学模式的探索、课堂教学评价改革、以及带薪实习项目共建,努力开拓一条皮痒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思想的应用人才改革新道路。

贺州学院——

从2013年起,确定了建设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的转型发展目标,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参与和主体作用,聚集各类资源,促进资源集成共享,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构建了资源驱动型和需求导向型产教融合模式,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阿坝师范学院——

项目建成以来,在校内共培训指导教师87人,受益学生累计有563人,先后有美国的伊斯维斯特大学代表团、泰国的正大管理学院洪风院长、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全国政协民族干部班等十余次嘉宾访问团对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产生了巨大社会影响。

“他们”

各显其“能”立产教融合之潮头

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学习工场(2020)——

项目针对合作院校的合作专业,搭建大数据中心、创新创业中心、运营管理中心,联合教研中心和虚拟演播中心,将每一个学校作为一个节点,联接并加入到一个大平台中,实现价值共享和增值。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学习工场线上学习平台,它包含了一个线上学习平台和5个线下体验中心,目前全国已有140所深度合作院校部署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学习工场线上学习平台。

未来将结合行业、结合专业、结合人才就业等各个维度数据,进行多维度,交叉的数据增值实践,以数据来改变教育生态的目标。

>>>设计好基因,“他”驱动了教育教学模式深度变革

数据中国“百校工程”——

项目构建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校企合作,共建大数据学院和应用创新中心两个实体,实现人才培养,协同科研;二是百校联网,构成协同创新的网络,形成百校联盟的产业服务平台。

下一阶段将接入更多领域的战略资源,充分发挥出互联平台的效应。一是建设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融合平台;二是运用自身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学校的数字化、智能化的建设方面,开展创新应用;三是推动国际化战略。借助该项目平台,农校通项目将面向绿色学校,扎根农业基地,集成技术管理优势,构建政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搭建数字化、智能化综合服务平台。

>>>“百校工程”2.0:构建新型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中美产教融合+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

采用了校企协同育人理念和OBE教学模式,推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升级。实施中美产教融合+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1.0,已完试点院校建设7所、建设院校8所、培育院校30所,开展项目申报院校95所。

推出中美产教融合+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2.0平台解决方案,联合中美院校进行专业共建、课程共建、研究院共建、二级学院共建、智慧学习空间共建等,并提供完整的中美产教融合双百项目专业质量评估方案。同时,推动建设中美产教融合(线上+线下)国际教育协同合作云服务平台,打造基于共同标准的区块链国际教育新生态系统。

>>>中美高校互通更便利!服务向平台,资源正汇聚

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基地——

数字媒体细分领域里的专业化资源聚集平台。凤凰联合上下游行业企业,将与之匹配的行业资源下沉到校,形成“百企对百校”的模式帮助项目院校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服务于院校未来的发展。凤凰数媒的核心平台——凤凰智慧教育云进行了全面升级。未来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基地将会实现校内互通,校际联合,区域共融的产教融合联系交互院校群。

>>>新生态!美学工业人才培养“变轨超车”

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

首先建立科学工作标准研究平台,与项目试点院校开源共研,就具体专业开展工作标准体系研究工作;其次实施文科工作经验教学规范计划,打通项目院校间壁垒,实现集成联动、协同发展,为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提供坚固的师资保障;最后建立基于科学工作能力评价的人才交流平台——“会工作网”,搭建无界服务网格,为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发展提供无界服务、永续服务。

>>>“大平台+”赋能!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蓄力再出发

国育·华渔VR世界实验室——

对上百家企业进行调查,对VR产业开发人才需求和现有VR教育体系现状进行分析详细分析。华渔在多个合作院校建立VR世界实验室、人才培养基地、VR资源中心、VR培训中心和资质创新创业基地。华渔集团将全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综合利用VR技术,探索未来教育教学新模式,推出国育华渔融合IM平台方案,通过新的平台实现教育部规建中心的政策下发、学校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资源共享。

>>>来自虚拟世界的真体验

中欧/中澳/中新产教融合+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

项目已拓展到英国、澳大利亚、爱尔兰、新西兰和芬兰,引进21所海外院校资源,签订12所国内试点院校,对接了与英国国家学历学位评估中心等4家国际合作平台的合作。项目首批试点院校之一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已实现招生。项目为合作院校进行300万-1000万的投资,打造国际化教学环境。

下一步将推动项目向“大平台+”转型升级,打造“双师”培养平台、雅思教学平台、在线学习平台等在内的一系列平台。

>>>产教融合“再上一城”,从欧洲走向了大洋洲!

“AI+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

项目定位于双轮驱动的推进策略:一是着眼于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培养专业人才;二是着力探索课程体系AI化进程。目前已启动的第一轮,成立了面向本科和高职院校的项目专家组,制定了经过专家组共同审议通过的本科和高职版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今年7月公布了首批28所试点院校和5所培育院校名单。

项目坚持端到端的人才培养模式,即课程内容来源于产业前沿技术并实时跟踪技术的发展更新课程,再将培养的人才输送到产业中去,形成人才培养的闭环。在项目规划当中包含151的体系: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是核心;人工智能实验中心、资源库、教学管理平台、教学环境和体验中心是支撑;还有可持续的服务体系。项目实施旨在赋能学科发展、师资培养和资源集聚。

>>>共建人工智能学院 赋能终身学习生态链

新金融智慧学习工场(2020)——

以虚实双平台为支撑,为广大院校提供了集智慧学习和管理平台、虚拟金融实验实训集成体系、新金融富媒体资源和课程体系、智慧学习工场场景化空间设计与布局服务、区域产教融合智库体系构建服务的整体设计。希望每个院校都能加入到新金融智慧学习工场的生态圈,协同助力国家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四位一体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

>>>深挖!虚实双平台“全线布局”新金融人才培养

教育桥国际引智在线平台——

作为一种国际引智的创新解决方案,教育桥是对传统高校国际化和国际引智的突破和创新。教育桥在线平台汇集来自于欧美知名高校1.5万多名教授(在1-2年内力争到达50000名在线教授),通过平台发布他们的合作需求信息,以及来华行程。中国高校通过平台发布国际化合作需求信息。教育桥在线平台采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将双方的供需信息进行多种方式的精确匹配,实现中国高校和国际知名教授之间切实有效的合作。

>>>国际引智方案上新,您中意哪一款?

会议还举行了“虚实相生: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建设对话会”,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主持。对话嘉宾围绕产教融合和“大平台+”核心内涵,从技术趋势、底层架构、制度和机制再设计、教育供应链打造、大场景应用、平台运营等方面展开思想的精彩对话。

• 今日重磅!60万人收看直播,见证产教融合迈向第二阶段

• 上千位校长齐聚这次盛会,发出了什么样的讯号?丨热点追击

• 合作达成!这个领域也要有智慧学习工场了

• 总书记和比尔•盖茨都在关注的这个事儿,关乎我们的校园文明

欢迎长按二维码关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官方微信——教育之弦!我们将竭力为您提供权威、有料、有趣的教育信息服务。

更多精彩请长按二维码关注中心官网

网址:https://www.csdp.edu.cn

电话:010-66093417

传真:010-66093444

邮箱:[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