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16日表示,对山西开展“回头看”工作发现,太原市中心城区迎泽区,采用强制禁煤方式推行清洁取暖。

没有考虑居民实际情况和供暖经济成本,影响民众温暖过冬,是一起典型的打着大气污染治理旗号影响民生的“一刀切”行为。

11月6日,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山西开展“回头看”工作,收到多起关于太原市迎泽区康乐片区严禁用煤、无法温暖过冬的举报。

督察组发现,该区在推动清洁能源替代过程中,在不具备集中供热、“煤改气”的条件下,通过设置“康乐街片区环保检查工作办公室”,禁止燃煤进入社区。这种禁止燃煤、倒逼居民用电取暖的做法,没有考虑居民实际情况和供暖经济成本,工作简单粗暴,造成民众怨言很多,投诉不断。

督察发现,当地街道办给每户居民发放一个电暖器,没有考虑是否有安全隐患、居民能不能用得起电。“就这个电暖器,要是敞开用,一天将近50度,还只能暖和一间屋,用不起啊!”一位居民苦笑着告诉督察人员。

多个部门的工作人员正在清理沿街摆放的木头、纸片等杂物

11月1日,太原已开始供暖。督察发现,这个片区的居民为解决取暖问题,只要能烧的东西,居民们都捡回来。一位大婶指着墙角堆着的废旧家具等对督察人员说:“不让烧煤,也用不起电,不烧这些还能咋办呢?”

督察人员看到,社区不少居民家的烟囱冒出了浓浓黑烟,散发出一阵刺鼻的味道。当地居民告诉督察人员,“只要不烧煤,其他烧什么都不管”“我都快70岁了,身体扛不住”“没有办法,天气冷,没有煤烧,电用不起,只好捡些劈柴来烧”。

督察发现,太原市委、市政府及迎泽区委、区政府在解决居民取暖问题上,懒政怠政,在国家三令五申要求取暖方式“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煤则煤”的情况下,依然强行禁止燃煤入户,导致居民采用燃烧劈柴等方式取暖,既无法保证取暖效果,又加重了大气环境污染。

督察组表示,禁煤本意是要禁止污染,结果却导致污染更为严重!如此行为实在荒唐。当地要加快整改,确保民众温暖过冬。

太原强制禁煤“一刀切” 木头、废纸片成了紧俏货

迎泽区是太原市中心城区,辖区内的康乐片区现有400余户、1500余名居民,60岁以上老人300余名,属于待拆除改造区域。太原市迎泽区在不具备集中供热、“煤改气”的条件下,通过设置“康乐街片区环保检查工作办公室”,禁止燃煤进入社区。

社区17日凌晨给每户发放了5袋煤

在康乐片区,多个部门的工作人员正在清理沿街摆放的木头、纸片等杂物。一位居民告诉记者:“今天凌晨社区给每家门口堆了5袋煤,说是送温暖。还让我们把木头这些东西都收到里面。”

当询问是否已经开始使用社区送来的燃煤,这位居民说:“没有,晚上才能烧,白天哪敢烧,就那五袋,没有了怎么办。接下来要怎么样,我们也不知道。”

图为一户居民家门口堆放的木头等取暖材料

11月1日,太原开始供暖。康乐片区的居民不得不采取各种办法解决取暖问题,旧家具、门板、木头、纸片等,只要能烧的东西,居民们都捡回来,“只要不是煤他们就不管。我们没有煤,能烧的都烧了”。

一位居民的家门口和锅炉前堆满了门板、木头、纸片等取暖材料。“日子要天天过,我们每天晚上8点多开始烧,最多烧两个小时,睡觉的时候不冷就行。”这位居民说。

图为一户居民家的锅炉房

在位户居民家中,记者还看到几袋居民自家存放的燃煤,他告诉记者,这是去年烧剩下的,现在还没烧,等天气更冷的时候才敢用。

在康乐片区,木头、纸片等取暖材料已经成了紧俏货,亲朋好友之间也会互相帮助。一位女士告诉记者:“我姨夫昨天推着小车,从寇庄拉了点木头给我。”据了解,寇庄距离康乐片区有3公里左右的路程。

“我们就希望先温暖度过这个冬天。”居民们说。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