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秋将至。

全国各地的人们或在家乡,或在异地,或齐聚一堂,或独酌一杯,昂首望月,月饼满桌,不知是否会有些莫名的思绪飘远?

人类对月亮一直有种莫名的情愫。

从古至今,人类对未知的宇宙从未停下过探索与幻想。无垠的蓝天之后是什么?那一轮皎洁的玉盘上是否真的有怀抱玉兔的嫦娥仙子与伐桂的吴刚?

从流传的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到古时首位为冲向天空而献身的万户,再到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升空,乃至如今陆陆续续成功发射升空的“神舟”“嫦娥”“天宫”系列……我们正坚实地在探索月球、探索太空的道路上一步一步向前走去。

两年前的中秋之夜,恰逢天宫二号冉冉升空。

中国发射团队成员对此回应称,虽然这只是一次有趣的巧合,不过,中国一系列航天任务确有一种特殊的“古典气质”。也是同样的中秋节前,中国公布了一批由嫦娥一号、二号、三号拍摄的月球、地球影像图等,“嫦娥美图庆中秋”成为中国科技古典趣味的写照。单从任务名字上看,天宫被人们畅想为“天上的宫殿”;神舟也同样,既是“神奇的天河之舟”,又与华夏“神州”谐音,有着很强的民族特色。

古典的命名方式背后,是中国对实现“太空梦”的孜孜追求。而这种梦想依靠的是一些前沿科技硬实力的支撑。随着近年来中国各个火箭、卫星、载人飞船、空间实验室的发射以及空间站搭建的计划,中国航天在前沿的方向已然越走越自信。

外界也捕捉到中国航天的进步:十分卖座的几部太空科幻电影,都不约而同与中国的航天元素搭上关系。奥斯卡获奖作品《地心引力》,描述了被困太空的女主角在克服艰难险阻后返回地球的故事,而她最终借助的正是中国的“天宫一号”。《火星救援》也效仿这样的剧情,中国航天器成为被困于火星的男主角的“救命稻草”。

科幻电影引入中国题材的背后,是外界对中国科技实力的认可和期待,希望中国航天能更多造福全球。而中国显然乐于分享。

航天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中国梦要靠他们去谱写和实现。对于青少年来说,航天还是遥远的,也很难进入到真实的航天场景。

将科学精神薪火相传,让航天科技触手可及。航天创客(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航天科技教育的先行者,通过创新设计与教学实践,形成一套完善、系统的符合青少年学习的航天科技教育产品,服务于全中国航天科技教育的学生,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带动广大更多青少年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播撒”航天梦,强国梦的“种子”。

航天创客(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首家航天科技+ STEAM教育为主的高科技企业。

公司聚焦K12教育领域,研发支持科普卫星星座工程;课程支持航天科技特色学校;开展科技探索研学游学活动、青少年航天创客奥林匹克大赛,参与了“中国首颗中学生科普卫星”工程。

公司是新东方投资的高科技企业,荣获“2018年度最具创意STEM教具设计奖”,以其专业的服务、有效的实践教学得到了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的一致认可。

点燃青少年科技梦想,极客教育一如既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