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溪笑 

在“紧张”和“忙碌”成为主旋律的当下,每个人都神经紧绷,在寻找可以宣泄情绪的出口。对于杨焕林而言,画画是拥抱自己的方式,是理解自己、包容情绪的媒介,而“绿洲”就是可以承载所有自我的地带,一个真正完全属于自己的地方,这里有着“郁郁葱葱的树木,和不断更新的树叶”。

作为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杨焕林是沉默的大多数,不善表达,有一些悲观主义,“绿洲”的出现是一个契机,给了他一个记录的地方,一个宣泄的渠道,只有在“绿洲”这个没有熟人的世界,他才可以用插画表达心绪,治愈自己的抑郁,甚至成为别人的疗愈师。

谋生,拼尽全力

杨焕林,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是普通的上班族,在一家公司做设计、策划、AE、执行.....身兼数职,却唯独没有插画师这个名头。

因为爱,他不想让画画成为工作,也从未以此谋生。在杨焕林看来,“绿洲”上所分享的插画日常,不过是给生活一个慰藉,给自己一个意义。简言之,这是他接近自己的一种方式,是杨焕林与自己相处的工具。所以,他只想让画画私属于自己,成为自己宣泄情绪的秘密武器。

焦虑的年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郁结要化解。杨焕林也不例外, 他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时常紧锁着眉头,生活很难有让他开心起来的事。他很务实也很现实,抗拒忙碌却又狂热地工作着,因为只有工作赚钱才能给他安全感。毕竟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普通人,只有积极地谋生,才能在生活中寻得一丝光亮。

虽然现在插画取得一些成绩,可潇洒随性地做一个自由职业者,杨焕林仍不敢踏出这一步。在他看来,自由是一种站不稳的状态,它意味着不稳定和博弈。一向求稳务实的杨焕林,不喜欢不确定感,也不喜欢赌博,除非很有把握才会去做一件事情,一旦遇到机会便拼尽全力。

抑郁,崩裂的世界

9月那段时间,27岁的杨焕林正处在人生低谷期,生活上的烦恼和重担,像沉重的雪崩一般倾泻而下,压得他喘不过气,

很多不可控的意外、不可预期的困境让他感到抓狂和压抑。杨焕林每天都在否定自己,一次又一次地自我怀疑,整个人焦灼不安。可他是个“大人”了,得担起责任,更需要一个宣泄口释放内心的郁结,而“绿洲”给了他一个缓冲自我的地带。

生活就是这样,即使布满沟壑,也总有一些小的惊喜和奇迹,让黯淡的日子充满光芒。在结缘“绿洲“的这三个月,杨焕林更新了240多张画。画画让他抛开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烦恼,沉浸在一个舒服的世界里,无拘自在,也帮他走出了那段焦虑和低落期,拥有了志同道合的粉丝,更收到了高校的邀约成为外聘教师,生活开始有了光亮。“我尝试过压制,但一旦开始压制情绪,我就会严重失眠。我需要将它释放出来。所以选择绘画的方式在‘绿洲’记录日常以及转瞬即逝的梦境片段。“他说到。

和“绿洲”的相遇恰逢其时,这里让他收获了很多,他也希望更多人能在绿洲实现自己,将现实中被理性压制的最深的情绪进行释放。杨焕林谦逊地说到:“如果不是‘绿洲’,我应该不会开始画画,如果不是‘绿洲’,我也不会认识那么多朋友,更不会开始创意教学,‘绿洲’就像光一样,照进了我的生活。“

给自己一个裂缝

最开始接触“绿洲”这款社交App,杨焕林是被名字吸引的:“’绿洲’这个名字让人觉得这是一个安全的地方,没有人认识我,感觉会是一个新的世界,我可以尽情释放情绪,无所顾忌地用绘画表达自己。“

杨焕林在“绿洲“上分享插画,目的是非常纯粹的:仅仅是需要一个安全的地方释放自己的情绪和生活。他和大多数的年轻人一样,在熟人社交网络里不愿意分享心里话,朋友圈处于月更、基本不更的状态。虽然不善于表达,但却有强烈的表达欲,刚好“绿洲”给了这个机会。

人,若不能和自己有一个深层的交流,生活会很无望。而这种交流有时候只能靠艺术去表达。通过插画完成自我的对话,让杨焕林感觉没有那么无助。生活的各个方面,一个回眸,一句话,一瞬间的感受,任何都可能成为他表达的画面。杨焕林在“绿洲”分享的第一条插画是“Hi,World” 。因为,“绿洲”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是切进另一个世界的裂缝。这个世界,是树篱远处私人的自留地,是心中期许已久的美好。他选择跟这个新世界打个招呼,从这一天,他也开始了自己的另一面人生。

“我的心情是不定的,喜怒无常。在绿洲可以释放真实的自己。这,应该算是我自在的时候吧”杨焕林说。在拼搏的人生里,我们总是太着急,工作的时候急,被误解了急,改变不了现状急,心里有着太多的放不下和躁虑。杨焕林亦是如此,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上,是一个绷得很紧的人,一直处在比较压抑的状态,很难自在舒服。而“绿洲”的出现让他开始用插画表达自己,堆积的情绪终于有了宣泄口。当蓝色背景铺满画面,孤独的小人充斥在这一片蓝中,他的心情就会一瞬间平静,开始沉静在画作里,完全从紧张忙碌的现实中抽离出来。

很多人都觉得杨焕林的插画风格“很小王子”,其实开始在“绿洲”画画,杨焕林的脑海里没有出现过“小王子”,甚至没有完整的看完过《小王子》这本书。杨焕林笑言,最大的因素可能要归咎于自己的业余和抠门。因为当时选择绘画App时,“Sketches”是所有APP里面最简单方便、变化最少、选择最少的App,画出来的画,可能会有点小王子简笔风的味道。对于工作占据生活全部的他来说,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用很复杂的方式在工作之余记录日常。包括“不穿衣服的设计”也是如此,这让他感觉更加的纯粹,更加的坦诚。当然,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是,这个App要充钱才能解锁更多画笔,务实的杨焕林舍不得这40块,在纠结了3个月后,画《鼠年 冲》这张画的时候才充了钱,在他看来,不必要的花费是浪费。

情绪疗愈师

说起在“绿洲”分享的点滴,杨焕林就像话唠一样停不下来,“绿洲”对于他而言有着特殊的情感。在“绿洲”,他结交认识了很多朋友,大家志趣相投很聊得来,一起在“绿洲”努力灌溉着心里的那片绿洲,那种感觉让人感动。他认为,“绿洲”是自己见过的戾气最少的平台,在这里让人感到自在和放松,他希望“绿洲”可以成长到足够大,能自成世界,成为更多人心灵的绿洲。

时常感觉自己,身处在烈日灼烤的荒无沙漠,

若偶然间遇到一棵仙人掌,它是有刺的没错,

每一颗仙人掌都有刺,每一个人也都不完美,

但她是唯一的时候,即使不完美,即使有刺,

也是我唯一的小可爱。

艺术只要触及到人性的共通处,讲到心里去,就会感动人。杨焕林在“绿洲”分享的这些插画日常,戳中了很多网友的心。大家看到这个“孤独的小人”都很有共鸣,仿佛看到了在生活中挣扎的自己。这个孤独的小人是“杨焕林”,也是千千万万生活在大都市里的我们。

一些“绿友”在评论中讲述了自己的心情,他们相互交流、互相安慰:“谢谢你的画陪伴我度过抑郁时期,谢谢它在我喘不过气时给了我舒缓”、“你的画很可爱,我也要用可爱的方式去面对千军万马的烦恼”。

从第一天进去“绿洲”到现在,杨焕林没有停止过一天分享。有几次,加班到凌晨,或者跟朋友相聚到深夜三点,他都会回到家里,在睡前把画画完,这是他生活里的仪式感,更是他深爱着的自留地。

杨焕林的画就像安抚受伤孩子时的温存,让人感到治愈。一天晚上,“绿洲”的一个好友给杨焕林发来私信,说自己的朋友遇到了无法解决的事情,已经抑郁和狂躁恐慌很长一段时间了,一直在吃药治疗,一个人独处总想要了结自己。但看到杨焕林的画后,他仿佛看到了自己,才意识到大家面对的世界是一样的,都是无尽的压抑和痛苦。可是,杨焕林可以用可爱的方式去面对,自己又为何要那么悲观,那一瞬间,他看开了,觉得世界也没有那么的可怕。

这件事让杨焕林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他决定要用自己的方式,给到更多人善意,即使生活丧到底,也要通过他的画得到继续往前的能量。在“绿洲”,他收获了太多的善意,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将这种善意延续。

在一个阳光猛烈的正午时分

太阳直直的射到我的脑门,在恍惚间,像进入了梦境,看到玻璃窗上的我,出现了重影,手握炙烤着我的似火阳光

如果可以, 我愿意在这里睡一觉,把梦延续下去

“在‘绿洲’分享插画,除了记录自己的想法,其实我更希望能够因为我的画和话,带给大家思考的开端,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日常感受,告诉我,他们在想什么,让我们互相分享。我一直觉得,这样的你来我往非常非常的棒。”

生活面前没有计划

人做过的一切,看过的一切东西,都会潜意识的存进脑海,忽然在某一瞬间遭遇到触发它们的动因,再浮现出来。而插画,是杨焕林重现生活、剖析自己的一种方式。他用插画去实现日常生活的拼贴,诉说着我们都有的悲欢小事:一张张孤独的插画,一段段梦话式的语言,组成了一个个治愈的故事和感悟。他每一幅画中,我们都能窥探到自己挣扎的身影和矛盾的情感。

于杨焕林而言,在“绿洲”这个小世界,有着自己某种生活的真实。至于未来有什么规划,他笑说到:“生活面前不要有太多计划,就像现在在‘绿洲’收获的一切,也是之前从来没想过的一件事情,一切顺其自然就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