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谓“套路贷”,是指披着网贷的外衣,故意设置还款障碍,想方设法骗你签下阴阳合同,最终目的是让你逾期还款,背上沉重的债务,最终只能低价转让房产、车辆给骗子用于还债。一旦借款人交了包装费,骗子就会消失不见,钱也贷不出来。

前不久有一条新闻让人心碎。

在2019年2月26日凌晨3点30分,冯先生在西安工作的女儿从17楼跳下,时年21岁。是什么让这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孩如此想不开呢?冯先生整理女儿的遗物时发现了重大秘密:恶梦从三年前已开始,开始借几千,三年后还有17万未还……罪魁祸首竟然就是校园“套路贷”。

网络借贷害人不浅 这7大网贷骗局一定要远离!

视频截图:女孩手写还款账单。

这几年网贷兴起,不少人身陷其中。他们每天被网贷催债寻死觅活,几近癫狂。而沾上网贷的人,最终没有几个成功上岸。不是自杀就是走上了抢劫杀人的各种犯罪之路,引得社会人心惶惶,见贷如白日见鬼!网贷时有发生,宜宾人被骗的也不少:

网络借贷害人不浅 这7大网贷骗局一定要远离!

网络截图

这些还不起网贷自杀、犯罪的人,大都是十几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和没有金融常识的人。毁掉他们的,其实都是套路贷的假流银行流水,假收据,钻法律漏洞的“合法”证据和网贷催收手段。

与正规银行不同,网贷(现金贷),套路贷一个比一个狠!通迅录轰炸,辱骂,P图,威胁恐吓,软禁,非法拘禁什么阴招都敢使,很多年轻人因为惧怕事情败露有损自己的名声,选择独自承受。一失足成千古恨,网贷骗局,虽然有的已经人尽皆知,但依然有很多人被骗。为了避免悲剧发生,一定要认清网贷骗局。

这7大网贷骗局一定要远离

1、714高炮

今年的央视315晚会,一段时长10多分钟的“特别”报道,将现金贷行业中的超高利贷——714高炮网贷公之于众。

所谓的 “714高炮” 是指超高息的短期借款,周期一般为7天或14天,“高炮”是指其高额的“砍头息”及“逾期费用”。相较于最高法规定的36%民间借贷年化利率红线,“714高炮”以年化高达3000%的利率疯狂榨取借款人收益,也被称为“超利贷”。很多受害者都是从借几千元被滚成了几十万上百万。

央视曝光的“714高炮”平台有不少,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市面上疑似涉及“714高炮”的平台共500多家。

2、套路贷

2018年是套路贷新闻最多的一年,还记得“4.26特大网络套路贷”案件吗?此案涉及全国各地的受害人已达数千人,涉案金额上亿元。

所谓“套路贷”,是指披着网贷的外衣,故意设置还款障碍,想方设法骗你签下阴阳合同,最终目的是让你逾期还款,背上沉重的债务,最终只能低价转让房产、车辆给骗子用于还债。

“4.26网络套路贷”犯罪团伙,最终刑事拘留213人,79人被判决,其中16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以上。骗子关不尽,春风吹又生,现在还是有大量受害者被陷套路贷。

3、未放款先收费

放款之前先收费是无抵押贷款最常见的一种伎俩,骗子抓住借款人急于借款的心理,宣传只需要提供身份证之类的信息就可以借款。

当借款人申请借款后,骗子会想方设法提前收取费用,只要借款人将这些费用打入对方账户,那么骗子就会消失不见。

当借款人在进行网贷申请时,只要对方需要让借款人预先支付手续费等费用的话,那么借款人99% 的可能性是遇到了骗子。

4、贷款包装

“有一个自称贷款包装公司的帮我申请贷款4万额度下来了,要我支付5个点费用然后我支付了,支付后给我邀请码提额,可是提款不到账”。

通常骗子会给你打电话问你有没有贷款需求,然后让你加客服微信。客服自称是专业贷款包装公司,让借款人提交相应资料给公司即可包装,并能迅速通过审核贷款提现。

受害人上钩后,骗子会说贷出多少金额要收对应的“包装费”。一旦借款人交了包装费,骗子就会消失不见,钱也贷不出来。

5、征信洗白

在这个贷款只看征信不看脸的年代,越来越多人重视征信,想要消除征信污点,于是一些骗子做起了征信洗白的骗局。

骗子通常自称人民银行有熟人,可以花钱消除征信污点就如同花钱消驾驶证分一样。为了让受害者信服,骗子还会PS出一系列消除信用污点的图片。

只要受害人上套,钱就会进骗子腰包,自然征信也不会洗白。

6、强开借呗、微粒贷

“额度1-7.5万额度,开后秒下款!”骗子号称可以帮用户强开借呗、微粒贷,对于急用钱的朋友们,简直是救命稻草了,收费不贵利息还低。

一般行骗流程是这样的:骗子先让受害人交一笔手续费,并要受害人将微信密码告知,他好包装一下,帮忙开通微粒贷。之后骗子进入受害人微信,在联系人中将自己删除,这样受害人钱被骗了,也找不到骗子。

特别提醒:借呗、微粒贷是白名单制,符合条件自动开,不能强开。

7、冒充中介骗钱

一些微信群或QQ群内,有些中介人员宣传可以帮忙贷款,实际是个骗局。

骗子以帮你贷款为由,不断套取受害人个人信息,之后利用受害人个人信息向网贷公司贷款。结果受害者莫名背负贷款,贷款却落入了骗子口袋。

凡是索要你个人信息的,不论对方是陌生人还是熟人,都需要加以防范。(赵蓓 综合整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