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次活动是重庆科技馆在跨区域整合资源的大胆尝试,有效促进了馆、政、企之间资源共享与联动协作,动员多方力量参与科普宣传,努力推进科普工作社会化,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文化引领、部门联动、行业尽责、社会参与”的独具特色的交通安全文明宣传之路。同时在活动形式上避免说教,以沉浸式互动的切身体验和以问题导向的自主探究为主,使广大参与者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受到感染、熏陶,形成“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带动社会”的有机传递模式,将交通“安全文明出行”理念真正深植于公众心间。

12月26日,重庆科技馆2019年“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科普月系列活动圆满落幕。此次活动由重庆科技馆携手重庆市江北区委宣传部、重庆市江北区公安分局、重庆市江北区教委以及重庆韩泰轮胎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活动共计开展20场次,受众近2000人次。

围绕“守规则除隐患,安全文明出行”主题,主题月系列活动分为核心活动和特色活动两大部分。旨在汇聚科普合力,聚焦安全文明出行,增强公众对交通隐患的关注与防范程度,将规则意识化为实践,从科学普及角度提升公众预防及应对交通事故的能力。

核心活动主要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交通安全大课堂”,借助不同职业视角探索汽车安全行驶的奥秘,及时规避隐患。课堂上青少年与不同职业人员平等对话,用现场实验分析真实案例,直观了解交通安全与水压、惯性、摩擦力的紧密联系;用“轮胎大闯关”和“奔跑的轮胎”游戏感知轮胎花纹对驾驶的影响。第二环节“交通安全大考验”则运用科技化逼真的沉浸式体验如模拟驾驶、驾驶盲区、“三超一疲劳”、酒驾体验等多个项目,来感受交通事故的残酷,深刻理解守规则的重要。在游戏中“过关斩将””将枯燥的条款潜移默化自觉遵守,真正实现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飞跃。

青少年参与“奔跑的轮胎”游戏

青少年体验醉驾

特色活动则是围绕主题、结合科技馆实际,以每周四为周期开展的“中国梦·文明行—我是江北小交警”活动。这是重庆科技馆发挥 “重庆市交通安全教育基地”和“江北小交警教育实践基地”的平台作用,深度挖掘自身展教资源而策划举办的。活动将交通意外伤害、自救知识等融入具体情境,激发青少年面对危险时的自救意识,让青少年学会交通事故的紧急处置方法,特别是胸外按压、止血包扎等急救知识,增强应对交通事故的自救能力。

科技辅导员为青少年演示“止血包扎”

此次活动是重庆科技馆在跨区域整合资源的大胆尝试,有效促进了馆、政、企之间资源共享与联动协作,动员多方力量参与科普宣传,努力推进科普工作社会化,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文化引领、部门联动、行业尽责、社会参与”的独具特色的交通安全文明宣传之路。同时在活动形式上避免说教,以沉浸式互动的切身体验和以问题导向的自主探究为主,使广大参与者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受到感染、熏陶,形成“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带动社会”的有机传递模式,将交通“安全文明出行”理念真正深植于公众心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