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根据舒城县诗词协会会长宋志发编著的《北宋画家李公麟》一书的资料显示,李公麟不仅是“官员画家”,更是诗文兼长的文人。

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晁补之、米芾、秦观、僧仲殊、蔡肇、张文潜等同时代著名文豪诗霸皆对他诗文赞唱,仅苏轼写给他的诗文赫然近40首(篇)之多,这在苏轼是绝无仅有的,且名句叠出,如“东坡虽是湖州派,竹石风流各一时。

前世画师今姓李,不妨还作辋川诗。”(《次韵子由题憩寂图后》)“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闻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古来画师非俗士,妙想实与诗同出。龙眠居士本诗人,能使龙池飞霹雳。”(《次韵吴传正枯木歌》)“观此图者,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笔迹之妙,不减顾、陆。至第十八章,人之所不忍者,独寄其仿佛。非有道君子不能为,殆非顾、陆之所及。”黄庭坚亦有大量吟咏,如:“李侯画隐百僚底,初不自期人误知。戏弄丹青聊卒岁,身如阅世老禅师。”(《咏李伯时摹韩幹三马次苏子由韵简伯时兼寄李德素》)足见,李公麟当时不类于其他职业画家的文人身份所引发的“重视”,李公麟在他的《跋〈阎立本西域图〉》可佐证他的士夫文心:“岂得不通官籍,直呼画师?以至丹青之誉,非辅相之才。丹青固不足以辅相,而所以为辅相,乃不在丹青。”进士出身的他,史载中是否就是“学历”最高的非职业画家的绘画大师呢?

然而,一个特殊现象,李公麟尽管绘画地位很高、技艺超群,却一直不怎么走红,甚至一度受到轻视。其中原因众说纷芸,依我所见,处于向“完整完善版”的文人画过渡的李公麟绘画恰恰被兴盛壮大起来的文人画大潮所打压,他身后“寂寞”的“罪魁祸首”竟然就是越来越大写意化的文人画阵营。于是,婉辞王安石推荐担任翰林书画院待诏的李公麟总是不免有皇家画院院体画家之嫌,而事实或许不这么简单。

日本平安时代末期,宽平六年(唐乾宁元年、公元894年)中止了遣唐使,日本同中国政府间的交流也一度停止,而传到日本的这一部分的唐代文化却慢慢融入了日本文化中,并且被传承和发展,从而孕育出了一段新的日本国土文化。

随着唐的灭亡,经历了五代直到宋代,日本又开始吸收崭新的宋代文化。宋、元、明各个时期,通过公、私的贸易船,以禅僧间的往来为主体的两国间的相互交流日益增进,中国的各种文物流传到了日本。

传南宋 顾德谦 莲池水禽图1

传南宋 顾德谦 莲池水禽图 2

绢本着色 各150.3×90.9 东京国立博物馆

在中国江南的毘陵(常州)等地,自五代以后,着色画,水墨画中均频频出现莲池水禽图。本图带有五代南唐顾德的款印,但属南宋末期着色画的代表性作品。画作中可见莲花自蓓蕾到开花再到落花的时间的推移。

马远 赏月图

南宋 李迪 红芙蓉图

局部

南宋 李迪 白芙蓉图

绢本着色 各25.2×25.5 东京国立博物馆

南宋 金大受 十六罗汉图 10幅

绢本着色 各118.8×51.7 东京国立博物馆

南宋 佚名 维摩居士图轴

米元辉 山水图

郭忠恕 柳龙骨车

马远 山水人形图

马麟 林和靖图

夏圭 五位图

传南宋 赵昌 竹虫图

绢本着色 100×54.5 东京国立博物馆

传南宋 陈容 五龙图卷之一

纸本墨画淡彩 45.2×299.5 东京国立博物馆

马远 山水图

传南宋 毛松 笔猿图

绢本着色 47.1×36.7 东京国立博物馆

这幅猴图在表现上非常出色,超越了单纯的写实,在众多的宋画当中亦堪称名品。据说所画的是日本猴而非中国猴,除水墨之外还使用了金泥,工笔细腻自然。南宋画院画家毛松所作的说法始于狩野探幽,但此说缺乏依据。曾由武田信玄捐赠与曼殊院觉如。

南宋 传马麟 梅花双雀图

绢本着色 28.0×29.0 山本达郎氏捐赠 东京国立博物馆

南宋 佚名 竹塘宿雁图

绢本着色 25.0×26.1 东京国立博物馆

来源:艺术家传播网

声明|图片或内容来源于网络,用于非商业途径,由@中国在线艺术网(微信号:zgzxyswgzpt)整理布。如有侵权请联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