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日报记者 景春燕

平安是群众幸福生活的基础,更是一座城市稳定发展的后盾。

在开展全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标准化城市创建活动中,天水市公安局成立了特警、交警、巡警一体化巡逻队,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秦州城区社会治安巡逻防控体系建设,提高公安机关在新形势下,驾驭城市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打造领域更广、基础更牢、标准更高、人民群众更满意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升级版。

12月26日清晨6时30分,天还是黑漆漆的一片,室外气温-9℃。市公安局反恐防暴特警支队二大队四班班长岳贇和4名队友,冒着严寒,骑着警用巡逻摩托车出发,开始了当天的巡逻。

“以华联商厦为中心,周边3公里范围内是我们的巡逻区域。”岳贇告诉记者,巡逻时警用摩托车的车速不超过每小时20公里,行至治安复杂地段时,停车观察守候,并在附近徒步巡逻,接受群众报警求助,防范处理各类治安问题。

岳贇所在的巡逻队就是天水市公安局近日成立的特警、交警、巡警一体化巡逻队。天水市公安局为建立“‘特巡交警’一体、点线面贯通、扁平化指挥、接处警直达、多警种联动、属地化查处”的社会面巡逻防控机制,先行将市公安局、秦州公安分局城区巡逻防控工作有机融合,重新组建了一支巡逻队伍。

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政委郭东岩告诉记者,这支巡逻队以天水市公安局战训基地为依托,将交警快骑队、特警支队、巡警大队优化整合,购置80辆警用摩托车,组建160人的城区专业巡逻队伍。按5辆摩托车一组,进行编队编组,在秦州区的主城区划分16个巡逻区,实行平时巡逻防控、战时应急处突,在上下学时段开展护学岗巡逻防控、其他时段开展24小时不间断摩托车巡逻,织密智慧街面巡防前端网络,挤压违法犯罪空间。

记者采访时看到,岳贇和其队友虽有的身穿特警制服,有的身穿交警制服,但每人均配备有单警装备、350兆手持对讲机、警务查询终端、执法记录仪等必要装备。天水市公安局反恐防暴特警支队政委安亚东介绍说,根据地形特点、人口密度、道路交通和治安实际状况,按照扁平化指挥、快速反应、相互支援、责任落实的原则,秦州城区共划分16个巡逻区域。每个巡逻小组按照分组和划定的区域,全面承担日常街面巡逻和应急处突等任务,形成网格化、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机制。

“巡逻队伍对巡逻中发现或接受群众举报的各类案件事件,先期处置,抓获或控制违法犯罪嫌疑人,做好现场保护、维护秩序等工作,并及时报告合成作战指挥中心,下达指令指派辖区派出所或相关专业队接手处置。”天水市公安局合成作战指挥中心政委胡强介绍说,巡逻队落实“1、3、5”分钟快速处置机制,对发现或受理的各类纠纷,现场进行调解,难以及时调解的,报告合成作战指挥中心指派辖区派出所处理。

据市公安局反恐防暴特警支队政委安亚东介绍,除治安巡逻外,秦州区城区中小学、幼儿园上下学高峰时段的勤务工作也是巡逻队承担的重任之一。在学生上学下学时段前往学校、幼儿园门口定点巡逻防护。

12月26日7时30分,正值小学生上学的高峰时期,记者在天水市建二小学门口看到,“特巡交警一体化巡逻队”的队员们早已就位。他们将各自的巡逻车停放好后,便各司其职,交警在校门口疏导交通,特警则开展巡逻,排查安全隐患,以确保校园门口及周边秩序。

“冬天的早上7点多天还没大亮呢,就担心学校门口人多、车多孩子不安全,这几天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时都能看到有交警和特警值勤,心里一下子就有了安全感。”送学生上学的家长孙泽飞满意地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