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穷病,没得治

还记得电影中张长林曾有一句台词“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病,穷病”。而这句话也道破了国内现在求医看病的真实现状。

其实大多数身患重病的病人们并不是被病魔带走了生命,在科技迅猛发展的21世纪,大多数的疑难杂症其实都可以进行十分有效的治疗,而有时候真正让病人失去生命的,其实是高额的治疗费用。这是穷人的无奈,生活拮据的人们被金钱剥夺了生病的权利。

你永远都不知道有多少家庭被疾病拖垮,永远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病房门口放声痛哭,一切都是那么心酸而又苦涩,但是面对血淋淋的现实,却又根本没有能力去改变什么。

而电影的故事也以天价慢粒白血病药作为前提,向观众们拉开了帷幕。

程勇以开印度神油店为生,而他也与那时无数不景气的店铺老板们,靠着一些微薄的收入来源得过且过。神药的药效并不好,并且随着其他同类型药品相继推出,程勇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甚至连房租都交不起,而自己的妻子也因为家暴的问题要和程勇离婚并且争夺儿子的抚养权。

其实就如同所有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一样,程勇上有老人在病院需要照顾,需要提供手术费住院费,下有年幼的儿子正处在需要亲人关怀的年纪,而妻子也和自己抢抚养权,而自己的店铺也生意惨淡。生活的压力将他折磨的喘不过气来,而他也值得终日将自己的人生消磨在那台大屁股电脑的蜘蛛纸牌上。

但是事情终于迎来了转机,吕受益的到来让他认识了慢粒白血病人这个比他生活的更加艰辛的群体,而将近20倍的纯利润的诱惑与躺在家中急需天价收拾费用的父亲让他最终还是迈向了走私印度仿制药的路。

而随着与病人们的接触,程勇也被这群在夹缝中求生的病人们打动了。

吕受益因为自己的孩子与妻子在艰难的活着,他为拖累了这个家庭而感到深深自责,每一次有自杀念头的时候,吕受益都会看着自己的孩子,因为那是那个躺在婴儿床上的小生命,是他活下去的希望。

而那些伴随吕受益走完电影全程的橘子,似乎也是在诠释着吕受益的人生,就如橘子一般有酸也有甜,有追随程勇的美好日子;也有忍受病痛,在活着与死亡之间的挣扎。

刘思慧因为自己的女儿而不惜出卖自己的色相,来到夜店工作,以求通过夜店相对较高的收入来维持自己女儿的生命。从刘思慧在看到夜店管事不惜出卖自己地形象跳脱衣舞的,我们也看到了噙满泪水的眼神里包含的委屈与愤怒。

性格执拗的黄毛,为了不拖累自己的家人,一个人远走他乡......

而最后程勇也是在吕受益的死亡过后,决定用自己冒着坐牢的风险,顶着警察的压力,用工厂来为这些病人们撑起最后一片天。他开始用自己口袋里的钱来为病人们买药,即便是印度的工厂不能再为他们提供药品了,而程勇的药价依然是雷打不动的500块,而每瓶药几千元的亏损就吞在自己的肚子里。按程勇的话来说“就当是还他们的”。

黄毛,这个全程没有多少台词的执拗小伙子却撑起了影片的泪点担当,他被程勇感动,死心塌地的跟在程勇左右,其实在黄毛小解完用着复杂的眼神对程勇说什么事儿都没有的时候,和观众们就已经能够猜到了黄毛小要做什么了,但是真的当程勇说出那一句“他才20岁,他只想活着,他有什么罪”的时候,还是狠狠的赚了一把观众们的眼泪。

其实为了将程勇的英雄形象更加高大的体现出来,影片刻意没有去解释药价为什么这么贵的原因,而是着重刻画着制药方寸步不让的刻薄嘴脸以及病人们艰难的生活,加剧了双方之间的矛盾,也进一步的凸显出了程勇的形象。

而其实真正了解药品的人们,应该会知道电影中其实有部分夸大的成分在内,毕竟电影还是电影,为了达到效果而做出一些现实方面的牺牲也是在所难免。

进口药物在的研制成本是十分高昂的,有的新药可能会花费数十亿美元的研制费用,并且公司还需要在药物专利期内将自己的成本赚回来,因为在国外一旦这些原研药物度过了专利期,价钱就会大幅下跌。

并且根据我国的规定,进口药在从国外引进的时候,还需要进行临床试验,而这便又是一笔极大的开销,并且耗费的时间也十分长,并且再经过层层税务,高价药便因此产生了。

而在影片末尾也是表明了政府为了应对这些高价药所采取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其实也是让许多观众们深深地长出了一口气。

虽然国内已经出台了许多关于医疗方面的政策,但是看病难依然是国内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现代医学可以治疗许多疑难杂症,但是穷病,没得治。

相信我们的未来能够如同程勇在影片末尾所说的,以后会慢慢变好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