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肉绝对是都市人的主食之一,特别是减肥人士,几乎每天都要吃。不过,想知哪个部位是致肥陷阱,哪个是增肌之选,就要留意营养师的意见了!

关于鸡肉的思考

新鲜鸡和冰鲜鸡的营养有差别?

通常只有维他命才会在储存时流失,而鸡的维他命并不高,所以新鲜鸡和冰鲜鸡的营养方面分别不大。不过口感和味道上会有所差别,因鸡肉中的水份在雪藏时会结冰,破坏肉质纤维,同时蛋白质的胺基酸都会略为变质,令味道、质感方面都不及新鲜鸡。

用清水洗生鸡肉会容易食物中毒?

不会。疾管署副署长罗一钧也曾回应,以清水洗鸡肉可减少其表面脏污、降低鸡肉表面的含菌量。最重要的是生肉和熟食要分开处理及储存,避免交叉污染。处理生肉后要立即洗手,刀具、砧板要彻澈底清洗后才能再度使用。另外疾管署亦呼吁烹调鸡肉时内部温度需要达到70℃持续30分钟,或者达到80℃持续1分钟,要煮到完全熟透才可食用。

炖鸡汤是否很有营养?

体质较弱的人,可喝鸡汤补充小量蛋白质及水溶性维他命,因维他命B杂等会流入汤中,适合免疫力较差、胃口不大而吃不下固体食物的人。但对一般人来说,大多营养过剩,汤中加入了鸡皮、鸡骨,鸡骨的脂肪在煲汤时会流入汤中,令汤水的脂肪含量提升,而这些脂肪多属饱和脂肪,吃得多会增加患上心血管毛病的风险,不建议经常饮用,喝前也要先撇油。

鸡上腿肉

345kcal

连皮:21.7g脂肪/140g

上腿肉会比下腿肥。减肥人士谨记不要吃鸡皮,去皮的鸡腿,会足足减少136卡路里、少近10克脂肪。

鸡下腿肉

238 kcal

连皮:12.7g脂肪/110g

下腿负责支撑整只鸡,活动量较大,加上鸡皮较薄,所以脂肪会比上腿少。不少人觉得减肥吃鸡腿罪大恶极,其实下腿去了皮,其卡路里和脂肪与鸡胸肉相若,只有138kcal.以100克计算的话,鸡腿只是比鸡胸肉多半茶匙油,不用因为要减肥而刻意挨饿了。

鸡全翼216 kcal

14g脂肪/85g

鸡皮最多,属高脂部位,而平日快餐店所吃到的炸鸡中翼连邪恶的炸鸡皮已有180kcal,与一碗饭的卡路里相若,嘴馋的话吃一只就好了,多吃就会破坏减肥大计。

鸡软骨

16kcal/串

1g脂肪/30g

鸡软骨水份较多,本来是个健康选择,但坊间多以油炸去烹调,炸过后会额外多出90kcal,足足多出2茶匙油,立即变成高卡高脂食物,建议选盐烧。

鸡心9 kcal/粒

0.8g脂肪/5g

通常都会在日式串烧店才吃到,脂肪及卡路里都不高,加上有丰富铁质,100克中有9毫克铁质,有助身体制造红血球,令人更精神、面色更红润。

鸡肝

73 kcal/个

2.9g脂肪/44g

低脂又低卡,众多部位中铁质含量最高,100克中足足有11.6毫克的铁质,吃完令人精神焕发。虽然很多人担心鸡肝胆固醇高,但其实一星期吃1、2次也没问题。

鸡脚

86kcal/只

5.8g脂肪/40g

鸡脚也是高脂食物,含饱和脂肪,有60%卡路里来自脂肪,特别是茶楼的豉汁蒸凤爪,通常都是炸完再加豉汁焖煮,一碟4只的凤爪已有240kcal,建议选择泰式凤爪,没有炸过,脂肪会较少。

鸡胸肉

186 kcal/份

2g脂肪/112g

减肥及增肌人士的恩物,低卡低脂之余,含丰富蛋白质,提供了必需由食物摄取的胺基酸,有助制造肌肉。

鸡皮

454 kcal

40.7g脂肪/约100g

高卡高脂,100克中足足有8茶匙油,80%的卡路里都来自脂肪,加上饱和脂肪含量也高,容易引致胆固醇上升,增加心血管病的风险。另外,鸡的荷尔蒙属脂溶性,脂肪越高的部分便有越多荷尔蒙、激素积聚,绝非一个健康选择。

鸡肾

31 kcal/个

0.5g脂肪/20g

蛋白质及铁质都高,100克中有3.2毫克的铁质。白切鸡的鸡肾可放心吃,但留意卤水鸡肾盐份会较高,也避免选择加入汁酱、牛油的酱烧鸡肾。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