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在幸福来到时,却有一些人,会感到恐惧。

甚至在幸福到来时,会下意识的拒绝。

Cherophobia,幸福恐惧症。

这个词源于希腊语的Chairo,意为欢欣愉悦。

也许乍一看,对幸福感到恐惧的情绪会让人觉得不可理喻,但事实上,幸福恐惧症十分常见。

有些人害怕幸福快乐,因为他们在潜意识中认为,极致的幸福之后一定会带来痛苦和悲伤。

就比如在一段恋情中,如果一切都完美无缺:对方是你倾慕已久的人,优秀温柔,对你十分照顾,让所有人艳羡不已。

但在幸福的同时,有些人也会不由自主地生出对幸福的恐惧,甚至想要抑制这种喷涌而出的快乐

——“我配不上这样的幸福。”

幸福恐惧症让他们在潜意识中想要破坏这段完美的恋情,比如愈发严重的占有欲,或是无数的试探、怀疑、猜忌。

最终,无论这段关系是以分手告终,还是变得不再完美,都会让TA平静下来,甚至觉得应证了自己的想法。

幸福消失了,对幸福的恐惧自然就不在了。

这样的行为,在外人看来一定是唏嘘不已,但幸福恐惧症患者却并不一定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病态的。

因为在他们的世界中,幸福这样积极的情绪,是不应该出现的。

在幸福恐惧症患者的人生中,童年时的快乐往往会与惩罚联系起来,一次次的创伤让他们建立起了防御机制:

幸福快乐的情绪绝不会持久,而痛苦、绝望或是麻木的平静,才是生活的主旋律。

《跨文化心理学》中,心理学家比较了14种文化的幸福恐惧,患者大多会有这样的想法:

1. 乐极生悲,快乐意味着之后将会发生不好的事情,悲伤灾难将紧随过度快乐而来。

2. 东西方宗教文化中,都鼓励人们压抑自己的欲望,劝导信徒进行无悲无喜、清心寡欲的生活,而放纵自己的欲望,则被认为是堕落的快乐。

3. “慢藏诲盗,冶容诲淫”。表达出幸福,对自己和家人来说,都是不好的,会带来他人的非议和妒忌。

4. 幸福不过是镜花水月的空谈。追求幸福,只会浪费时间精力。

有些人害怕幸福和快乐,虽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常年处于悲伤之中,但却会主动避免幸福的来临

他们深信,避免脆弱而不稳定的幸福,就能避免随之而来的负面事件,避免幸福带来的“惩罚”

当不开心成为习惯,就不再会因此而受伤、失望。

拒绝参加令人快乐的聚会、有趣的活动,他们会因此焦虑,或是在狂欢之时突然为接下来的分离消散感到悲伤。

拒绝生活的积极变化,拒绝一段良好的关系,甚至在获得幸福时,也会主动抑制自己的情绪,甚至主动结束、放弃这件令人幸福的事情。

目前,幸福恐惧症并未被列为一种疾病,也并没有针对的特效药。

有些人会将其与抑郁症混为一谈,但多数医学专家将其归类为焦虑症的一种。

如果真的有很严重的幸福恐惧症,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CBT进行干预、改变。

催眠治疗、放松疗法,或是持续接触快乐的事件,让大脑知道快乐并非会与不幸关联,都能够减轻幸福恐惧。

也许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幸福恐惧。

但当幸福来敲门,希望你不要将它拒之门外……

source:

https://www.sciencealert.com/cherophobia-is-the-fear-of-being-happy-and-it-s-more-common-than-you-might-think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cherophobia-causes-and-treatment#treatments

https://metro.co.uk/2018/03/02/blogger-explains-what-its-like-to-live-with-cherophobia-the-fear-of-happiness-7351597/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what-is-cherophobia-2018-4

公众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