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我们的企业却一味想延长员工的工作时间,恨不得拿着鞭子站在员工后面,让他们24小时拼搏。如果站在企业老板的角度来看,不要说是996制,甚至都恨不得员工每周工作七天呢。

人民日报:996工作制是病态的“加班文化”,涉嫌违法

高频布朗新科技 坤临四海宣

近日,996工作制陡然升温,一时间成为街头巷尾热议一词,尤其是在马云和刘强东等互联网大佬们就此分别发表自己的看法后,更是引发新一轮的争议。

什么是996工作制?

所谓的996制,就是每周上班六天,每天工作时间从早上九点至晚间九点,简称为996工作制。

对待这个问题,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如果站在企业老板的角度来看,不要说是996制,甚至都恨不得员工每周工作七天呢?最好是不要加班费的那种。但对员工尤其是普通工薪阶层来说,自然就希望能够5*8小时工作制,这也许就是马云口中的“如果你希望自己的未来比普通人幸福快乐,但又不愿意付出比普通人更努力的代价。那么那些合法合情合理,永远正确的话更适合你。”

其实,目前实施996制的并非京东一家,有不少互联网和软件开发企业都是如此。

面对广泛热议的996问题,人民日报对此专门发文表示:

一、随意延长看劳动者工作时间,过度加班或不支付对应的报仇,涉嫌违法,互联网行业也没有例外。

二、996制的推行,往往还伴随着企业文化、敬业、拼搏等话术包装,在无形中强化了一种病态的“加班文化”,它具有一定的外部性,对此更应该引起警惕。

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身边的不少企业确实是这么做的,有些是打着周六培训的名义要求加班并称是为员工提高自己的一种福利;有些纯粹就是为了逼迫部分员工离职的。而事实上,在当前的大环境及工作压力下,就算有心里不同意的也不能甚至不敢反对,只能是硬着头皮干下去。

从各方反馈来看,加班也不仅仅是互联网等行业的专属制,各行各业都比较普遍,而这种普遍的过度加班,其实是以高人力投入换取企业和社会的运转效率,然而在效率的另一端,却可能忽视了其背后的社会成本。往小的说,有员工的休息权、身体健康、照顾家庭等;往大的说,社会运转的低活力与高成本。

据我所知,有些企业在不同阶段,确实是需要这种996制的付出,才能换回企业利益最大化。但更多时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原本应该可以在8小时以内干完的事,为什么非要拖到晚间呢?

最糟糕的是,甚至形成了一种不好的风气,尤其是在民营企业里,有些老板莫名其妙的就喜欢加班的员工,不管他是不是“真加班”。只要你是比别人回家晚一点,就被认为是“好员工”。说实话,我是非常不赞同这种病态企业文化的。而时下,大家在热议996的问题上,也许只是过分关注这个制度本身,忽略了成本及效率。

更有网友调侃:上着996的班,拿着955的钱。

如果完全可以用5*8小时干完的活,就不要搞到996工作。至于说奋斗或者拼搏,我认为与996无关,更主要还是8小时之外的学习。而公司如果强行占用过多的员工时间,请问还有多少人可以自有支配学习时间呢?

马云说,员工可以在996制上获得幸福感,甚至成功,殊不知最后的成功不过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是更多无私奉献的人成就某一个、两个老板而已!

大千世界(dqsj66)

坚决反对996的九大理由

1、我们反对的不是加班,而是加班的制度化。

不管是刘强东还是马云,在谈论996时说的都是创业时的拼搏,但是在企业特定时期或者特定项目时的加班,不能成为强制996的理由。加班本身没错,市场不等人、工作不等人,我们还没有达到欧美国家的发达程度,可以做到休息比工作时间长,休息比工作重要,该加班时应该及时完成工作。

但绝不能因为这一点而让加班制度化。制度化后就没有加班的概念了,每天八小时,老板们觉得不够,制度化到996的12个小时,老板们还会要求15个小时、18个小时的。法律缺失的地方,老板们对员工工作时间的要求是没有止境的。

2、不能把对高管的拼搏要求泛化到普通员工身上。

马云等奋斗者值得尊敬,但不能要求员工同等付出。高管之所以能拿高薪,能上富豪榜,能成功,是因为牺牲了家庭、个人的业余时间,这是高管作为社会成功人士必须的付出。但如果也要求普通员工牺牲家庭、个人生活,就完全不合法也不合情理。

高管要求一个拿1万月薪的普通员工和10万月薪的自己同等付出,并不公平。社会是由一小部分精英和大部分普通人构成的,大部分普通人有各自情况,或者是家庭原因、或者是健康原因、或者是社会原因、或者是个人天赋能力原因,没办法做到一小部分精英那样恨不得每天工作24个小时,全年无休来追求人生巅峰的成就快感。

3、不能因为马云等社会偶像支持996,整个社会就转向。

有赞公司年会上高管提出996,并直接说家庭和工作不能平衡的,可以选择离婚,当时还是一片骂声。但在马云说自己支持996时,很多媒体、社会知名人士就开始改变立场了。今天看新闻,曾经的中国打工皇帝唐骏也出来说自己在微软以前也是996,但是微软这样的外企,员工怎么可能996呢?

不可否认,马云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阿里员工的拼搏精神值得尊敬,阿里人的成功故事也激励了无数人的奋斗。但这和整个社会的996制度讨论,不是一个问题。马云最新回应,也已经明确说明:任何公司不应该,也不能强制员工996。

4、996不能成为部分公司裁员的手段。

很多公司经营困难,想裁员,但又愿意按劳动法和合同规定给员工补偿,便用996强制加班来故意找理由逼员工自愿辞职。毕竟像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这样高速发展,业务边界无限,每一天都在创造新的成功故事的公司是少数。

大部分公司根本就没那么多工作可以做,明明朝九晚五正常上班时间。员工就可以做完工作,一定要996就是耍流氓。很多员工因为家庭原因,根本就做不到长期996。今年众多公司明明已经在裁员,却还喊出996,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5、996是加班,必须给予额外的收入补偿。

按照劳动法,员工签订的就业协议工资收入是八小时工作制的,如果要加班,要996,必须给予员工法律规定的收入补偿。不能依靠延长工作时间来压榨员工。拼搏是拼搏,刘强东拼搏成功了,身家数百亿,迎娶白富美,纳斯达克敲钟。普通员工跟着拼搏了,身体差了年龄大了性价比不够了,还随时可能被裁员。

马云说996是BAT员工的福报,不是每个公司都能996,是的,阿里因为发展太快,很多项目不得不996,但阿里员工收入几年就能买房,而其他小公司员工996可能都还付不起房租。

6、现代社会的双休日、法定工作时间是工人用血的代价争取来的权益。

当年为了抗争到八小时工作制,工人们曾经付出的代价。在现代社会,这已经是国际公认的劳动者基本权利。因为工会的强大存在,资本主义国家企业都不敢逾雷池半步,我们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真的可以放弃吗?

硅谷的科技巨头都严格执行法定上班时间,他们也没比BAT效率差在那里?大企业每年都要出社会责任报告,社会对大企业社会责任感的要求已经不弱于对其业绩的要求,就更不能片面追求业绩压榨员工。

7、工作的目的是让人生活的更好,让人全面发展。

人不是金钱的机器。不能为了片面追求金钱,而牺牲人的幸福和快乐。就算每天工作24个小时,人均GDP上天,但没有时间去陪伴父母妻儿,没有时间享受人类文明创造的伟大成果,要钱又有什么意义?

金钱不是目的,只是手段,不能把目的和手段搞反了,把用金钱追求幸福人生,变成用人的幸福追求金钱。伟大的马云曾说过:“我后悔终日忙工作,根本没时间陪陪家人,要是能再活一次,我绝对不会再这样了。”我相信马云这句话是真诚的,因为马云也经常说后悔创立阿里巴巴,经常说钱对他没有意义。

8、科技发展的本质是追求闲暇、追求人的解放和自由。

是人类解放自己的需要,推动了科技的发展。放弃人的自由和解放,放弃人的闲暇时间,最终社会科技水平也会出现大的倒退,因为科技发展的根基不复存在了。我们应该去向科技要生产力,而不是无止境地向人的闲暇时间要生产力。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社会已经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已经牺牲了一代人的幸福,那些在工厂车间里作为螺丝钉的农民工的心酸一幕还没有从我们眼前远去。上一代的努力就是为了这一代人活得生活质量更好,更有尊严,而不是再倒回到996。

9、劳逸结合才有生产力。

8小时以外也是可以思考的,不能只工作不思考。当当创始人李国庆就说写8小时程序和开会耗11小时完全不是一个强度。如果人可以像机器一样去工作,人的价值也就没有了。

现代社会大多数工作,尤其是程序员,可能都是创造性、创新性工作了。这需要灵感和创意,必须有足够的休息和放松才能获得。人不是机器人,也不是都在工地上搬砖。脑力劳动的产出是有条件的,不是24小时坐在工作岗位上就能产生的。体力劳动可以强迫员工加班来增加产出,脑力劳动无节制的加班反而会适得其反。靠生产线的工人,靠996的强迫制度,是产生不了诺贝尔奖的,也没法创造出伟大的公司。

Google等硅谷科技公司基本不会严格规定程序员们的上下班时间,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走,每天工作几小时完全自由。还挖空心思推出家庭工作日,把公司办公环境装修得休闲娱乐,可以带娃带宠物上班,给员工工作自主度,为员工提供更高的收入水平来激发员工创新、创造的灵感。而我们的企业却一味想延长员工的工作时间,恨不得拿着鞭子站在员工后面,让他们24小时拼搏。

今天我们不为八小时工作制站出来说话,明天也没人能为我们站出来说话。原则问题不能退让,因为懦弱退让只会是更大的底线失守的起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