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彭楚尧:因为这个方向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当下刚好又处在整个磁悬浮/磁动力产业从技术到大规模应用的转折点上,我们相信这个领域有机会出现下一家BAT级别的全球领军企业。目前我们已开发出全球首个磁悬浮穿梭板载人系统,可让未来的汽车、乘客、货物都实现600km/h时速的无人驾驶贴地飞行,并已受邀在深圳国庆70周年晚会上展示全球领先的磁悬浮技术,并曾成功交付全球首个上百公斤,3.7米长,12厘米悬浮间隙的磁悬浮车模。

又近年关,你是否已经归心似箭?

如果有一种全新的交通方式,让你的车可以在大气中以600km/h的速度前进,从广州到深圳、北京到天津/雄安、上海到杭州只需要15分钟左右,你会觉得是大梦一场吗?

但现实中,真的有人在试图实现这个白日梦。

他就是深磁科技的创始人彭楚尧。几年前,当马斯克公布自己的Hyperloop“超级高铁”计划,中国的彭楚尧也在参与并推动全球第一条时速600公里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的落地。这个过程让他洞察到了磁悬浮行业飞速发展后的创业机会。2018年,他在深圳建立深磁科技,正式参与到打造一种全新交通方式的历史浪潮中。

深磁科技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磁悬浮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目前已开发出全球首个磁悬浮穿梭板载人系统,可让未来的汽车、乘客、货物都实现600km时速的无人驾驶贴地飞行。这意味着,通过高速磁悬浮穿梭板系统的承运加速,未来的汽车就可以实现前文提到的白日梦。

在深圳市举办的国庆70周年晚会上,深磁科技也受邀展示了全球领先的磁悬浮技术;在此之前,深磁科技成功交付了全球首个上百公斤,3.7米长,12厘米悬浮间隙的磁悬浮车模。在大众汽车“叩响明天”直觉科技创新大赛中,深磁提供了汽车磁悬浮座椅及汽车磁悬浮悬架系统的架乘体验方案。

彭楚尧认为,磁悬浮行业当下正处在从技术到大规模应用的转折点上,市场潜力无限。而如果把这种潜力具体化,他认为是这个领域有机会出现下一家BAT级别的全球领军企业。

“因为磁悬浮技术可以让所有的运动设备和物体大幅提速、节能及小型化,包括汽车,高铁,甚至包括飞机。而仅降低摩擦就意味着全球每年可以省下万亿资金”,“如果可以帮别人省掉上万亿,营收一两千亿就很正常”。

深磁科技未来将加速磁悬浮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帮助它们更高速、节能。这些行业包括交通出行、物流等,也包括日常生活当中的磁悬浮灯泡,或者是磁吸灯等C端产品。彭楚尧无比确定地认为“磁悬浮产业是一个不亚于,甚至是超过汽车诞生的机会”。

为何说当下磁悬浮行业正处于从技术到大规模应用的转折点上?在这样一种时代机遇中,深磁科技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有着怎样的规划?在获得大众汽车“叩响明天”直觉科技创新大赛的奖项后,深磁科技彭楚尧与36氪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以下问答内容经过36氪编辑整理)

谈历史机遇与市场潜力:当下正处于从技术到大规模应用的转折点上

36氪:最初是基于怎样的判断,选择了磁悬浮领域这个方向创业的?

彭楚尧:因为这个方向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当下刚好又处在整个磁悬浮/磁动力产业从技术到大规模应用的转折点上,我们相信这个领域有机会出现下一家BAT级别的全球领军企业。

36氪:为什么说当下处在整个磁悬浮产业从技术到大规模应用的转折点上?是条件已经具备了吗?

彭楚尧:第一是相关技术更加成熟了。不管是中国逐步掌握的磁悬浮交通技术,磁悬浮轴承技术,抑或磁悬浮鼓风机、磁悬浮空调、包括核电里应用的磁悬浮技术都在不断完善成熟;第二是近几年一系列量产级别磁悬浮产品的出现,大幅降低了行业成本。第三,人们对高速交通工具的需求更迫切了。飞机尽管快,但候机、去机场要花很长时间。高铁时间相对可控,但是速度有限。这就需要一种全新交通方式,让速度运行在五百到一千公里时速区间,这样上海到北京只需要两个多小时,而且可以在市中心上车下车。通过深磁科技提出的高速磁悬浮穿梭板系统的承运加速,未来汽车有可能在大气中以600km/h的时速前进,开车从广州到深圳、北京到天津/雄安、上海到杭州只需要15分钟左右,并且汽车登上磁悬浮穿梭板之后就进入无人驾驶状态。

另外,政策的支持也起了很大作用。2019年9月底出台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里也把高速磁浮和真空管道磁浮放进了国家战略。国际上,马斯克的超级高铁项目Hyperloop也带动了对这个行业的极大关注。

36氪:这个领域有机会出现下一家BAT级别全球领军企业的判断怎么来的?

彭楚尧:我觉得磁悬浮/磁动力产业是一个不亚于,甚至是超过汽车诞生的机会。很像二十世纪初航空刚刚诞生,是在创造一种全新的交通方式、物流方式。磁悬浮技术可以打造一个没有摩擦的世界,没有摩擦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摆脱轮轨体系,摆脱所有的链条减速箱这一系列中转机械结构,直接通过磁力来驱动物体前进或后退或使物体浮起来。磁悬浮技术可以让所有的运动设备和物体大幅提速、节能及小型化,包括汽车,高铁,甚至包括飞机。仅降低摩擦就意味着全球每年可以省下万亿资金,因为全球每年因摩擦所带来的损失高达数万亿。如果可以帮别人省掉上万亿,营收一两千亿就很正常。

36氪:在这样一种时代机遇中,深磁科技扮演的角色是怎样的?

彭楚尧:深磁科技作为全球先驱的磁悬浮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已经在磁悬浮技术应用行业做了不同领域的50多项专利布局,并有多项全球领先的技术和研发成果。我们希望能够加速磁悬浮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帮助它们更高速、节能。比如交通出行、物流,再比如日常生活当中的磁悬浮灯泡,或者是磁吸灯等一些C端产品。

目前我们已开发出全球首个磁悬浮穿梭板载人系统,可让未来的汽车、乘客、货物都实现600km/h时速的无人驾驶贴地飞行,并已受邀在深圳国庆70周年晚会上展示全球领先的磁悬浮技术,并曾成功交付全球首个上百公斤,3.7米长,12厘米悬浮间隙的磁悬浮车模。本次项目中,深磁提供了汽车磁悬浮座椅及汽车磁悬浮悬架系统的架乘体验方案。

磁悬浮技术应用汽车座椅和悬挂系统上,可提升驾驶乘坐舒适性,具有减震效果好、后续维护频次和成本低等优点。目前国内市场目前几近于空白,国外虽在几年前有过样机,但因造价居高不下和复杂的结构,只能服务于高端车型,并未广泛推向市场。深磁科技通过和大众汽车结合,制造出成本更低的磁悬浮座椅/悬架系统,可以让这项技术造福更多普通车型。同时,对于需要长时间驾驶汽车/乘坐汽车的人,用这项技术可减轻旅途劳累负担,让汽车这个第三空间更舒适。

谈产品研发与国际竞争:美国、中国和俄罗斯差不多在同一水平线

36氪:开发全球首个磁悬浮穿梭板载人系统的挑战主要在哪里?

彭楚尧:整个系统都需要设计,比如说悬浮、驱动、导向系统,还有安全性能等等。当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把载人的功能实现。 后来也实现了很多突破,比如要让它产生足够大的磁悬浮悬浮力,得有一个旋转的足够快的钕铁硼稀土永磁,这样才能产生一个更大的磁场,高速旋转起来。在旋转永磁有突破后,控制这块也迎来挑战。你需要让控制器通过一百多安电流时,不容易被烧坏。最后永磁电动磁悬浮虽然可以浮起来,但要朝一个方向前进或者后退其实非常困难。后来,我们通过加了一个有轨道的方式完成了这个任务。

36氪:从世界范围看,在这个领域,中国的公司处于什么位置?

彭楚尧:在磁悬浮悬挂和座椅这块,Bose肯定是先锋,他们做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没有坚持到电动车和无人驾驶汽车爆发的时刻,就卖给了另外公司。我们是中国第一个提出,也是全球第一个实现磁悬浮穿梭板载人的公司,也是中国第一个实现永磁电动悬浮载人系统的。

电磁吸引悬浮、超导磁悬浮、永磁电动悬浮三大技术路线中,在五百到一千公里时速这个区间,永磁电动悬浮是成本最低的一个技术,也是一个具有商业化潜力的技术路线。我们把磁悬浮技术用到了一些大的场景和场合。 从竞争力来看,除德国和日本外,美国、中国和俄罗斯是差不多在同一水平线的。

谈发展阶段与未来规划:正在转向大规模商业化的节点上

36氪:公司业务当下发展的重点是什么?未来有何规划?

彭楚尧:前期我们会把磁悬浮无线充电技术优先应用在灯具和照明,这是现金流业务。1到3年后,我们的重心会集中在物流仓储,尤其是物流仓储领域的提升系统,这包括仓库里面升降机、电梯等。其实这些采用磁悬浮技术完全可以实现无绳。有绳时,一个井道只能通一个,无绳则可以通三到四个,效率就会有大幅提升。当然,无论是提高仓库还是电梯的效率,都是聚焦在垂直升降领域,致力于打造下一代立体物流。

36氪:目前企业的发展阶段是?已经合作的客户有哪些?

彭楚尧:目前我们公司技术已经完成一系列开发和积累,正在 初步的商业化,以及转向大规模商业化的节点上。

我们用磁悬浮技术服务过很多大客户,包括我们给吉利铭泰,开发交付这个全球第一个大型磁悬浮汽车模型,一百多公斤重,十二厘米的悬浮气隙,在国际上,也是第一次把这么大的一个物品以这么高间距悬浮起来。

此外,我们也向碧桂园交付了全球第一个大型磁悬浮书本模型模型,这是第一个磁悬浮大型书架。给松下交付过全球第一套磁悬浮电吹风,另外向蒂森克虏伯和中国农业银行交付过一批磁悬浮无线充电灯,也服务过惠普新品发布会和腾讯英雄联盟的现场活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