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战的地表由机枪主宰,而错综复杂的壕沟则被另一个王者支配

众所周知一战的杀人狂魔非机枪莫属,以马克沁为代表的第一代自动武器整整屠戮了一代欧洲年轻人,在机枪强大的光环之下,还有另一款武器悄然崛起,那就是迫击炮,而一战中的迫击炮种类最为丰富,其中就有依靠压缩空气发射的奥匈帝国M系列迫击炮。

80毫米的M15掷雷器

早在日俄战争期间,俄军就改装47毫米舰炮用来轰击日军,重达11.5千克的超口径炮弹取得了不错的轰炸效果。但是这种临时改装的武器在战争结束后就没有人再关注它了,一直到一战时期,交战双方在领教了机枪的威力之后,纷纷开启了“地鼠模式”挖掘堑壕,最终这些堑壕几乎将欧洲陆地分割成好几块。为了打击堑壕中的敌人,迫击炮被再次唤醒,不过那时候还不是这个名字,更多时候人们称它为掷雷器。

早期的掷雷器不过就是一个大号的弹弓,既有士兵们自己用木头等零件攒出来的,也有一些官方的制式装备,这些掷雷器往往发射手榴弹,无论是威力还是精度都不怎么样,只是一种威慑武器。奥匈帝国是最早研制轻便掷雷器的国家之一,M14型90毫米掷雷器采用了90毫米口径,可以将长长的炮弹打到约350米开外,比起大号弹弓可强多了,而且精度、威力更有保障,但是M14是一款用黑火药发射的掷雷器,巨大的烟雾无疑在告诉敌人“我在这”!

150毫米的M15掷雷器

不久后,奥匈帝国开始了新一代掷雷器M15的研制工作。1915年奥军得到一种80毫米的新型掷雷器,这种武器有一个方形的底座,底座上有几根支架支撑着一根炮管,支架上有简易的机械装备可供瞄准发射,在支架的中间有一只压缩气瓶,气瓶里的气体由一根软管接通到炮管尾部。整体来说这款火炮十分简单,可以很容易的制造。

M15的发射也很与众不同,射手需要将炮弹装填进炮管,然后用一种易碎螺丝锁住炮口,打开压缩空气向炮管充气,当气压达到一定时就会冲破螺丝,将炮弹发射出去。虽然M15还不错,但是口径限制了炮弹装药量,所以同年奥军又测试了另一种105毫米口径的德国货,经过组合,新式的126千克M15出现,这种更具威力的掷雷器可以将炮弹发射到最远500米外,实战价值已经很优秀了。而M15装备的气瓶,在充满气之后可以允许15次发射。

奥军在准备发射M15掷雷器

与M14相比,M15具有噪音低,重量轻等特点,可以有效的隐蔽在堑壕中发射,而且发射时没有烟火产生,是一款相当不错的武器。M15有几个版本,最早出现的是90毫米,随后出现了105毫米,最大的有140毫米。

随后出现的M16则是掷雷器的升级版,与M15一样,M16也有不少的德国血统,其中170毫米口径的就是德国的前膛装掷雷器原版,而莱茵金属公司原厂还有一款250毫米的超大口径掷雷器,编号也是M16。

140毫米口径的掷雷器

新的M16最大的改善就是取消了炮口的易碎螺丝,改为一个可开关的阀门,射手可以观察气压表来控制阀门发射炮弹,可操作性要高得多。奥军装备的M16有105、120、150和260毫米等口径,发射距离也提升到1000米以上。

1917年,奥军又开始了M17的测试工作, 在那个口径越做越大的年代,M17意外的将口径缩小到90毫米,并且取消了气瓶,改为无烟火药发射。M17重114千克,没有方向机,只能进行炮管俯仰调节,但是已经初步具备了现代化迫击炮的基本结构,属于掷雷器向迫击炮过渡的型号。遗憾的是M17并没有大量生产,原计划生产2730门,在生产了少量之后就停产了。

225毫米版本的掷雷器

虽然马克沁机枪曾被用于曲射并取得极佳的战果,但是吸取了经验后双方都开始挖掘复合式的战壕,集防御、生活等一体,曲射的机枪子弹已经无法造成什么伤害了。掷雷器出现后,双方也不再可能采取普通掘壕的方式向前推进,而且无处不在的掷雷器可以对可疑地段的战壕进行快速的炮击,与机枪一起封锁一片区域。以100毫米以上口径的炮弹集火炮击,只要不是永备的钢筋混凝土工事,一般还是很难经受得住打击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