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造成美国阿片类药物泛滥,赛克勒家族或将面对法律后果

阿片类药物(opioids)是一类能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从而抑制疼痛的麻醉剂。它们既包括鸦片提取物比如吗啡,也有合成与半合成物质比如美沙酮(Methadone)和羟(读 qiǎng )考酮(Oxycodone)。

由于具有成瘾性,这些麻醉药物被广泛限制使用。但是从 90 年代起, 美国对它们的管制却越来越松,致使阿片类止痛药成为治疗疼痛的常规手段。而随着对这类药物使用量的增加,成瘾问题在美国愈演愈烈,由此导致的失能和死亡,让美国社会为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白宫去年公布的数据,2015 年阿片类药物大流行所导致的医疗成本和生产力的下降,给美国造成了 5040 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根据白宫的另一个数据,2000 年至去年,有 30 万美国人因为使用过量阿片类药物而死。因此,在去年 10 月 26 日,联邦政府将阿片类药物大流行宣布为一场“公共卫生紧急状态”。

这场阿片类药物危机中扮演着中心角色的是一种叫做“奥施康定”(OxyContin)的以羟考酮为主要成分的药物,以及它的生产商普度制药(Purdue Pharma)。奥施康定在 1995 年走上美国市场。根据英国记者 Chris McGreal 在 11 月刚刚出版的新书《美国的过度用药:三幕阿片类悲剧》(American Overdose: The Opioid Tragedy in Three Acts)中的记录,当时一些医学界的活动家正寻求为阿片类药物洗刷掉成瘾的污名,他们宣扬阿片类不会导致成瘾,可以长期使用而几乎没有副作用。

与此同时,他们将医疗界对”疼痛“的关注上升到空前的高度,倡导“免于疼痛是一种人权”,并借助制药企业的资源,通过游说成功将疼痛确立为继呼吸、体温、脉搏、血压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并借助掌管着医院资质评定大权的机构,成功迫使医院纷纷将对“第五生命体征”的评估纳入标准诊断流程,并将阿片类药物确立为对疼痛的常规治疗手段,而不是去治疗疼痛的病因,或者将某些疼痛视为无需治疗的正常现象。

涉嫌造成美国阿片类药物泛滥,赛克勒家族或将面对法律后果

在这个过程中,普度制药获得了独家向医生发放疼痛管理宣传材料的权利,向他们宣扬阿片类药物用于镇痛不会成瘾。它还主导了相关政策文件的编写,确保开阿片类药物的医生不会受到纪律处罚。这最终使得美国人的疼痛被过度治疗,而且阿片类药物被作为治疗的默认选项。

涉嫌造成美国阿片类药物泛滥,赛克勒家族或将面对法律后果

保险公司也在其中扮演了一个推手的角色,因为这能降低它们所需支付的医疗保费——因为病人无需再接受更加复杂的治疗了。

这是一个企业通过游说影响对其产品的监管政策与社会认知,并从中牟取暴利的经典案例。到 2000 年,在奥施康定问市五年之际,它的年销售额就达到了 10 亿美元,三年之后,这个数字又翻了一番。

2007 年,普度制药及其三位高管曾因在奥施康定的成瘾和滥用风险问题上误导监管机构、医生和患者,被法院判处支付 6 亿美元巨额罚款。事实上,据《卫报》最近的报道,目前美国联邦法院中由县、市当局提起的针对普度制药的诉讼已经积累到了 1200 余起,此外还有 30 个州政府在州级法院起诉了它。这些案件将在明年开审。上述报道还提到坊间普遍认为:诉讼结果很可能是与 1997 年烟草业对烟民的 2500 亿美元大赔偿类似的巨型整体赔偿。但《卫报》得到的内幕消息是,普度公司管理人员向主审法官表示公司没有那么多钱支付巨额赔偿,因此原告们打算让公司幕后富有的所有者们来支付这笔巨额罚款。

普度制药是个家族企业,目前的所有者是莫蒂默·赛克勒(Mortimer Sackler)和雷蒙德·赛克勒(Raymond Sackler)两兄弟的遗孀和后人。近年来,这些幕后所有者在奥施康定滥用危机中的责任逐渐浮出水面。据上述《卫报》报道,纽约州的萨福克郡(Suffolk County)在 10 月起诉了 8 名赛克勒家族成员,指控他们参与造成了奥施康定过量使用导致的死亡和药物沉溺。这 8 人是莫蒂默和雷蒙德两兄弟的遗孀、五名子女和一名孙子,都曾是或目前仍是普度制药的董事会成员。但这还没完,除了民事赔偿,普度制药所在地康涅狄格州,以及纽约州,还在考虑对这些人提起涉嫌诈骗的刑事诉讼。

“这本质上是个犯罪家族,是穿着漂亮的西装和礼服的毒品贩子”,上述《卫报》报道中代理萨福克郡的律师说。

除了作为普度制药的所有人,赛克勒家族更大的名声来自于它对博物馆、美术馆的慷慨资助,让“赛克勒”这个名字出现在世界各地博物馆和艺术馆,包括伦敦的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和蛇形画廊(Serpentine Galleries)。

涉嫌造成美国阿片类药物泛滥,赛克勒家族或将面对法律后果

以拍摄亲密关系和性少数群体著称的摄影艺术家南·戈丁(Nan Goldin)在 2014 年因左腕肌腱炎被医生开了奥施康定导致药物沉溺几乎丧命。康复后,她在去年发动了一场针对赛克勒家族造成阿片类泛滥的责任的公开讨伐,她在这个过程中就指出了赛克勒家族通过资助艺术来为自己制造伪装,要求艺术馆归还赛克勒们的捐款。

不过值得指出的是,并非所有冠名“赛克勒”的资助项目都与阿片类药物有关——至少不是在落成时。比如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赛克勒翼(Sackler Wing)和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捐赠人都是莫蒂默和雷蒙德两兄弟的大哥阿瑟·赛克勒(Arthur Sackler),他在 1987 年就去世了,而这两笔捐赠的时间也都早于奥施康定上市的 1995 年。在最近萨福克郡起诉赛克勒家族成员的案件中,被告中也没有阿瑟的遗孀与后人。

阿片类在中国也有应用。FT 中文网去年 9 月的一篇报道《中国阿片类止痛药市场快速增长》指出:随着癌症发病率上升驱动对止痛药的需求,同时由于政府推动的“疼痛管理”项目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使患者不再惧怕上瘾,合成阿片类药物的市场正在快速扩大。报道援引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的数据:2016 年中国止痛药市场增长了 20%,达到 36 亿元人民币。

题图来自 Flickr 用户 Cindy Shebley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下载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