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昨日《解放军报》的一篇好文章,然后说说自己的“切直话”。

昨日《解放军报》的这篇文章,值得学习与反思!

文章讲道:

“君子直言直行,不婉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直言常常不美,让人听之刺耳,但往往包含真知,促人猛醒。正因为直言之可贵,有识之士才会把直言者奉为挚友。

直言不易,直言难求。提倡“说切直话”,并不是片面强调“一言不合就猛批”,也不是反对说话讲艺术,而是倡导以一种诚实的品格处世交友,不以甜言蜜语、阿谀奉承为尚。有时,“切直话”里,最能见人之真诚,最能知人是诤友。

下面开始我自己的“切直话”。

是的,我食言了!

内心斗争了很久,还是没发出某报某个版面的50个文字差错。当然,我考虑的是101岁的老人过世了,毕竟逝者为大,我不想背负炒作逝者的骂名。

把近些日子的感想写一写吧,请勿对号入座。

无意让谁难堪,却让你难堪了!无意得罪人,却也得罪了!得罪了就得罪呗,我又不是老好人!

但我想郑重地跟某位编辑说,私下给你指错是想提醒,而不是“我跟你有仇”,你也不必把自己搞得牛哄哄的样子,当然,习惯了众星捧月,像我这样的读者你应该也是生命里头一次遇到吧。人生还长,就当给你上了一堂免费的情商课吧。因为这根本不在语言文字的范畴。

坚持了3年多的公众号,我问心无愧!

有人说我不务正业。“小张”也是搞文字工作的,而且公众号文章是在晚上加班的情况下完成的,难道部队里搞文字工作的都是不务正业?

有的编辑还喜欢打听我是哪个单位的,我就奇了怪了,你想要怎样呢?我想说的是,冲我来,不用找我单位,我单位人多,你打不过。

什么?不打?找领导?新时代难道还有这样的道理?你错了还有理了?还是那句话,某些人作风太差,流毒不轻,看样子是某些专项清理不过关。要扣帽子谁不会啊?

挑错是为了获取名声吗?事实上,多少媒体不是都烦透了“小张”嘛,多少编辑不是都恨透了“小张”嘛,名声何来?

挑错是为了获取利益吗?我没有威胁过任何一家媒体,也没有收过媒体和编辑一分钱的公关费,我敢拍着胸脯说,我做到了。反过来讲,某些编辑,你摸摸自己的良心,你敢拍着胸脯说你没有收过好处?

我是名报道员,有人说我挑错是为了威胁编辑能上稿。如果是内部人这样理解,那我只能说流毒未净,难道上稿不是看稿件质量吗?基层报道员怕就怕有些好稿编辑连看都不看,却上了人情稿。

也有人说,我为了阅读量。那你不妨看看小张咬文嚼字公众号每篇文字的阅读量有多少。都说粉丝是上帝,小张咬文嚼字也不图这上帝,愿意关注的自然关注,不关注的与我有啥关系啊。

还有人说,我为了赚钱。文末我们可以设置“打赏”功能,但是小张咬文嚼字自己的稿子都没有设置。有人说下面的广告可以赚钱。嗯,确实是,实话告诉大家,每天几块钱。你倒是点一个啊!

对于以个人名义开设的某个公众号,消费着公共资源,在头条号上赚的七位数字的钱去了哪儿,相信大家不知道吧?我知道!这个就不提了。此处我必须放大字体!

更有人放狠话,要封了小张咬文嚼字。其实,有人知道“小张”是谁才想这样做,要是有一个你们不知道的“小明咬文嚼字”,真还不知道什么情况呢!当然,就算真的被封了,你版面的编校水平能上来,也是好事。

公众号不是工作的全部,也不是生命的全部。这只是我学习的自留地,谁想关注就关注,不关注也不强求。但挑错时间成本很大,出力不讨好。我也在反思,我图啥?

想来想去,图的是认识了朋友,提高了自己。这几年办公众号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一些从事编校的挚友,出版社、期刊社、报社的编辑朋友(除去那些对我恨之入骨的),他们对我的帮助很大,我也感到了自己的进步。

除了挚友的帮助,我的进步还体现在每个夜晚的加班中。当然,这是别人看不见的努力,也不需要别人看见。

人活着,不要天天假惺惺地演给别人看,也不能太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才轻松。

当然,我自己也有了些许知名度,也会有出版社、期刊社找我校对、审校,我觉得这份钱我赚得心安理得,就像发表稿子得稿费一样。咱正正当当做事起码比起某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强多了。

如果一个编辑连接受读者挑错的肚量都没有,还谈什么提高报纸质量,说什么转作风、改文风,这本身就是天方夜谭。前些年遗留的一些不良风气在某些编辑身上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有的编辑,连语言文字差错的批评都接受不了,何谈改革强军、作风转变!想要脸,先把脸洗干净,老是埋怨别人给你抹黑是不自信的表现。

编辑的形象代表着报社的形象。你可以不在乎你的名字,但你不要给你所在的报社抹黑。

好在,现在媒体的领导是开明的,也开始注重编校质量,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不要埋怨给你挑错的人,也不用感谢给你挑错的人,因为敢给你指错的人压根就没指望你感谢

不敢马虎,不能马虎。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自己版面的编校质量,别出错!

永远记得,你编辑的版面是白纸黑字真实呈现,是给读者看的,读者不是只有“小张”,下次可能就不是“小张”挑错,有可能是你不知道的“小王”“小李”“小+百家姓”给你挑错,或许你丢人更厉害!

作者要是不给编辑“埋雷”,相信编辑也不会这么难堪。希望每一名作者都应该尊重编辑,不“埋雷”是写作者最基本的文字素养。

文字工作本来就不容易,何必牛哄哄地对待私下给你挑错的读者?敞开心扉和读者、作者交个朋友不好吗?

敬畏语言文字,才会说人话!

尊重作者读者,才是好编辑!

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编校质量好不好,读者最有发言权!

生活还是要继续,这个事情到此为止!

昨日《解放军报》的这篇文章,值得学习与反思!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