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战事不断,将军带着士卒们在前线打仗,部分负责运送粮草的士兵则提供后勤补给,在现今一些热门的古装电视剧中,士兵安扎营地,打仗时,吃的还是白米饭,然而真实历史并非如此,那士兵吃的都是什么?别再被电视剧骗了。

古代军队行军打仗吃什么?和荧幕中的印象完全不同

许多人都听过"江山社稷","江山"指的是山川河流,也就是皇帝所统治的领土,"社稷"中"社"字在甲骨文与"土"字一样,农作物等都是种植在土里面,古人敬仰自然,视其为神,将祭土神叫"社","社"也喻指土神。

古代军队行军打仗吃什么?和荧幕中的印象完全不同

至于"稷",在《说文》记载:"稷,(jì)也。五谷之长。"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五谷的概念,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品种,"稷"喻指谷神;"社稷"也就是土神和谷神的合称。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一顿不吃饿得慌",古代的帝王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后来"社稷"也就借指国家

古代军队行军打仗吃什么?和荧幕中的印象完全不同

唐朝之前,"粟"都是主要的粮食作物,粟也就是小米,营养价值高,生长耐旱,品种繁多,俗称"粟有五彩",我国最早的酒也是用粮食酿造的,因此小米自然也就成为了军队的主食。

古代军队行军打仗吃什么?和荧幕中的印象完全不同

《管子问》记载:"城粟军粮,其可以行几何年也。"通常家里面做了饭,还要炒个菜,古代在军队中,就没有人再负责炒菜了,快速填饱肚子才是首要的,负责做饭的人直接将蔬菜与小米混合在一起,煮熟了就行了。

但一直就这么吃,士卒们也难以接受,古人又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搭配主食的调味品,那便是"酱",据《周礼膳夫》:"酱用百有二十瓮。"

古代军队行军打仗吃什么?和荧幕中的印象完全不同

而这基本是士兵们战事打完后放松下来才吃得到的美食,士兵长途奔袭千里,时刻准备作战时,最常吃的就是由小米做成的干粮,相当与现今的压缩饼干,但味道远远没有压缩饼干好。

古代军队行军打仗吃什么?和荧幕中的印象完全不同

唐宋时期,国家富强,军队的伙食中出现了烧饼,以及肉类,明朝时期,小麦非常受欢迎,出现了炒面,炒面是明军的主食;

《诗经大雅公刘》中有:"笃公刘,匪居匪康。廼埸廼疆,廼积廼仓;廼裹糇粮,于橐于囊"。这里所说的"糇",是把蒸好的饭曝晒成干饭,装在行囊里,用作行军打仗的干粮。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代的干粮就有晒干的饭,这饭就包括古时说的五谷了。

汉代时候干粮的种类主要是谷、粟、糜为主,制作方法和春秋战国时代也是相近的。

古代军队行军打仗吃什么?和荧幕中的印象完全不同

宋朝时候的干粮有用米的,做法是:"取米一石,净淘炊熟,晒干,然后再蒸再晒,如此反复十次,得到二斗干粮。",此外还有盐卤、豆豉晒干的饼等调料。

古代军队行军打仗吃什么?和荧幕中的印象完全不同

明朝时期,北方小麦种植普及,以明成祖被征为例,就发令"各军沿途炒面……每军关与小麦三斗",可见干粮已经包含了炒面,当时甚至还有配方流传:"二两白盐四两姜,五斤炒面二茴香"。清代也有记载说"……断水三日,虽有炒面作粮,亦不能下咽",可见清朝干粮也有炒面。抗美援朝时期,许多志愿军吃的也是这个,当时美军吃的可是肉罐头,在如此情况下,志愿军们始终坚守前线,最终获得了胜利。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一顿不吃饿得慌",古代的帝王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后来"社稷"也就借指国家

古代军队行军打仗吃什么?和荧幕中的印象完全不同

唐朝之前,"粟"都是主要的粮食作物,粟也就是小米,营养价值高,生长耐旱,品种繁多,俗称"粟有五彩",我国最早的酒也是用粮食酿造的,因此小米自然也就成为了军队的主食。

古代军队行军打仗吃什么?和荧幕中的印象完全不同

《管子问》记载:"城粟军粮,其可以行几何年也。"通常家里面做了饭,还要炒个菜,古代在军队中,就没有人再负责炒菜了,快速填饱肚子才是首要的,负责做饭的人直接将蔬菜与小米混合在一起,煮熟了就行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