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阵米德尔斯堡一战中,在场边的穆里尼奥被摄影机连番拍到表情变化不断,但主要还是一些苦恼、惋惜、无奈、叹息,每当看到穆里尼奥失去了从容,就知道他的压力有多大。

例如在曼联面对压力的时期,他与孔蒂开战、批评卢克肖、批评媒体、批评马夏尔、抱怨转会,总之就是一系列的事情,然后你既分不清他是为了转移视线还是真心抱怨,那个时候就代表他的思绪有点不冷静了。

对于穆里尼奥来说,执教热刺的难度,比想像中更加大,而且还在苦苦支撑到渴望的一月份,赛程比较宽松可以加大训练量的时候,却失去了绝对的核心凯恩。再加上恩东贝莱、西索科的伤缺,穆里尼奥似乎要考虑与勒维共同把夏天换血的计划大幅提前到冬天。

热刺的调整期,穆里尼奥的压力并不小,过渡期才最危险

战术回顾

穆里尼奥从上任后第一场开始就延续了波切蒂诺“将战火烧在进攻三区”的大原则,以zona-mista作为阵型基础,将中前场、中后场以割裂的形式运作,这种各司其职的打法在部分场次收到了不少的战术效果,但防守球员个别的失误,以及进攻球员的选择缺陷,却导致了球队很快就结束了蜜月期。

穆里尼奥上任后,热刺很多时候会采取一个左后卫内收、右后卫前提的方式,使中后场形成M字型的站位,球员围绕阿尔德韦雷尔德形成一个紧密的控球网。这个时候穆里尼奥一度希望以西索科o、桑切斯与奥里耶三位身体素质强悍的球员在右路完成极端的压制,左路则以戴尔、维尔通亨掩护孙兴慜的方式完成技术压制,希望以此铺陈出多元的推进手段,一方面加大两翼的使用率,掩盖中路技术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则希望减少中场传递的次数,发挥前场突击的优势。穆里尼奥在上任之初就展现了他对热刺阵容的基本了解。

通过卢卡斯、阿里、凯恩压制对方防线,拉开中场空档然后再拉回来接应的方式,穆里尼奥在重视边路、增加长传的同时,为中路的组织“留了后手”,通过前场四人聚拢的方式,创造人数优势并且通过小范围配合来打散对手的防线。这个时候的热刺由于新帅上任的蜜月期、以及大家身体状态的出色而收获到不错的战术效果,接连打进三球以上。

热刺的调整期,穆里尼奥的压力并不小,过渡期才最危险

进攻处处碰壁

逐渐跻身一线教练的波切蒂诺在执教热刺五年后仍然黯然离职,热刺人员、阵容和战术上的软实力、硬实力都存在着自身的问题,穆里尼奥的上任不可能一下子完全解决,而这些遗留下来的问题,就是勒维需要穆里尼奥短时间内解决的,从而让热刺成为争夺奖杯的热门球队。

维尔通亨与桑切斯缺乏现代三中卫必须的持球推进能力,无法令后场站位在合适的时候从“M”转“W”,达到解锁对方压迫的效果。加上西索科在选择强行推进的时机上仍然时好时坏,戴尔又缺乏有球组织的能力,无法与前场进行有效而稳定的连接,单单依靠阿尔德韦雷尔德并不可能完成所有的推进任务。

在先后加重阿里、卢卡斯回撤的力度都收不到实效的时候、反而暴露了两人传球技术和阅读比赛不足的弱点后,穆里尼奥不得不重用埃里克森坐镇在防线前面成为核心组织者,原本以为恩东贝莱可以运用地面推进作为连接的手段,但没想到他在与诺维奇一战后再次受伤,穆里尼奥在中场就只有依靠西索科、戴尔与温克斯等优缺点明显的球员,勉强支撑体系,而更无奈的是西索科也伤了。

热刺的调整期,穆里尼奥的压力并不小,过渡期才最危险

无法依靠地面推进,压力就在两翼与前锋身上,孙兴慜的停赛加大了凯恩维持体系的压力,他受伤既有不幸,也有圣诞快车期的消耗,同时也是热刺过度依赖的后果,无论是年轻但保守的塞塞尼翁,还是身体素质与脚下技术还不错但头脑不清晰的奥里耶,两人都无法将穆里尼奥设定的任务完全展现,最终重视两翼的战术就变成了“求神问卦”,到底奥里耶什么时候才能传出一次好球的情况。在与米德尔斯堡的比赛中,奥里耶虽然有一个漂亮的助攻,但却多次在传球选择上失误,延误了球队的反击和射门时机,穆里尼奥在场边除了一连串无奈的表情,就是不断鼓掌激励球员,因为他需要依靠球员发挥才能杀死比赛。

通过前场球员压制对手防线,创造三线之间的空档完成进攻,可惜的是,卢卡斯在选择突前与回撤的时机掌握上极为粗糙、阿里虽然懂得抓住回撤的空档却欠缺足球的短传技术,凯恩成为热刺进攻唯一及格的连接者。

怎么样选择突前的时机、怎么样抓住回撤的一刹那,怎么样在人丛当中辨识空档,接球以后怎么样选择最理想的处理方法,这一切都是在阵地围攻当中阅读比赛的能力。热刺球员在这个时间的缺失非常明显,球员往往无法找到最合适的移动时机,最终会出现一种同时反越位,同时回撤的尴尬。

穆里尼奥最近增加使用阿根廷双星洛塞尔索与拉梅拉处理策应的任务,目的就是希望减少阿里与卢卡斯回撤的任务,在总攻时刻发挥射门威胁。在与布莱顿、米德尔斯堡两战中都收到不错的效果。

热刺的调整期,穆里尼奥的压力并不小,过渡期才最危险

防守问题,非一日之寒

中后场的防守问题在波切蒂诺时期已经存在,本赛季初期当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在阿森纳薄弱的防守时,热刺同样以疲弱的防守苦苦挣扎,穆里尼奥上任后虽然能够减少了热刺场均被射门的次数,但仍然无法减少失球的问题,上任后只有伯恩利一战能够保持不失球,加上波切蒂诺时代的21轮英超,一共只有两次零封,甚至在欧冠赛场被拜仁慕尼黑狂扫7:2,防守漏洞极多。

上面所说的进攻“M”字型站位,虽然有效扼杀对手在中路反击的空间,确保第二落点的抢夺,但由于维尔通亨、阿尔德韦雷尔德的爆发力不足,热刺后防的覆盖能力导致两翼的保护不够,对手往往能够抓住两翼来不及回防的时机完成射门,英斯的挑射破门固然精彩,但同时反映出热刺无法抵挡对手在前场进行二打一的冲击,这一点其实在波切蒂诺时代惨败给布莱顿、拜仁慕尼黑时,已经反复证明了。

个人的失误同样是热刺防守的致命伤,特别是定位球/应对传中的失误率极高,很多时候都出现不集中、被对手甩掉的情况,这一点,必须要通过更大运动量的防守训练才可以有效提升,而这一点只能治标,却难治本。

热刺的调整期,穆里尼奥的压力并不小,过渡期才最危险

总结:过渡期才最危险

波切蒂诺率领热刺以乱战的方式打进了欧冠决赛,凭借出色的冲击能力令中前场球员在大战、混战当中发挥突破、爆发力、射门能力的优势,减少头脑思考,增加身体对抗的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过这位阿根廷教练同时意识到,要让球队再进一步,必须要改变这种乱战的冲击模式,所以在夏天进行了一系列的引援,希望通过战术转型来确保热刺的延续能力。

可惜的是,新队员迟迟未能融入(塞塞尼翁、洛塞尔索、恩东贝莱),老队员又无法适应新打法(西索科、阿里、卢卡斯),波切蒂诺最终黯然离开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穆里尼奥的上任令热刺球迷既欢喜又担忧,因为穆里尼奥肯定夺冠的定律是吸引热刺的地方,但他接连在英超的挫败让人对他执教水平和战术潮流的方向产生疑问,上任后虽然凭借出色的临场发挥“挽救”了不少的比赛,但矢志要争取前四,甚至短期内夺冠的热刺球迷肯定没有办法满意这种战绩。

热刺的调整期,穆里尼奥的压力并不小,过渡期才最危险

从球风单一逐渐加入到适应战术,当中需要的时间可长可短,波切蒂诺同样败在这种风格转型上,穆里尼奥能否在赛季中接手就完成任务是一个艰难的挑战,无法依靠夏天训练来消除战术的“水土不服”,也无法通过引援来“平衡风格”,穆里尼奥选择刚上任就以训练需求极大才能完善的“Zona-mista”,希望通过“以战养战”的方法尽快提升球队的战术涵养,其实是一种高风险的做法,既需要确保球队短期内成绩不受波动,又需要保持球迷与球员对他的信任,稍一不慎进入低潮期,很容易就被好事的媒体挑起事端,引来巨大的压力。

战术过渡期往往是一流教练的英雄冢,穆里尼奥生涯第一次遇到没有夏训的过渡期,全新的挑战是他证明自己能力的最后堡垒,一个月以来虽然称不上失败,但也绝不算成功,穆里尼奥接下来还需要面对伤病的袭击,冬天是否需要提前引援的计划,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