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杜嘉班纳辱华事件是愈演愈烈,小编从事发的第一天就密切关注此事,直到今天才打算写点什么,纵观这两天杜嘉班纳从事发到公关的手段,都透露着一股低劣的味道在里面。

  作为全球知名的奢饰品品牌,本应该立足于全球市场来发展,但是在其准备在上海进行大秀活动的前后,杜嘉班纳上演了一出“好戏”:种族歧视广告三连、设计师耍嘴炮辱华、官宣所有涉事账号同时被盗、深夜声明通篇不提道歉只喊“不幸”、投诉事件曝光者致其博文被删......

  这一连串的事件背后,折射出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轻蔑,相当于那种利用你赚了钱还在你脸上打一巴掌,完全是将抱着一种戏谑的心态。不光是杜嘉班纳的那位“嘴炮”设计师还是整个品牌的官方,都带有一种傲慢的态度在处理这件事,什么账号被盗?以及那篇看似道歉实则敷衍了事的声明,都透露着杜嘉班纳在对待这件事上的漫不经心和满不在乎的声音。

  在全球经济发展更加深入的阶段,中国市场的潜力和购买力早已被证实,在全球奢侈品牌竞相争夺中国市场的时刻,杜嘉班纳的这一手无异于给自己来了一刀。目前在中国市场,杜嘉班纳的各家分店关的关、散的散,在网上也是一片骂声和声讨。

  就在今天,杜嘉班纳的官网又一次发布了一则声明,就网友讨论的歧视问题作出了回应。通篇看不到一个sorry,反而在诉说自己有多冤枉。

  就这两天的时间,杜嘉班纳的官方声明和一系列的无底线作死让我们看到了一场低劣般的公关手段。同样地,杜嘉班纳的一系列行为都是基于对中华文化的一种轻视和污蔑,既想着赚钱又在恶意抨击中华文化,可以说真的是在秀下限。

  当然,有网友针对杜嘉班纳进行挖掘发现,这家奢侈品品牌是一个惯犯,2012年杜嘉班纳香港各店面以“保护知识产权为由”禁止香港市民在橱窗前拍照,但对非香港市民不予限制,引发香港市民抗议活动;2013年春夏推出以“黑奴”为设计灵感的配饰,并称之为“西西里文化”;2018年3月,Stefano Gabbana对美国青春偶像赛琳娜·葛麦兹进行网络霸凌;2018年4月,Stefano Gabbana在谈及为品牌预备接班人时声称拒绝日本设计师,被指涉嫌种族歧视,品牌拒绝回应……

  作得有多欢,死得就多惨,杜嘉班纳只会自食其果。借用外交部的回答来结束本文,“与其来问外交部发言人,不如去问一问中国的普通民众,看他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