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孙显华 性别:女 民族:汉族 1951年8月生,德惠市菜园子镇套子里村六社村民。

1992年的3月,孙显华夫妇从娘家回来的火车上,收养了一个小女孩。当时小孩有1个月左右,身上还有一个小纸条,上面写着孩子是阴历1992年2月16日出生的。围观的人很多,大家分析这个小孩是被父母遗弃了。围观的人散去了,可是孙显华夫妇没有走,觉得孩子很可怜,心里也犯了难,如果收养肯定增添很多负担;如果不管,春寒料峭,孩子可能就没命了。正在两人左右为难之际,孩子开始哭闹,听着哭声,两人心软了,“那就养着吧”,夫妇二人抱走了孩子。

回家以后,夫妇二人省吃俭用养着这个孩子,没有奶水,两人买来奶粉,每三小时冲一次。有一天,孩子出现了抽风症状,孙显华完全慌了神,赶紧带着孩子去医院做检查。结果发现孩子患有脑瘫,治愈的几率几乎为零,养大后也是累赘。面对这样的情况丈夫有些为难,孙显华对丈夫说:“孩子即使有病,但也是一条生命,我不能不管。如果不管,我这辈子会心里不安的。”在医院治疗了几天,回家后一直大小便不能自理,吃东西喝水都需要人喂,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吃药、住院治疗花费了大量的费用。

随着时间的流逝,孙显华的儿女都长大成家了,但在2009年丈夫却因重大疾病去世了,生活的开销、孩子的医药抚养费、儿女的不理解,使得孙显华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家人劝她放弃对这个患病孩子的抚养,孙显华却抱着孩子不肯放手,告诉子女们:“你们不用管,也不给你们添负担,我自己养着。只要我活一天就照顾这个孩子一天,眼睁睁看着一条生命不管,我做不到。”最后,拗不过她,儿女只好同意继续抚养。

一句承诺,26年坚守。一直带着孩子生活,给她无微不至的照顾、给她母亲的爱、给她家庭的温暖,孙显华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当初的诺言,抚养弃婴,奉献社会,用大爱演绎人间温暖。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闻铭

编辑:琳禾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