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D&G辱华的事情大家应该都知道了。

这种罕见的作大死行为基本上可以判定这个品牌在中国凉凉了。我做营销公关这么多年,明星和模特全部退出品牌大秀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前无古人后估计也无来者的事情,真的可以作为危机公关的经典失败案例写进教科书里。

同时,也心疼那些为了准备这次活动辛苦了大半年的中方工作人员,完全能够想象他们为了这次活动不知熬了多少夜写了多少方案确认过多少次细节,最后就因为品牌创始人的一次傻叉行为,让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

真的要让人不停骂娘。

至于官方账号被盗这种说辞,就跟“这都是临时工操作的”一样,在经历了那么多类似的事件之后,这种解释完全不能令人信服。

而D&G的危机公关水平,也堪称幼儿园级别。直到现在官方都没有一篇正式的道歉声明出来,反而是外网官方的INS账号在不停地删帖。

这次事件并不是个例,实际上D&G(对不起它的全名我不会写也不想写)这个品牌,包括许多从国外进入到中国的品牌都是如此。

比如之前的日本化妆品牌POLA,在店内贴出“中国人禁止入内”的指示牌。引发了大量中国代理商的联合抵制。

再比如之前德国奔驰汽车的驻中国高管,因为和邻居发生口角,高声叫嚣着中国人都是“Bastard”(类似于我们说的XX养的)。在事情闹大后奔驰对他的处置也仅仅是调回德国。

总之,这些品牌一边赚着中国人的钱,一边打心底里瞧不起中国人。

而一个公司对外的营销和公关如果都做成这样,那在它的内部,这种歧视就会更加普遍。

虽然没有上升到公开辱骂嘲讽的地步,但它会变成一种气氛弥漫在周围的空气里,你看不到摸不着,但却能切切实实感受到。这种感觉,让人很不舒服。

我在外企工作过多年,明显感觉到中国人,甚至是亚洲人,在欧美公司中的地位是远不及蓝眼睛高鼻梁的老外的。这种职场优越感的具体表现我总结了一下,有如下两点:

首先,是比较明显的“种族优势论”。

比如“白人才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高贵的种族,其他有色人种都是低等人”,再比如“中国人负责做体力活,外国人负责指挥他们”。

不要以为这种理论只有在过去的战争时期。如今的和平年代,这样的思维依然存在,只不过在职场上表现地更加隐蔽罢了。

我接触过那种傲慢自大,目中无人的外国人。这些人觉得中国人都是低等笨蛋,只配给他们提鞋,而自己才是聪明睿智的高级人种。

在他们的认知里,中国还是过去那个“东亚病夫”的软弱形象,他们来到中国是帮助我们进化,指导我们成功。

听上去很可笑是不是?但他们真的就是这样认为。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白人同事,屁事不做,只会吹牛。他每天最大的贡献就是做PPT美化和修改英文单词。但即使这样,他依然能凭借自己“英语流利,有国际视野”的优势在公司站稳了脚跟。

他平时发邮件时,语气中就充满了对中国人的蔑视和不屑,永远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最喜欢用的短语是“I tell you”,“You need”,仿佛这里的中国同事都是白痴。

有一次我们做一个针对中国市场的活动项目,他这个连中文都看不懂,只会说“饿了吗”“吃了吗”的人,居然对同级别的中国同事们进行毫无来由的批判和指挥,还大放厥词说“You Chinese know nothing about it”.

而他自己呢,跑到外面去和明星拍照玩耍,把该他做的工作全部甩给其他的中国同事们。

所以当我看到D&G的创始人在INS上发出这样的言论(如下图),我一点都不惊讶。因为真的,许多外国人心里就是这么想的:

第二种优越感则更加隐蔽,那就是薪资福利的差别待遇。

过去我曾在文章中提到一个叫“薪酬指南”的东西。这是猎头公司每年对不同行业薪资水平所做的统计报告。

在这份报告里,每一个岗位的薪资待遇都有一个范围。比如在下面这个消费品行业的薪酬报告里,同样一个市场经理的职位,年薪跨度可以从30万飞到80万。

造成这种跨度的原因,当然有城市,公司,工作经验年限等因素。但在这其中还有一个隐性因素是你绝对没有想到的,那就是国籍。

这话可不是我瞎编的,是我身边许多猎头朋友们告诉我的。

同样一个公司的职位,差不多的工作经验和背景,中国人和外国人的薪资水平差距,可以达到30%甚至更多。

再加上有的公司对国外来中国工作的员工会提供住房补贴(比如我以前一个公司的白人员工每个月光住房补贴就有2万),这就造成收入差别被更加拉大。

反观中国人这边,我只知道阿里巴巴会给外地去杭州工作的员工提供一定补贴 。除此之外,很少有公司会让你从外地搬家来工作还提供租房补贴的。

怎么样?没想到吧。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劳动力成本的认知错位。

这种错位认知认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多,人力成本更便宜,而发达国家人口少,人力成本更贵。

此观念过去在众多欧美500强公司中非常盛行,所以他们愿意把工厂全部搬到中国来。虽然这几年好了一些,但仍有公司把中国当作一个海外劳动力市场,觉得这里的人既便宜又好用。

这也是那个D&G的创始人能够如此傲慢的原因。在他眼里,中国就是成本低廉的血汗工厂。

可这种观念早就过时了,只是他不自知而已。

随着近些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和电商经济的腾飞,众多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好日子结束了。许多本土企业学习了国外的先进管理模式,再凭借对国内市场的深入了解,开始了绝地反击。

近些年在中国的外企们财报都不好看,反而是本土企业品牌快速崛起,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如今几乎所有的奢侈品大牌都和天猫京东展开了合作。过去这些高高在上的品牌们开始放下身段,尊重和遵守我们这里的规则。因为他们意识到,过去对于中国的了解太少太少。

时代已经变了,外国人在中国的职场优越感越来越弱。反而是越来越多的本土人才,正逐渐升任为这些外企在中国地区的高管。

所以我想对那些依然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又天真的外国人说几句:

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费经济市场。想要在这里站稳脚跟,首先请尊重这里的独特文化。

中国不是只有长城和熊猫,这里多的是你想不到的事。不要用肤浅的眼光来随意判断你根本不了解的东西。

其次,请尊重这里的消费者。他们并不是傻叉,也不是你们的钱袋子,他们是活生生有思想的人。

这种尊重,并不是拿着几篇调研报告,听几份PPT,请几个流量明星,或者坐在会议室里夸夸其谈就能懂的。

这种尊重,来自于自己亲身实践的理解,来自于目光平等的沟通,它绝不来自于谩骂和嘲讽。

这么做并不能显得你们更高级,相反只能显得你们目光短浅,和动物园里那些没有进化完的猴子没有两样。

请记住,优越感来自于实力,而不是无知。

今天文章的结尾,我想分享一则视频。这是央视新闻针对D&G前些时发布的“用筷子吃披萨”的傻缺广告所做的回应,相信大家应该都看过了。这才是中国人使用筷子的真正意义。

我想再发一遍的原因,是因为这则公益广告背后的故事:它是由我们中国人拍摄的。

再说精确点,它是由一家知名外资广告公司的中国创意团队制作的。

身为同行,我感到无比自豪。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