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斯在东盟峰会和APEC上的强硬姿态和极限施压,证明美方迫切想达成协议。美国农民卖不出去的大豆多数都存在仓库里,仓库不够,甚至安置在田间地头。如今,已经有部分大豆开始腐烂。这对白宫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压力。但美方采取的方式却无法让人接受。双方的矛盾依然尖锐,但又不得不谈,因此牵涉了太多资源和精力,以至于无暇他顾,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会让第三方国家坐收渔利。这就像两位武林高手进入比拼内力阶段,心无旁骛,最怕的就是外部干扰。而印度就趁着大国无暇他顾的机会,从南、西、东3个方向出击,不断“收复”一些“失地”。

1、“夺回”马尔代夫。在经历一系列的波折之后,印度终于又把马尔代夫揽入怀中。这个印度洋上的岛屿国家在更换总统之后再度承认“印度优先”。亲自到场参加就职典礼的莫迪笑得很开心。为了进一步向印度显示“忠心”,马尔代夫的“亲印派”还扬言要取消“中马自贸协议”。

而据法媒11月21日报道,马尔代夫新总统决定派外长在年底访华,很可能重点谈及投资项目和债务问题。在这个“亲印派”总统上台前,曾批评前总统亚明导致国家欠下30亿美元的外债,让国家跌入陷阱。不过根据公开数据显示,马尔代夫的债务总额为12亿美元,其中只有50%来自东亚大国,且利息极低。如果这是马代新总统的真实想法,那么就属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能让一个小国不惜放弃尊严和重大利益去力挺劣迹斑斑的“南亚霸主”,说没有背后的动作谁会信?只是马尔代夫的百姓又要受苦了。

2、巴基斯坦的国内形势日趋紧张和恶化。众所周知,巴基斯坦内部省份和派系林立,从2014年开始,西部省份就指责伊斯兰堡在“中巴经济走廊”的投资与建设的分配方面偏向东部省份。这种东西矛盾导致很多问题暴力化。从2016年10月开始,俾路支省一些分离倾向日益严重的武装派别就把中企当成袭击目标。迄今为止已经造成100多人死伤。巴基斯坦已经向俾路支省增派约15000名兵力,保卫中资机构和人员的安全。

“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项目(可能也是核心项目)就是位于俾路支省西南部的瓜达尔深水港。这一重要港口在2016年11月开航。而瓜达尔港所连接的“波斯走廊”更是战略要地,美国、欧洲、印度、中东诸国都盯着这块肥肉,都想伸手抢夺。而今巴基斯坦决定与休戚与共的大国共同开发,势必让诸多势力眼红。这样一来,大批员工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就成为袭击对象。

据媒体报道,印度对俾路支省的渗透已经是公开的秘密。2016年3月,巴基斯坦在俾路支省抓获了印度间谍贾答夫(Jadhav),他是印度海军方面派出的人员,供出了一个“印度间谍网”,而且已经在巴基斯坦境内活动了10年。他承认在俾路支省和卡拉奇策划了多起袭击,还建立了行动网络,为期提供资金、技术、武器和人员。巴基斯坦军情机构由此判断“中巴经济走廊”可能已经成为敌国的重点破坏目标。

随着“带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南亚和中亚的固有格局正在被打破。海外探客认为,一些国家不敢在明面上采取行动,就暗中动手。这是未来要面对的一大挑战。

3、积极谋求“向东看”,重点经营越南。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印度也深知这一点。眼看印度洋成为大国海军争相进出的演训场,新德里也知道凭自己一国之力无法实现完全掌控,因此大力推进“向东看”,谋求在东南亚培植势力,以此来牵制强邻。2016年,印度与越南达成“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印度也深知越南最关心的就是南部海域,因此在这方面积极支持越南,越南也想通过印度的搅局获得更多筹码。

从11月18日到20日,印度总统科温德访问越南,在共同声明里,印度与越南一致认为军事合作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支柱。据印媒报道,印度与越南10月份在孟加拉湾举行了第一次联合军演。为了强化防务合作,印度同意向越南提供5亿美元的军购信贷额度,外加1亿美元专用贷款,用于建造高速巡逻艇。印军此前也非常友好地向越军传授潜艇战的“先进经验”。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还明目张胆地与越南在南部海域勘探石油和天然气。印方似乎想向大国传递这么一个信息:在印度洋的“扩张”,将受到反制。

不得不承认的是,如今的国际形势对印度有利。不过,虽然拥有这么好的契机,印度却依然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没能把眼光放长远。如果在此时鼎力支持大国而不搞小动作,恐怕获得的回报会高得多。而即使印度拥有了进攻的空间,却仍然无法完全控制南亚。尼泊尔方面就向日媒表示会用6年时间修建“中尼铁路”,等于明确对印度说“不”。从根本上来说,亚洲格局的划分还是要看实力。要承认印度在“三两之内无敌手”,但印方也要问问自己“半斤之后我是谁?”(完)

注:本文系“海外探客”原创稿件。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