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毕业的“标配”。而浙江农林大学今年出台了新政策——学生可以用创业实践报告代替毕业论文,经答辩与审核,达到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同等要求,可以申请以创业实践报告替代毕业论文。

这项规定赢来不少喝彩,有人认为,它创新了检验学生学业水平的方式,有助于改变论文乱象。长期以来,大学生毕业论文东拼西凑、抄袭造假的问题让不少高校头疼。前一阵子,媒体曝光了一条论文造假黑色产业链,牵涉到500多所高校,一篇论文要价几千甚至几万元,波及范围之广令人触目惊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除了毕业论文要求不高、管理不严的原因外,还存在没有考虑学生是否适合写论文的问题。

现在的大学专业大致可分为两类——学术型和应用型,学生也有这样的偏好。喜欢学术的学生,更愿意搞科研、写论文和参加学科竞赛;而喜欢应用型专业和实践的学生,更愿意做一些专业作品、创业等实践活动。既然大学生的喜好和擅长的领域千差万别,那评价他们学业水平的方式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可现实中,为什么还有许多学校只选择论文这一种检验方式?很多时候,学生写毕业论文是“赶鸭子上架”,提不起兴趣,自然保证不了质量。

不仅大学生的兴趣偏好是多样的,每个人选择的毕业出路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讲,大学生毕业后有读研和就业两个选择,但无论是哪个选择,比起毕业论文,企业和高校更愿意看到能体现学生思维水平和能力的作品。

欣喜的是,不少高校正在探索多样化的学业水平检测方式,力图摆脱单一的论文考核。不只是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也出台了《普通本科生科研作品代替毕业论文(设计)暂行办法》,得到了学生的支持,效果较好;浙江传媒学院等应用型高校,也在尝试让学生提交电影、动画、新闻作品等代替毕业论文。这些都是较好的探索,值得称赞。

其他高校也可以根据学科特色和社会需求,创新鉴定学生学业水平的形式,改变单一模式。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偏好和毕业出路做出选择,对学生能力提升和未来发展都有好处。毕业论文出现“替代品”,既能消解毕业论文的弊端,又能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科学,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