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世界上共有三种吃东西的方式,直接用手拿东西吃的占百分之四十,用刀叉的占百分之三十,还有百分之三十则用筷子。

在我国,筷子与美食相伴流传千年。它既是一种传统,也是美食文化的象征,它就像中华民族情感的接力棒,将祖先的文明代代相传,从远古流传到现代。它就是我国美食文化的传承。

中国人的筷子文化,单从其本身设计上就已经彰显出来了。

筷子的长度被控制在“七寸六尺”,这代表着人的“七情六欲”。

筷子是两根,筷子长直,在八卦里是巽挂,巽为木,为入的意思。而二数先天卦为兑挂,兑为口,为吃的意思。组合起来就是用筷子吃东西。

筷子两头,一头圆的,一头方的。都是用圆的那头吃东西,圆的为乾挂,就是天的意思。天圆地方,所以是民以食为天。

两根筷子,在手里,一跟主动,一根从动。主动为阳,从动为阴,象征着“太极之道”——阴阳两级,合二为一,也寓意着“和”。

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当中。这是天地人,三才之像。

一双筷子,承载着中国人的情感和记忆。

小时候长辈用筷子给了我们味道的启迪。

幼儿时,妈妈用筷子让我们感受到文化的传承。

再后来,筷子教我们礼仪“让长辈先吃”是一种美德。

长大后,筷子连接起了亲情,串联起天南和地北。连接的是味蕾,缠绕指尖的是文明。

邻居喊独居老人一起吃饭,那句“就多一双筷子的事”很朴实,就像我们的文化一样,流淌在每个人的血液里。

关于筷子是谁发明的,民间有不同的传说。

大禹

尧舜时代,洪水泛滥成灾,舜命禹去治理水患。大禹受命后,发誓要为民清除洪水之患,所以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日日夜夜和凶水恶浪搏斗,别说休息,就是吃饭、睡觉也舍不得耽误一分一秒。

有一次,大禹乘船来到一个岛上,饥饿难忍,就架起陶锅煮肉。肉在水中煮沸后,因为烫手无法用手抓食。大禹不愿等肉锅冷却而白白浪费时间,他要赶在洪峰前面而治水,所以就砍下两根树枝把肉从热汤中夹出,吃了起来。从此,为节约时间,大禹总是以树枝、细竹从沸滚的热锅中捞食。这样可省出时间来制服洪水。如此久而久之,大禹练就了熟练使用细棍夹取食物的本领。手下的人见他这样吃饭,既不烫手,又不会使手上沾染油腻,于是纷纷效仿,就这样渐渐形成了筷子的雏形。

姜子牙

传说姜子牙只会直钩钓鱼,其他事一件也不会干,所以十分穷困。他老婆实在无法跟他过苦日子,就想将他害死另嫁他人。

这天姜子牙钓鱼又两手空空回到家中,老婆说:"你饿了吧?我给你烧好了肉,你快吃吧!"姜子牙确实饿了,就伸手去抓肉。窗外突然飞来一只鸟,啄了他一口。他疼得"阿呀"一声,肉没吃成,忙去赶鸟。当他第二次去拿肉时,鸟又啄他的手背。姜子牙犯疑了,鸟为什么两次啄我,难道这肉我吃不得?为了试鸟,他第三次去抓肉,这时鸟又来啄他。姜子牙知道这是一只神鸟,于是装着赶鸟一直追出门去,直追到一个无人的山坡上。神鸟栖在一枝丝竹上,并呢喃鸣唱:"姜子牙呀姜子牙,吃肉不可用手抓,夹肉就在我脚下……"

姜子牙听了神鸟的指点,忙摘了两根细丝竹回到家中。这时老婆又催他吃肉,姜子牙于是将两根丝竹伸进碗中夹肉,突然看见丝竹咝咝地冒出一股股青烟。姜子牙假装不知放毒之事,对老婆说:"肉怎么会冒烟,难道有毒?"说着,姜子牙夹起肉就向老婆嘴里送。老婆脸都吓白了,忙逃出门去。

姜子牙明白这丝竹是神鸟送的神竹,任何毒物都能验出来,从此每餐都用两根丝竹进餐。此事传出后,他老婆不但不敢再下毒,而且四邻也纷纷学着用竹枝吃饭。后来效仿的人越来越多,用筷吃饭的习俗也就一代代传了下来。

妲己

传说商纣正喜怒无常,吃饭时不是说鱼肉不鲜,就是说鸡汤太烫,有时又说菜肴冰凉不能入口。结果,很多厨师成了他的刀下之鬼。宠妃妲己也知道他难以侍奉,所以每次摆酒设宴,她都要事先尝一尝,免得纣王咸淡不可口又要发怒。

有一次,妲己尝到有几碗佳肴太烫,可是调换己来不及了,因为纣王已来到餐桌前。妲己为讨得纣王的欢心,急中生智,忙取下头上长长玉簪将莱夹起来,吹了又吹,等菜凉了一些再送入纣王口中。纣王是荒淫无耻之徒,他认为由妲己夹菜喂饭是件享乐之事,于是天天要妲己如此。妲己即让工匠为她特制了两根长玉簪夹菜,这就是玉筷的雏形。以后这种夹菜的方式传到了民间,便产生了筷子。

筷子象征着古老而悠远的中国文明,浓缩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精华,它是伟大的。

这才是中国的筷子,中国的文化

你们的,不懂我们的,坚守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平台“走吖一块去旅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