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委、省政府之所以要大力度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是希望通过特色小镇建设来振兴乡村经济、建设美丽云南、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最后打赢脱贫攻坚战。

每个小镇1000万元的启动资金,创建启动费,主要用于特色小镇建设前期的调研、可研、相关论证,解决了前期各地缺乏资金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的问题。针对105个特色小镇建设采取了普惠的方式,从资金上支持、鼓励大家推动特色小镇建设。

“全省特色小镇通过政府财政支持、企业主体投资、银行贷款等渠道,落实到位资金769.2亿元。”

省发改委党组成员、主任助理梁琦透露,其中,政府财政资金112.7亿元,企业自筹资金412.6亿元,银行贷款186.7亿元,其他资金57.3亿元。

去年,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特色小镇创建工作,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全省各地特色小镇创建工作正在紧张、扎实、有序推进,总体进展情况顺利。

省财政给予33亿元支持

省财政厅副巡视员何茜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去年到今年,省财政厅在特色小镇建设方面累计给予了33亿元的财政资金支持。

去年,省财政厅认真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省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对2017年初定的105个特色小镇创建安排了10.5亿元的资金支持。

凡是申报并进入初选的特色小镇都给予了资金支持,集中用于特色小镇的规划前期,在没有财力支撑完成一些创建初期工作时,财政给了第一推动力。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省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财政奖补资金必须用于特色小镇规划编制、特色小镇规划范围内的项目前期工作、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产业发展培育等项目建设,严禁用于房地产开发。

按照今年省政府出台的云政发〔2018〕59号文件考核评审的要求,省财政厅确定了15个特色小镇,每个小镇给予1.5亿元的奖励。

“这33亿元的财政支持资金,体现了强力度、方式新和重长远等三个方面的意义。”何茜华如是说,特色小镇建设配合财政资金的下达,传递出省委、省政府建设特色小镇的决心和态度,也是省财政厅工作启动的原力。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资金下达和管理的方式跟以往不同,主要体现在重前期、重考核、重实效等方面。

来自省财政厅的消息称,每个小镇1000万元的启动资金,创建启动费,主要用于特色小镇建设前期的调研、可研、相关论证,解决了前期各地缺乏资金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的问题。针对105个特色小镇建设采取了普惠的方式,从资金上支持、鼓励大家推动特色小镇建设。

但在普惠的基础上,省财政厅有重点的考核、重点的推进,按照省委、省政府打好“三张牌”,以整个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需求来考量并进行评价,最后,评出15个示范特色小镇,对这15个特色小镇每个奖补1.5亿元,省财政厅在政策确定后,奖补资金快速落实到位。

奖补支持与淘汰退出并重

梁琦介绍,省特色小镇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指导意见》和《云南省示范特色小镇评选办法》,形成了2018年省财政奖补支持和淘汰退出的特色小镇名单,并收回1000万元的启动资金。

对退出的特色小镇严格实行退出机制,扣回资金,这在财政资金管理上确实不常见。对6个退出的小镇,通过财政的决策手段扣回,这是重考核,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大力出手严格考核,充分诠释了“大干大支持、不干不支持”的工作思路,是严格执行的新模式。

重实效体现在重复奖,这也是不多见的财政资金管理方式,以往基本上没有重复拨款或重复支持的项目。

在何茜华看来,这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坚定的信心,干出来的一定重奖重支持;不干了、没干、少干的就不支持或者少支持,这非常有效有力。

事实上,省委、省政府之所以要大力度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是希望通过特色小镇建设来振兴乡村经济、建设美丽云南、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最后打赢脱贫攻坚战。

本报记者获悉,省财政厅预计奖补费用在60亿元到70亿元之间,当然也要看考核状况,通过考核才有奖补。

“希望这些特色小镇在云南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当中,为云南财力的培育贡献力量,希望前期大力度的财政支持,能使云南各地的特色小镇将来成为云南的财源之地、产业之源、发展之力。”

来自省财政厅的消息称,财政资金有宏观的调控性和引导性,这也是省财政厅全力落实省委、省政府特色小镇建设的题中之义,通过克服困难、筹措资金来支持特色小镇的建设,为未来的建设打好坚实的基础。(记者 彭波)

返乡的青年、中年、企业家,乡村欢迎你们回村,父母亲等待你们回家。你们回家了,乡村才有希望!

敬请关注微信 weimeicountry(唯美乡村)获取最新干货知识。专注三农、乡建、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田园综合体与特色小镇等研究与开发者服务!

从开发到运营,选项目,抓政策,打市场,盯运营;这里项目扎堆,这里专家扎堆,这里方案扎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