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玉屏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静下来,听故事

竹 韵

我在屋后空园的一隅,种了一棵小水竹,几年来,嫩笋刚拔,任其生长,我没有去采摘它,现长成了一丈多高的竹材。一年四季,后园里总是叶茂参差,青翠可人。那高枝已将长长的顶稍悄悄地伸过墙头去,探望墙外的风景。

在这周围都是用水泥浇铸的高宅区内,有这方隙地长出这一笼青翠,还别有一番情趣的。

去年凌冻,整个枝节都被凌冻凌结成了冰柱,可都没有把它压折。我敬佩它宁折不弯的性格。

我记起小时候母亲教给我的一个谜语:“长在青山叶又青,拿回家来细细分;它在家中陪小姐,又在学堂陪先生。”这谜面的谜底就是竹子。

竹,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流淌着一种静与谦逊,这种情结绵延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那些士大夫们有爱竹的习惯,他们不断地给竹赋予了许多人性美的东西。

我对竹有一份喜爱之情,缘于对箫笛的喜爱。

吹笛,成了我现在每天的生活内容。

课余,手持竹笛,贴好笛膜,用一曲《梅花三弄》送走夕阳,也随美妙的笛音迎来素月。看那月色慢慢爬上窗棂,月如水,泻在屋后的庭院中,泻在校园一角的银杏下,一缕笛音飘扬,将一天所有疲乏与劳顿消除怠尽,一天所有的烦恼一一洗除,好不惬意。

半夏南国暑气蒸,海棠池院晚凉生。

轩灯墨润三竿月,醉笛星洒一江情。

偶尔也会应邀参加县里的演出活动,代表县里到地区参加文艺汇演,还真有说不出的快乐与充实。

笛箫,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骑士,相传在中国流传已近七千余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竹乐文化。有人说是无乐不竹。竹笛那特殊的音质,极具磁性,有着独特的抒情韵味,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玉屏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玉屏出箫笛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了,也可以说是历史的熏染吧。

记得小时候就对竹笛有着浓厚的兴趣。老家山里面长有一种小水竹,上山放牛,有竹林的地方,选取一根修直的竹子,用镰刀砍下,取长的一节,用小刀在竹身上钻出一个吹孔和六个按音孔,不留膜孔。放在口中一吹,便能吹出笛音,虽然没有定音定调的概念,但那清脆响亮的笛音,是我一生最动听的声音了,至今不能忘记,因为它给我的童年带来许多快乐时光。可惜的是没有劲学,若当时坚持,持之以恒,现在或许会在竹笛艺术上有些许成就。

现在方知,恒心、毅力、勤奋,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文 / 杨昌林 声 / 夏颜 图:姚磊、视觉中国

编:季佩佩 校:张丹 马吉 审:胡攀学 姚磊

觉得不错请点赞↓↓↓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