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嗑瓜子已经成了中国人的生活习俗,可以说瓜子就是国民零食。我国近代著名画家、散文家丰子恺先生曾写过一篇《吃瓜子》,他幽默地说,“中国人人人具有三种博士的资格:拿筷子博士、吹煤头纸博士、吃瓜子博士”。

原标题:这个国民级零食,丰子恺先生说,中国人人都具有吃这个的博士资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边嗑瓜子边看电视,边嗑瓜子边唠家常。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人,像我们国人如此爱嗑瓜子了。

在国外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怎么区分中国人、韩国人、日本人?给他们一把瓜子,会嗑的就是中国人,不会嗑的就是韩国人和日本人。

中国是一个美食王国,国人精于饮食,在小小的瓜子上也能体现,像西瓜子、南瓜子、葵瓜子这些都可以炒制成为美味零食。

嗑瓜子的习俗在我国明代已经流行,晚清之前主要是西瓜子,晚清后南瓜子开始流行,民国时期葵花子又流行起来了,大受欢迎。

在明清的一些小说里面都有关于嗑瓜子的描写。像大家都熟知的《红楼梦》中就多次描写:第八回“黛玉磕着瓜子儿,只管抿着嘴儿笑”,第十九回“却说宝玉自出了门,他房中这些丫鬟们都索性恣意的玩笑,也有赶围棋的,也有掷骰抹牌的,磕了一地的瓜子皮儿”,第六十六回“三姐见有兴儿,不便说话,只低了头磕瓜子儿”。

很多有关嗑瓜子的文献资料都是发现在我国北方历史文献中,因此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嗑瓜子大概最早兴于我国北方。更为客观的原因是北方冬季漫长,农闲时大家整天呆在家中避寒,消磨时间的主要方式就是嗑瓜子聊天,嗑瓜子的习俗就这样蔓延开来。

可以这样说,瓜子这个小小的零食无论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还是平民百姓,无论男女老少,都喜食。嗑瓜子已经成了中国人的生活习俗,可以说瓜子就是国民零食。

我国近代著名画家、散文家丰子恺先生曾写过一篇《吃瓜子》,他幽默地说,“中国人人人具有三种博士的资格:拿筷子博士、吹煤头纸博士、吃瓜子博士”…但我以为这三种技术中最进步最发达的,要算吃瓜子”。…发明吃瓜子的人,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天才!

瓜子是消遣闲暇的首选,饭前磕瓜子能够促进食欲,饭后磕瓜子能够帮助消化。

瓜子中营养丰富,适当嗑点瓜子,能刺激舌头上的味觉神经,促进唾液、胃液的分泌,有利消化,有益健康,还能促进面部肌肉的运动。但是要注意的是瓜子不可多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