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潮涨木兰写春秋——莆田市改革开放40周年先进典型事例(候选)

1、1979年,李金耀创办全国首家家庭林场,引发林业经营方式变革

1979年,福建省仙游县盖尾镇莲井村农民李金耀与村里签订合同,承包当地马山1200亩荒山造林,创办了我国第一家家庭林场。1983年初,中共中央印发1号文件,号召在全国各地开展山地承包经营开发,推广实施李金耀家庭林场典型做法。1987年李金耀病逝后,其女李美和接下父亲未尽事业。在以李美和家庭林场等为代表的成功探索实践经营变革的推动下,2003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在全国率先开展集体林权改革。2003年8月,时任副省长刘德章、省林业厅厅长黄建兴亲自到马山林场为她颁发了全国第一家家庭林场第一张新林权证。经过近40年艰辛绿化,昔日荒芜的马山,现已建成林丰水美的生态经济型林果基地,造林面积超过5000亩,林木蓄积量达10万立方米,林场资产近2000万元,生态、社会、经济效益齐头并进。如今已旧貌换新颜的马山标志着李美和父女40年探索实践的成功,记录了改革开放40年的变迁,更是党的林改惠民政策逐步形成的历史印证。

2、1979年,涵江开始创办养鳗场,1996年,全市鳗鱼养殖达233.3公顷,成为全国鳗苗的集散地和重要养鳗基地,带动全市特色水产养殖业蓬勃发展

1979年,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在涵江创办合营养鳗场,至此,莆田开始集约化养鳗。“七五”期间,成鳗出口量占中国大陆的三分之一,是全国(除台湾外)最大的养鳗出口基地,也是全国鳗苗的集散地和重要养鳗基地,1996年,全市鳗鱼养殖达到233.3公顷,鳗鱼养殖带动全市特色水产养殖业蓬勃发展。1979年,灵川村民林秋云参与的“菲律宾蛤仔土池人工育苗试验”课题组攻克了技术难关——花蛤土池小水体育苗,获得成功,在我国最早实现了花蛤人工育苗。1997年,全市开始建设吊养牡蛎、藻类养殖、海水网箱养殖、贝类养殖、鲍鱼养殖、淡水特种水产品养殖等八大水产养殖基地。1998年,全市新增浅海养殖面积达1000余公顷。其中,“南日鲍”于2007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0年年产量达6869吨。2017年,花蛤育苗面积近5万亩,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

3、1979年,莆仙戏改编剧目《春草闯堂》参加国庆30周年晋京演出,获创作、演出一等奖,古老的莆仙戏艺术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生机,名剧名家层出不穷

1979年,由陈仁鉴改编的莆仙戏剧目《春草闯堂》复排参加国庆30周年晋京演出,获创作、演出一等奖,并被全国600多个剧团移植上演。1981年,由姚清水、祁宗灯改编的传统剧《状元与乞丐》赴京汇报演出。1982年,该作品与郑怀兴创作的新编历史剧《新亭泪》一起获得全国首届优秀剧本奖。1985年,由周长赋执笔的新编历史剧《秋风辞》获得全国第16届戏剧调演剧本一等奖。1993年,《团圆之后》(陈仁鉴编)、《秋风辞》被列入中国当代十大悲剧,《春草闯堂》被列入中国当代十大喜剧。2000年,莆仙戏演员王少媛获得中国第十七届戏剧“梅花奖”。传统剧目《白兔记》、传统剧目《目连救母》选段分别获得2011年第五届、2013年第六届法国巴黎中国戏曲节“最佳传统剧目”奖。莆仙戏多次晋京演出,曾受到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2015年,《春草闯堂·抬轿》作为福建省唯一入选剧目选段,参演中宣部、文化部共同主办的2016年新年戏曲晚会,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观看。2016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莆仙戏传承保护和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莆仙戏振兴计划,按照文化体制改革“事业体制、企业机制”的原则积极推动莆仙戏院团体制改革,有效促进莆仙戏的传承保护和发展。2017年,莆田市莆仙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挂牌成立。

4、1983年至1998年,莆田、仙游两县先后五次被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授予全国“田径之乡”称号。2010年,莆田市成功承办福建省第14届运动会,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体育事业发展跃上新台阶

1979年、1983年翁康强先后夺得两届全运会十项全能冠军,并夺得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冠军;1982年至1985年,刘玉煌连续蝉联三届亚洲田径锦标赛跳远比赛冠军,被誉为“亚洲第一飞人”;1992年、1994年,郑培峰获得国际残疾人奥运会女子铅球、铁饼、标枪冠军;1983年、1986年、1989年、1994年、1998年,莆田、仙游两县先后五次被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授予全国“田径之乡”称号。2000年,莆田市被中华全国体育总会评为“全国篮球城市”;2004年,张国政获得第28届奥运会男子69公斤级金牌,林桑获得女子射箭团体银牌;2010年,我市成功承办福建省第14届运动会,并取得明显的后省运效应,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体育事业发展跃上新台阶,先后承办了第25届世界技巧锦标赛暨第9届世界技巧年龄组比赛、美巡高尔夫球赛莆田公开赛、金砖国家少年足球邀请赛、“妈祖杯”海上丝绸之路羽毛球国际挑战赛、第五届亚洲体操锦标赛、国际青年篮球四国挑战赛等国际性赛事。莆田体育运动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篮球高水平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和“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市体育训练基地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射击莆田体育训练基地”“国家射箭莆田体育训练基地”和“中国击剑协会莆田训练基地”等称号;南日岛被中国钓鱼协会授予“全国海钓竞赛训练基地”。市体育中心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荣誉称号等。2017年,黄建山作为全省唯一的群众体育先进个人代表参加全国表彰大会,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5、1984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开发湄洲湾、振兴莆田市”战略,自此,我市港口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

1984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开发湄洲湾、振兴莆田市”战略。1999年,国家批准莆田秀屿港实现口岸正式对外开放。2007年,国台办批复莆田市秀屿港区为对台直航货运口岸点。2013年,国家交通运输部批准莆田口岸东吴港区临时对外开放。2016年,秀屿和湄洲岛宫下成为第四批试行更开放管理措施对台小额贸易点试点口岸,莆田口岸涵江和北高两个作业区被列入国家口岸发展“十三五”规划。2017年,国务院同意福建秀屿港口岸更名为莆田港口岸并扩大对外开放。同年,东吴港区列入全国重要港区名录。2018年,莆田港东吴港区口岸扩大对外开放通过省级验收并已上报国家级验收。我市正朝着国际深水良港的目标不断前进。同年,莆田口岸罗屿作业区9#、10#泊位通过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其中码头设计最大靠泊能力40万吨级,为我国第7座在建或规划建设的最大吨位级码头),9月25日首靠25万吨级外国籍船舶,这也是莆田建港以来靠泊的最大吨级船舶。截止2018年10月,已建成千吨级以上泊位2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4个),港口吞吐量近3000万吨,与向莆铁路、湄洲湾港口铁路支线等通港铁路实现无缝对接,开启港铁联运新模式,迈进“大港新时代”,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

6、1985年,全省乡镇企业现场会议在莆田县江口镇召开,全市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快速增长。2014年,莆田市被列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地区。近年来,莆田市持续推动“平台经济”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截止目前,莆田民营资本占据全国70%的木材市场、经营全国60%的珠宝商店,拥有民营加油站50%的市场份额

1984年5月,莆田市首家“三资”企业—莆田福祥塑胶有限公司在涵江创办。1985年7月,莆田县首家电子合资企业—莆田县凯利电子有限公司成立,同月,省政府在莆田县江口镇召开全省乡镇企业现场会议,号召全省乡镇企业沿海学江口、山区学度尾。1986年11月,在福建省9地市名、优、特商品和乡镇企业产品联展会上,莆田市购销总额达1886万元,居第三位,为莆田市历届商品参展成交额的最高纪录。1988年11月20日,时任省委书记陈光毅视察仙游县度尾、大济的林果场和乡镇企业。1989年10月23日至11月4日,莆田市组织42家乡镇企业的鞋革、电子、工艺美术和土特产品4大类近200种出口产品,晋京参加中国乡镇企业第二届出口商品展览会。上世纪90年代后,乡镇企业转型为民营企业并融入开放型经济大潮。2014年,莆田市被列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地区。近年来,莆田市持续推动“平台经济”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截至2018年,莆田民营资本占据全国70%的木材市场、经营全国60%的珠宝商店,拥有民营加油站50%的市场份额。

7、1987年,“妈祖千年祭”盛典在湄洲岛举行,掀起台湾妈祖信众谒祖进香热潮,妈祖文化开始走向世界,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积极作用

1987年农历九月初九,妈祖羽化升天1000年,湄洲岛举行“妈祖千年祭”活动,海内外信众10万多人参加祭典活动,其中台湾大甲镇澜宫辗转日本再到湄洲拜谒妈祖,掀起了台胞赴大陆谒祖、探亲的热潮。1989年台湾宜兰240名信众乘船直航湄洲进香,开创了两岸隔绝之后直航的先河。在妈祖文化的推动下,两岸逐步实现从“小三通”到“大三通”直至直航。1994年至今成功举办了20届妈祖文化旅游节。1997年湄洲妈祖金身巡游台湾102天,接受信众千万人次朝拜,是历时最长、覆盖最广的两岸民间交流活动,产生巨大轰动。2004年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成立,目前有22个国家和地区800多家妈祖文化机构成为协会会员。2006年妈祖祭典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祭祀大典”成为中华三大祭典之一。2009年“妈祖信俗”成功申报“世遗”,成为全人类共属的精神财富。目前,世界上有3亿妈祖信众,妈祖祖庙是世界上分布在45个国家和地区近万座妈祖分灵庙的祖庙,妈祖文化写进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起成功举办三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并建立了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永久会址,妈祖影响力不断扩大。2017年起,以“妈祖文化·丝路精神·人文交流”为主题的“妈祖下南洋·重走海丝路”活动相继在海丝沿线国家举办,截止2018年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已创建了“湄洲妈祖巡天下”“天下妈祖回娘家”“赞歌颂党恩·礼乐献妈祖”等八大妈祖文化国际品牌,助推莆田建设“世界妈祖文化中心”,其中“赞歌颂党恩·礼乐献妈祖”荣获扛旗世界纪录,妈祖文化全面走向世界,并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积极作用。

8、1987年,莆田雪津啤酒厂建成投产,2006年成功改制。2018年,英博雪津啤酒有限公司总厂成为亚洲最大啤酒基地,带动莆田食品工业发展

福建雪津啤酒有限公司原名莆田啤酒厂,是一家县属国有企业,1987年建成投产后,通过有效扩张规模和品牌,产销量从当年3万吨迅速增长到2005年的83万吨,迈进全国啤酒业五强。1992年,德国贝克与莆田金匙啤酒厂进行许可证生产合作,作为亚太地区唯一一家授权生产工厂,在贝克啤酒酿造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超过贝克啤酒德国原厂的品质,赢得全球品评第一的称号,一度成为在中国名气最大的外国啤酒之一。2006年雪津公司成功改制,英博集团以58.86亿元人民币收购雪津公司100%股权,其中国有股权占39.48%,溢价近45倍,并将雪津公司更名为英博雪津啤酒有限公司。2017年公司纳税额9.16亿元,排名莆田市第一名。2016年以来,英博雪津啤酒有限公司品牌迅速呈现立体化、高端化布局,逐步形成以科罗娜为主的进口高端品牌,以百威系列为主的全国领袖品牌和以雪津系列为主的区域强势品牌的有力组合,形成拳头效应,构筑一流品牌综合竞争力;投资超3000万元,开辟近6000平米工业旅游体验区,建设雪津啤酒小镇。目前实现150万吨产能竣工,成为亚洲最大啤酒基地,带动莆田食品工业发展。

9、1988年,闽中游击区被中央确认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独立游击区,作为南方8省15块游击区之一载入中国人民革命的光辉史册

1934年至1937年,闽中党组织率领闽中工农游击队独立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成功创建了闽中游击区。1988年12月,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杨尚昆副主席批示,同意以莆田为中心的闽中游击区作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一个独立游击区,闽中游击区的历史地位得到中央军委的确认,新版《毛泽东选集》的相关注释作了相应的修改,闽中游击区作为南方8省15块游击区之一载入中国人民革命的光辉史册。

10、1989年,我市率先在全国成立驻外党支部并颁发《流动党员活动证》,探索“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管理模式并不断取得实效,2009年受到中组部发文推广

1989年,我市率先在全国成立驻外党支部并颁发《流动党员活动证》,探索“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管理模式不断取得实效并于2009年受到中组部发文推广。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人员流动日益频繁,有70多万人外出务工经商,其中流动党员1万多名,他们在外创办企业5000多家,年创产值1200多亿元。针对流动党员“流入地管不着,流出地管不了”的状况,我市大胆探索实践,总结出“资源共享、组织共建、活动共抓、作用共促”的流动党员双向管理机制,推行流动党员“两地共管、共建共享”工作新模式。截至目前,已建立驻外党组织148个,流动党员带动在外乡亲回乡投资项目1000多个,总投资1000亿元,为家乡各类公益事业捐资2亿多元。驻京党工委、驻沪党工委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其中驻京党工委是全国首个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的驻外党组织。

11、1990年,莆田县年生产鞋近5000万双,总产值达6.78多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76.07%,涌现出三路、雷宝等一批名牌,被誉为“鞋城”

1984年,莆田县橡胶厂与马来西亚祥控有限公司合资创办莆田福祥塑胶有限公司,生产各类鞋出口。1990年,仅莆田县年生产鞋近5000万双,总产值达6.78多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76.07%,涌现出三路、雷宝等一批名牌,被誉为“鞋城”,推动全市鞋革产业迅猛发展。2006年,全市共有33家产值超亿元的龙头鞋革企业。近年来,莆田鞋业产业转型不断提速,基本保持年均两位数的持续增长,现有制鞋企业4000多家,从业人员50多万人,2017年实现规模工业产值813亿元,对全市经济的综合贡献率超过50%,双驰、华峰等一批骨干鞋业迅速崛起。目前,我市已建成中国鞋业研发设计中心、全国鞋业信息中心、国家鞋类检测中心等3个国家级平台,获得“中国鞋类出口基地”等荣誉称号。

12、1991年,南少林寺遗址论证会在莆田召开,确认林山村寺院遗址就是南少林寺遗址,由此翻开系统挖掘和弘扬莆田南少林文化的新篇章

1986至1987年,南少林寺前身林泉院遗址在国家文物普查中被发现。1990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福建省考古队对九莲山寺院遗址进行考古发掘。1991年,南少林寺遗址论证会在莆田召开,确认林山村寺院遗址就是历史悠久的林泉院遗址,即武术界通称的南少林寺遗址,拉开了系统挖掘和弘扬莆田南少林文化的历史序幕。1992年,莆田市政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南少林寺遗址论证会暨重建南少林寺新闻发布会。同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亲笔题写“南少林寺”匾额。福建省政府也正式批准在遗址上重建南少林寺。1996年,仙游县被国家体委评为“中国武术之乡”。1998年,九莲山南少林寺首期重建工程竣工,开始向海内外开放。1994年,首届中国莆田国际南少林武术节举办,33个国家和地区的47支武术团队参加,至今已成功举办5届。2011年,南少林武术(莆田)被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8年,南少林寺被列为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参观地点,接待海内外与会嘉宾及媒体记者上千人。

13、1992年,福建省最大的围垦工程—后海围垦工程竣工,开启我市平海湾、湄洲湾、兴化湾三湾围垦工程兴建的序幕

1992年,后海围垦工程竣工,是当时福建省最大的围垦工程,也是我市迄今最大的围垦工程。现已发展成为现代渔业示范基地的后海围垦工程于1977年9月动工,建成后的围垦区面积3.03万亩,开发利用水域资源面积2万亩。从此,我市不断利用沿海各个港湾、滩地有利条件进行围垦。1994年,福建省首个以股份集资联合围建的忠门北江围垦竣工,围垦面积1.01万亩。2006年,澄峰围垦合龙,围垦面积1.02万亩,这是福建省采用BOT方式兴建的第一个围垦工程。2007年,省道201线东吴路堤和妈祖城路堤工程相继建成,围垦面积1.64万亩。2013年,总投资150亿元的兴化湾围填海造地一期工程开工建设,目前已形成16平方公里的围海面积。围垦工程有效缓解了莆田人多地少的矛盾,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14、1992年,国务院批准湄洲岛成为国家旅游度假区。湄洲岛逐步成为祖国大陆吸引台胞最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成为两岸合作的前沿平台

1992年10月,国务院批准建立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此后,湄洲岛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致力打造妈祖品牌。加大生态保护,全岛绿化覆盖率从2000年的39%提高到2017年的52%,高居全国海岛首位,湄洲岛还获得“全国绿化百佳县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区”等荣誉。推动旅游产业持续升级,先后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摄影创作基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海洋公园等荣誉称号。1995年,莆田市投资5000万元建设3000吨级对台直航客运码头,促进海峡两岸友好往来。2016年1月28日,“金吉兴”98号货轮从金门平安直达湄洲岛宫下码头,湄洲岛口岸首次从台湾迎来对台小额贸易船舶。2017年,湄洲岛接待海内外游客563万人次,其中台胞近30万人次,逐步成为祖国大陆吸引台胞最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成为两岸合作的前沿平台。

15、1998年,首届世界兴安恳亲大会在莆召开,截止2013年,共成功举办六届,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和海外侨胞联谊交流的友好桥梁

莆田是著名侨乡,共有海外侨胞150万人,分布在8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华侨50万人、华人100万人,其中新华侨华人约36万多人,香港同胞10万人、澳门同胞4万人,归侨侨眷65万人。1984年,我市批准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香港新威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成立后,侨资企业不断壮大,改革开放以来至2016年,累计批准设立侨资企业1041家,占全部批准外商投资企业的51.1%,共接收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捐款捐物总价值折合人民币16亿多元,市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称号的共6批172人。为加强与旅外乡亲和社团联系,1990年,莆田市成立海外联谊会,面向海外同胞,发挥侨乡优势,拓展联络渠道,广大侨胞敦睦乡谊,报效桑梓,热心捐资,兴建学校、医院等一批公益事业。1998年,首届世界兴安恳亲大会在莆田召开,截止2013年,共成功举办六届,成为海外侨胞联谊交流、促进合作、共谋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友好桥梁。

16.1999年,习近平同志为木兰溪下游防洪一期试验段工程奠基并参加义务劳动,拉开综合治理木兰溪的序幕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先后10次关心调研木兰溪的治理工作,1999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的习近平提出 “要变害为利、造福人民”,并决定彻底根治木兰溪水患。当年4月,在基层调研的习近平同志了解到福州正在举行一场全国水利系统的学术会议,便让有关部门和莆田市的同志联系参会的专家参与帮助木兰溪治理技术论证修改和规划。国内水利权威专家、南京水科院窦国仁院士和董凤舞教授主持“软基筑堤”物理模型实验研究并提出了全国首例采用“软体排”筑堤的技术。1999 年12 月14 日,习近平实地调研考察了试验结果,确定成果可行,已具备开工条件。12 月27日,习近平同志将当年全省冬春修水利建设的义务劳动现场安排在木兰溪,并与当地干部群众、驻军官兵6000 多人一道参加了义务劳动。木兰溪下游防洪工程建设由此拉开序幕。在历经20年坚持不懈的治理下,如今的木兰溪焕然一新,不仅彻底结束了莆田市主城区河段不设堤防的历史, 2017年木兰溪还被评为“全国十大最美家乡河”。2018年8月,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中国水利报、人民网、人民日报新媒体、福建日报、省广播影视集团等中央、省级媒体的30多位记者,在莆田顺利完成了“木兰溪治理经验”集中调研采访活动。9月20日起,各大主流媒体“综合治理木兰溪”的报道先后在重要时段、主要版面集中推出,在全国引起热烈反响。

17、2000年,湄洲岛第一条跨海供水管道建成投用。2007年,平海湾跨海供水工程正式通水,莆田沿海乡镇50万多群众从此喝上洁净自来水

2000年,湄洲岛第一条跨海供水管道建成投用,引进东圳水库水源,日平均供水 5000吨左右,基本满足岛上 1万多户居民的用水需求。2005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平海湾跨海供水工程项目,总投资1.84亿元,供水总管道总长44.64公里,配水干管总长度218.2公里。2007年,平海湾跨海供水工程正式通水, 东圳水库优质水正式跨海上南日岛,莆田沿海乡镇东峤、平海、埭头及南日岛等46万多人正式告别饮用“盐碱水”,喝上洁净自然水。2014年,湄洲岛第二条跨海供水管道成功通水。湄洲岛跨海供水工程项目把东圳水库水源通过海底管道从湄洲湾北岸东吴港区山柄村入海,横跨湄洲湾,引向湄洲岛。项目总投资3686多万元,总长3.7公里,最大跨海水深达22米,供水能力达到2万吨/天,为解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湄洲岛5万多群众饮水困难、完善岛内基础设施、建设优美人居环境作出重要贡献。

18、2002年,教育部批准成立莆田学院,全市各级各类教育体系日臻完善

1991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兴化职业大学更名为莆田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原福建医科大学莆田分校、原莆田华侨体育师范学校合并组建了莆田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本科大学。2004年2月,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经省政府批准正式设立,是我市第一所工科类高专院校。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教育体制改革持续深入推进,1985年基本普及小学五年教育,1997年在全省率先实现“两基”达标,2010年,我市比全省提前两年实现全面“双高普九”,2016年提前一年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并启动城区高中校搬迁“腾笼换鸟”工程。目前,全市教育体系日臻完善,拥有各级各类学校1671所,在校生超过60万人。

19、2002年,莆田市广播电视中心组建成立,是当时全省广播电视系统首家垂直到县区、乡镇和深度重组的广电体制改革模式

2002年,莆田市广播电视中心组建成立,中心由原莆田人民广播电台、莆田电视台、湄洲广播电视台和各县(区)广播电视局(中心)等八个单位合并整合而成,是福建省广播电视系统首家垂直到县区、乡镇和深度重组的广电体制改革模式。2005年,投资8000多万元的广电大楼建成使用,2014年起深入推进数字高清化改造,壶公山实现调频发射机房准数字化,大型高清电视转播车、高清卫星直播车、全数字化高标清非编网络系统等软硬件不断完善,目前,自办广播节目两套、电视节目两套,共40多个栏目,覆盖人口500多万,完成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电视村村通工程,有线数字电视用户45.8万户,广播节目综合覆盖率98.96%,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98.70%。近年来还大力推进新媒体建设,莆田TV新媒体平台(含PC网站、微官网、移动客户端)于2018年全面上线,“莆田广播电视台”官方微博及“莆田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影响力居全国地市电视台前列,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提升。

20、2003年,城厢区泗华小区、洋西小区实行“套房式”拆迁安置方式,逐步扭转了我市拆迁安置房“有天有地”的建设模式,促进拆迁安置区建设实现向“套房式”转变,城市建设步伐加快。至2018年,莆田中心城区面积较建市以来扩大约20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吹响美丽莆田城市转型发展、华丽蝶变的进军号

1983年建市之初,莆田市城区面积仅4.73平方公里。莆田市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2003年,城厢区泗华小区、洋西小区拆迁安置采取“套房式”安置方式,逐步扭转了我市拆迁安置房“有天有地”的建设模式,促进拆迁安置区建设实现向“套房式”转变,城市建设步伐加快。这是拆迁安置方式的重要突破,进而加大了城市建设的步伐。中心城区按照“东拓南进”的发展战略,不断拉开城区框架,截止目前,中心城区面积扩大到93.52平方公里,较建市以来扩大约20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各项市政设施不断完善。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在主城区中心地带划定一块总面积约65平方公里的“城市绿心”加以立法保护,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目前,主城区森林覆盖率达59.8%,中心城区基本实现“500米见园、300米见绿”目标,城市品位和美誉度明显提升,市民自豪感、认同感、归宿感和幸福感大大增强,美丽莆田正迎来华丽蝶变。

21、2003年,莆田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一办三中心”服务平台,有效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003年,莆田市在全省率先成立“一办三中心”,推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并联式审批、阳光下作业、规范化管理”的行政审批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2009年以后,市委市政府进一步优化整合“一办三中心”机构,设立“莆田市行政服务中心”,目前共进驻市、区两级部门(单位)125个,日均办件量达3000多件。2017年,莆田市行政服务中心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和国家级行政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单位,基本实现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改革,不断探索“一窗受理、代办服务”改革,实施政务服务“四办”(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和“三个一”(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为办事企业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成为全市最大政务服务综合性服务平台,一些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22、2003年,LNG项目入驻莆田,成为莆田当时最大的建设项目。莆田市“十三五”产业规划拉开临港工业布局大框架

2003年2月,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全资子公司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牵头建设的福建LNG总体项目正式落户秀屿区,总投资超240亿元,为中国第一个完全自主引进、接收、管理的大型液化天然气项目,是当时莆田有史以来最大的建设项目。该项目作为福建省天然气的核心气源,服务400多万户城市居民及企业的用气需求,改变了福建省没有大规模使用天然气的历史。五届、六届莆田市委先后提出“以港兴市、工业强市”“以港兴市、产业强市”发展战略,莆田“十三五”产业总体布局明确打造湄洲湾北岸临港工业基地和兴化湾南岸临港工业基地,拉开了我市临港工业布局的大框架。其中,湄洲湾北岸临港工业基地重点发展能源、化工(纺织化纤)新材料、高端装备、食品加工、商贸物流等产业,已落地LNG、湄洲湾火电厂、龙源风电、佳通轮胎、PA6、CPL、华峰纺织产业园、三棵树涂料、赛得利纤维、上海电气、和润粮油、铁矿石贸易等龙头项目;兴化湾南岸临港工业基地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产业,已落地华佳彩、福联砷化镓、钧石能源、海山机械、威诺数控、雪津食品产业园、闽中食品工业园等龙头项目。

23、2003年至2013年,莆田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五连冠”,科技综合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2003年至2013年,莆田市连续五届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参加考核的五个县(区)全部荣获2013年“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荣誉称号。2012年,国务院批准莆田高新技术园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充分发挥专业园区产业“孵化”作用,建设中科院STS莆田分中心,筹建新工科学院、中电智能制造研究院、新型显示研究中心,培育提升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等一批共性技术研发与转化平台。同年,莆田市被列为全省唯一的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2017年,中科院海西研究院莆田中心竣工投用,新增一批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省科技型企业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当前,莆田市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政策进一步完善,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全市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技术合同交易额、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增加值增速等主要科技指标进入全省前列。

24、2005年,福厦铁路莆田段动工建设,标志着莆田告别“手无寸铁”的历史。2017年,福厦客运专线动工建设,莆田开启全新的“高铁”时代

2005年,福厦铁路动工建设,2010年正式通车,改变了莆田“手无寸铁”的历史。2007年,向莆铁路动工建设,2013年正式开通运营,成为我省连接中部和内陆腹地运量最大、标准最高、最便捷的客货兼营的国家一级快速铁路干线。2008年,湄洲湾港口铁路动工建设,2018年全面建成,使得湄洲湾成为中部省份最便捷的出海口及我国中西部通往东南沿海的重要节点,开启了与中西部“港铁联运”的新纪元,促进了中部地区和东南沿海的人员、物资、信息、资金交流以及沿线经济社会发展。2017年动工建设的福厦高铁客运专线,使莆田真正迈入“高铁”时代。目前,正规划建设莆田—福州长乐机场城际铁路,线路自福平铁路长乐东站至福厦铁路莆田站,线路里程87公里。

25、2006年,仙游金钟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标志着莆田市东圳水库、秋芦溪水库群、金钟水库三大水源供水格局开始形成

金钟水利枢纽工程是福建省改革开放以来唯一在建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座集灌溉、供水于一体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引水工程,总投资7.02亿元。2006年3月动工建设,2012年5月大型金钟水库竣工投用,总库容1.06亿立方米,年可供水1.84亿立方米。至此,莆田市东圳水库、秋芦溪水库群、金钟水库三水源服务平海湾、湄洲湾、兴化湾的供水格局基本形成。1997年、2010年,湄洲湾北岸供水工程、金钟水利枢纽引水配套工程先后开工建设。2007年10月,平海湾跨海供水工程正式通水,解决了海岛饮水问题。

26、2006年,中国·莆田工艺美术城落成,形成工艺美术产业集聚区。目前,我市成为全国荣获工艺美术类“国字号”区域品牌最多的城市

2006年,中国·莆田工艺美术城落成,形成工艺美术产业集聚区。同年,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在莆田工艺美术城举办,迄今已成功举办13届。以木雕为代表的莆田雕刻艺术在全国工艺美术行业中名闻遐迩。莆田古典工艺家具的产值、产量及出口额均居全国同业前列,约占全国高端红木家具市场的70%;莆田金银珠宝行业的产值、产量及出口额均居全国同业前列,约占全国金银珠宝首饰销售市场的30%;莆田油画产业在全国起步最早,是全球三大油画产业基地之一。近年来,莆田市先后获得“中国木雕之城”“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中国银饰之都”“中国黄金珠宝首饰之乡”“中华佛教艺术品之都”“中国油画产业之都”等十几块工艺美术类国家级区域品牌,系全国荣获工艺美术类“国字号”区域品牌最多的城市,同时还拥有莆田木雕、莆田留青竹刻、错金银、仙游古典家具制作技艺等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7年,新增3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目前全市共有7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35名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59名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和123名市级工艺美术大师。2018年11月,在第六届中国(仙游)红木艺雕精品博览会开幕式上,仙游县被授予“中国红木家具质量提升创新县”荣誉称号。

27、2006年,首个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在秀屿设立

莆田“无木生材”,有经营木材的传统与优势,产品销往世界各地。2004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在莆田市湄洲湾秀屿港区设立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为我国首个国家级海运口岸封闭管理的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规划年熏蒸处理300万立方米原木。2006年1月,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秀屿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集进口原木经营贸易、木制品加工、林产品仓储展销等功能为一体。园区现有入驻企业160家,年实现产值超100亿元。2007年4月,莆田被中国木材流通协会授予“中国木业之城”称号。近年来,园区以“软木加工做大,硬木加工做精,产业链做长”为思路,以“锯材加工带动进口木材贸易,进口木材贸易促进锯材加工,做大流量经济”为目标,以项目带动、物流拉动、港区联动、政策驱动为抓手,推进园区转型升级,众多企业不断壮大发展。

28、2010年,市第一医院、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解放军九五医院晋升三级甲等医院,莆田城乡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2010年,市第一医院、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解放军九五医院晋升三级甲等医院,莆田成为省内拥有三甲医院最多的设区市之一。我市陆续成立的市儿童医院、市中医医院、市口腔医院、市肺科医院、市肿瘤医院等专科医院满足了群众就医的多样化需求,并改造建设县区级医院6个,建成规范化乡镇卫生院4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并对200个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标准化改造,全市医疗卫生资源得到有效扩充。改革开放40年来,莆田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卫技人员数从1978年的119个、3443张、3309人发展到2017年的1329个、14968张、14503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29、2011年,“三馆一宫”开工建设,莆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2011年10月,“两馆一宫”在玉湖新城开工建设,同年11月博物馆新馆也在绶溪之畔动工。市图书馆、博物馆新馆按国家一级馆建设,分别于2017年9月、2018年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2018年,市青少年宫、科技馆相继投入使用,其中少年宫多功能剧场总面积1832平方米,共有座位690个,是目前全省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备的青少年宫剧场。科技馆展厅面积14266平方米,内设科普培训基地、4D互动科普影院、球幕影院和9个展厅,共有430多件套展品展项,是国内领先、具有莆田特色、体现宜居港城风格的综合性大型科技馆。如今,覆盖城乡、惠及全民、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日趋完善,建成4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45个文化激情广场,全市881个村已全面完成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并在全省率先启动数字农家书屋建设,创建了100个数字农家书屋。

30、2012年,莆田市蝉联“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荣誉称号,文化事业产业同步蓬勃发展

莆田市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坚持事业、产业“两手抓”“两加强”,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同步蓬勃发展,走出一条传承创新并重、多元化发展的道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2009年,在全省率先推进文化行政主体整合归并,全面完成电影发行放映单位转企改制,莆仙戏国有院团、报纸广播电视体制机制改革等,先后两次被中宣部、文化部等授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荣誉称号,莆仙戏剧院有限公司被文化部表彰为“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突出贡献单位”。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双轮驱动”模式,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互促进、同步发展。2010年-2017年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6.6%、7.7%、8.0%、8.5%、8.2%、8.8%、8.9%和8.3%,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连续八年居全省第一。2017年省委宣传部组织人民日报、新华社、香港大公文汇报等20多家境内外主流媒体来莆开展以“探索莆田文化改革发展成功经验”为主题的集中采访活动,活动被列入中宣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大型主题采访活动重点线索。

31、2013年,莆田市列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数字莆田”建设全面展开

2012年莆田市实现城区20M宽带覆盖率达92%,建制村宽带普及率达100%,至2018年实现光纤覆盖率达99.6%;2013年、2014年,莆田先后被确定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标志着“数字莆田”提升为国家部委工程。2012-2017年,莆田市电子政务绩效考核连续6年位居全省设区市前列,其中2015年、2017年居全省第一位;莆田市政府网站测评连续6年居全省设区市第三位。2015年,莆田市被确定为2015年度“宽带中国”示范城市。莆田市顺应信息化建设新趋势,不断推进数字莆田、智慧莆田建设,在全省率先建成市、县两级互动的全程式网上审批和综合电子监督平台,同时率先整合全市政务信息数据,建成了全市统一的政务数据中心、公共基础数据库和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社区综合受理平台、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市政府网站集群、全市视频监控共享平台、统一政务APP等一系列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政务资源“大整合、大集中、高共享”,为着力破解社会治理难点、民生需求热点、政务服务焦点问题,构建基础设施先进、网络信息通畅、城市运行智能灵活、公共服务文明便捷、城市生活安全舒适、城市部门协作高效的“宜居、宜业、宜游”智慧城市提供有力保障。

32、2013年,莆田市召开莆商回归创业大会,掀起莆商回乡创业新高潮

莆田人在全国各地经商从业的有70多万人,旅外和在台港澳的莆田乡亲也有70万人,在建材市场、民营医疗、珠宝银饰和工艺美术等行业成就显著,大约占据全国木材市场70%、民营医疗行业85%、珠宝行业30%、油画制作经营行业三分之一的份额。莆商在全国各地创办企业3万多家,年创总产值达2万多亿元,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新疆等地成立40余家商会,在海外建立30多个莆商会馆。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民资回归”工程,2003年,莆田市首次项目投资推介会在北京召开,掀起了民资回归热潮。2013年2月,莆田市召开莆商回归创业大会,来自世界各地和国内的千名莆商精英参加,点燃新一轮海内外乡亲回归创业的激情,进一步促进“民资回归”“民智回归”,为莆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注入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

33、2014年,“莆田荔枝”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至此四大名果全部获此殊荣,我市农产品品牌化特色化程度显著提升

1984年11月,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到福建视察时品尝了文旦柚,并将其命名为“度尾无籽蜜柚”,2010年5月,度尾文旦柚被正式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8年,“莆田枇杷”“莆田桂圆”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2年,全市荔枝种植面积1万多亩,产值突破亿元大关,2014年,“莆田荔枝”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审核,被正式批准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至此,“四大名果”全部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水果产业是莆田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全市水果种植总面积51万亩,其中四大名果种植占比超过85%。近年来,莆田高度重视农产品品牌建设,除四大名果外,金沙薏米 、南日鲍鱼、莆田牡蛎等产品也纷纷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农产品品牌化特色化程度显著提升。

34、2014年,我市获批为全国首批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迈入新的历史阶段

2012年,省委省政府批复莆田市作为全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2014年,我市获批为全国首批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同年,率先在全省创新编制《莆田市城乡一体化总体规划(2013-2020)》,开始在多规融合、产权制度改革、社会治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机制体制创新。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绿色城乡、保护绿色生态、弘扬绿色文化、倡导绿色消费,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田园风光、都市生活为主线,探索推进规划融合、功能融合、政策融合、产社融合、治理融合,逐步实现形态集约化、生活城市化、福利均等化、土地规模化、就近市民化的“五融五化”的就地城镇化模式,创造了莆田模式。试点以来,全市新增财力70%以上投入民生。2017年,我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2年的51.8%提高到59.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0311元提高到16492元,提升约60%。

35、2015年,我市出台《莆田市文艺精品工程扶持与奖励办法》,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文艺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1994年起,莆田每年举办“云里风文学奖”评选;2003年,在全国各地市中首创市文学节;2004年起,先后举办“林光霖摄影奖”评选11届;2015年,出台《莆田市文艺精品工程扶持与奖励办法》,文艺精品创作扶持氛围更加浓厚。我市成功举办中国摄影艺术节、中国文联、中国音协“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大爱妈祖——全国书画篆刻大展”等高水准文艺活动,先后四次成功邀请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来莆慰问演出,为全国地级市最多,常年开展“三下乡”文艺演出等基层文化活动,文艺发展活力不断释放。涌现出彭燕郊、郭风、许怀中、俞元桂、郑怀兴、陈章武、周长赋、郑春辉等一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一批文艺精品先后斩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百花文艺奖、田汉戏剧奖、中国书法兰亭奖、中华艺术金马奖、中国民间文艺•工艺类山花奖、金钟花奖、中国美术金彩奖等专业性文艺大奖。莆田先后获得“中国民间绘画之乡”“中国摄影之乡”等荣誉称号。

36、2016年,莆田市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双拥工作再上新台阶

莆田素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拥军大妈”蔡银治、“当代红嫂”陈淑春等拥军典型从这里走向全国。全市把双拥工作作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全局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实,广泛开展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大力支持部队各项建设,复转退军人得到妥善安置,以机制保障随军家属就业、部队子女就学,确保涉及官兵切身利益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驻莆部队积极参与美丽莆田建设,在扶贫开发、维稳处突、抢险救灾、捐资助学、文明创建等方面做出无私援助,为莆田的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1999年12月,海军东海舰队驱六支队523导弹护卫舰被海军东海舰队命名为“莆田舰”,屡立奇功。2000年,莆田市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后又连续于2004年、2008年、2012年、2016年获此殊荣,2016年“八一”建军节前夕,莆田市住建局宋舟霞同志被表彰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进京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的亲切接见,我市双拥工作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

37、2016年11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建设美丽莆田行动纲要》,实施“1159”行动计划,即“一区、一中心、五品牌、九行动”,创建美丽中国示范区,努力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生动范本

2016年11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建设美丽莆田行动纲要》,实施“一区、一中心、五品牌、九行动”计划,即围绕创建美丽中国的示范区,着力建设世界妈祖文化中心,注重打造妈祖文化、深水良港、医疗健康、绿色食品、工艺美术等五大国际品牌,重点推进绿色产业、全域旅游、开放创新、生态文明、城乡建设、基础设施、民生改善、文化繁荣、社会治理等九个专项行动。“1159”行动加护实施近两年来成效显著、硕果累累,完成绶溪公园、南湖公园、广化寺广场等重点市政园林设施的改造提升,实施创森项目615个,新增造林面积16.9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0.05%,森林蓄积量达1098万立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4.7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41平方米。2017年,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18年,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2018年9月底,多家央级和省级媒体刊播“福建莆田木兰溪治理:变害为利、造福人民”新闻,赞誉莆田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生动范本,美丽莆田建设模式得到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38、2017年6月,华佳彩项目一期投产。该项目是莆田建市以来单体投资额最大的高新技术项目,标志着全市电子信息产业迈上新台阶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984年,香港新威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莆田成立,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带动新盈液晶、台湾通讯、德信电子等第一波莆籍港商、侨商、台商携资来莆田市江口镇,创办电子厂,主要生产电子表、计算器、对讲机、呼叫机等电子产品,占据当时香港市场80%的份额,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成为国家级电子信息基地。为增强规模效益,2002年莆田市成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引进安特半导体、新世纪电子、奇丰电子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形成较完整的电子计算器、液晶显示器、电子元器件三大产业链条,一度占据世界市场60%的份额,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计算器生产基地,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莆田液晶显示产业基地”“中俄科技合作(莆田)示范基地”“莆田国家液晶显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近年来,聚焦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引进华佳彩高新面板、福联集成电路、元生智汇智能终端、HDT高效太阳能电池等龙头项目,致力打造“一中心两基地”,即信息技术研发中心、智能终端制造基地、新型显示和集成电路制造基地。2017年6月,华佳彩项目一期投产,该项目是莆田建市以来单体投资额最大的高新技术项目,标志着全市电子信息产业迈上新台阶,全面参与全省、全国产业分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向千亿产业集群迈进。目前全市有电子信息规模以上企业87家,2017年实现规模产值252亿元,同比增长10.2%,占全市规模工业比重7.9%。

39、2017年,莆田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城市形象和市民素质实现双提升

2014年,莆田市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2015年2月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莆田市委、市政府乘势而上、攻坚克难,大力实施“五化五心”十大创城工程,广泛开展“垃圾不落地 莆田更美丽”“小手拉大手 文明一起走”等主题活动,组织“摩托车、电动车文明行驶”“农村家园清洁”等专项行动,打造“妈祖义工”“关爱老人·一元理发”“电力义修哥 点亮爱心灯”等全国志愿服务品牌,策划开展“美丽莆田我来拍”“美丽莆田——寻找身边的感动”网络公益故事征集评选等网络文明传播活动,“莆田车辆礼让斑马线 老人脱帽三次鞠躬致谢”“福建仙游:女孩轻生 火车站客运员飞身救人”“爱心市民两次排队献血和捐款救孕妇”等一大批“好故事”“暖新闻”被境内外媒体广泛宣传报道,涌现出全省岗位学雷锋标兵陈金池等先进典型,先后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极大提升了莆田的知名度美誉度,有力弘扬了主旋律、正能量,促进城市形象和公民素质明显提升。2017年11月,莆田市被授予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首次参评即获成功。

40、2017年以来,莆田市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成效显著,探索的多项工作模式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

2008年底,莆田市公安局探索建设视频小区网格化管理新模式,极大提升我市社会治安防控水平,刑事破案率直线上升,并拓展应用到交通管理、城市文明建设、服务民生等领域。2017年,网格+精神障碍患者“一历五单”救治管理机制做法在全国推广,网格+食药监管模式得到国务院食安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充分肯定,网格+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做法入选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网格化衔接指挥平台被中央综治办列为争先创优试点项目。2018年5月10日,全国涉侨纠纷多元化解试点推进会在莆田召开。莆田市探索建立了城乡综合执法和服务治理网格化“莆田模式”,着力实施独具特色的大平台、大机制、大队伍、大服务、大群防“五大融合”工作机制,市、县、乡、村四级706个网格中心(站)实现了实体化运作、实战化运行。2018年5月25日,莆田经验做法在全国综治中心建设巡查会议上代表福建省作联线介绍。2018年7月19日-20日,福建省综治中心建设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在莆田召开,莆田市综治中心、网格中心“两心合一”运作模式和诚信建设+信访的创新模式得到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综治办主任王洪祥的批示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41、至2017年底,莆田交通公路网密度位居全省第一,实现“县县通高速、镇镇有干线、村村通客车”,城乡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1978年以后,我市交通事业进入振兴时期。自2003年7月起,全市成立了农村客运公司6家。截止2005年5月,全市共开通农村客运线路达217条,投放车辆1016辆,覆盖行政村779个,占全市行政村88.4%,受益人口285.17万人,占全市人口94.4%。2003年11月,省政府在我市召开发展农村客运现场会,交通部派员到会指导,推广我市经验做法。2007年,我市进一步加大新农村交通工程攻坚战役实施力度,全市农村公路完成建设水泥公路403.1公里(其中县道改造71.4公里),970个村(居)提前一年实现“村村通硬化公路”的目标,位居全省前列。至2017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总计达6516.7公里,公路密度171.5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网密度位居全省第一。其中,高速公路263公里,普通国省干线512.5公里,农村公路合计5734.6公里。普通国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通车里程达364.2公里,占普通国省干线的80%。目前已实现“县县通高速、镇镇有干线、村村通客车”,城乡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42、改革开放40年来,莆田经济总量实现三个历史性跨越。1978-199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用15年时间突破50亿元;1993-2007年,用14年时间突破500亿元;2007-2017年,用10年时间突破2000亿元。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2024.66亿元,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全省九设区市末位提升到第7位,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24.66亿元,比1978年增长107.2倍,年均增长12.8%。2013-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年均增长10.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改革开放40年来,莆田经济总量实现三个历史性跨越。1978-199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用15年时间突破50亿元,实现4.21亿元到61.29亿元的第一个跨越。1993-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用14年时间突破500亿元,实现从50亿元到500亿元的第二个跨越。2007-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用10年时间实现500亿元到2000亿元的第三个跨越。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二千亿大关达2024.66亿元,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全省九设区市末位提升到第7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市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跨越不同量级发展台阶使用的时间越来越短,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越来越高。2017年,全市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从1978年的全省第9位升为第6位,40年间财政总收入增长266.5倍,年均增长15.4%,为推进全市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政府集中财力办大事创造有利条件。

43、2018年,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在莆田召开,是我市有史以来承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国际性盛会,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浓厚的佛教文化底蕴得到广泛弘扬

2018年10月28日-30日,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在莆田召开,是我市有史以来承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国际性盛会,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佛教界领袖、重要国际佛教组织代表、佛学专家、政界人士等1700多人参加,参会国家和地区数量超过历届论坛。其中共60家媒体参加,境外媒体11家25人,创下莆田有史以来单一活动邀请境外媒体数量、境外记者数量最多的记录。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斯里兰卡总统西里塞纳、缅甸总统吴温敏等外国政要,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加拿大、柬埔寨、菲律宾等国佛教组织领导人来函、来电致贺,共收到贺电贺信54封。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发来贺信,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尤权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市委市政府精心办好论坛,向世界展示了“美丽莆田”的建设成就,展示了全国文明城市的崭新面貌,展示了莆田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浓厚的佛教文化底蕴,赢得了与会代表、嘉宾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进一步提升了莆田在全世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更多资讯

@莆田人  警惕带“+”开头电话,几乎全是诈骗!

城厢:果断处置 防止非洲猪瘟疫情蔓延

我市启动“潮涨木兰写春秋”改革开放40周年先进典型事例推选活动

[莆田TV丨主播悦读] 周怀勤:冬天

朋友圈疯传的这张图,你被骗了么?

编辑:张春文

觉得不错就转发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