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即使互联网强势“搅局”电动车行业,这套逻辑依然没有过时。受到市场需求的驱动,新技术的研发也被各大厂家提上日程,比如三年才研发成功的“石墨烯电池”,这个时间对于互联网时代来说实在太长了,但是这对于电动车行业甚至电池行业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跨越。

现在的电动车行业打得热火朝天,发展迅速。销量几百万、出口海外、跨界营销,这一切,电动车行业都在快速地经历着,但是电动车归根到底还是实体制造业,再快速的发展背后都蕴含着一套“慢”逻辑。即使互联网强势“搅局”电动车行业,这套逻辑依然没有过时。

1

制造业的传统慢销售

传统制造业的基本就是产品,老老实实的搞生产、做加工,踏踏实实的做着B2B、B2C以及B2B2C的交易是传统制造业的基础支撑。电动车最主要的销售还是依靠经销商,稳妥的日复一日的卖,虽然现在电商平台也承担了一部分的销售责任,但是更多是起到产品信息流通、帮工厂卖名气的作用。

“直播带货-购买”、“浏览电商平台-购买”、“社交平台带货-购买”等这些都是互联网时代我们常见的销售模式,浓烈的互联网基因决定了这些模式都是非常快的,从看到到下单可能就几秒钟。

但是电动车模式是“厂家-经销商-消费者”,这与现在流行的互联网模式明显不同,这也意味着,电动车的销售模式确实是很慢的。

2

“慢”才是“匠心”所在

电动车是人们出行的工具,是一门非常严谨的科学。电动车的使用场景和使用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电动车的安全性是第一位的,但同时,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电动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代表制作难度越来越大。

在研发、制造、检验、投放市场这整个过程都是非常“慢”的,每一个步骤都马虎不得,否则可能会导致血淋淋的沉重后果。

受到市场需求的驱动,新技术的研发也被各大厂家提上日程,比如三年才研发成功的“石墨烯电池”,这个时间对于互联网时代来说实在太长了,但是这对于电动车行业甚至电池行业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跨越。

3

产业互联网冷思考

这几年,电动车行业也开始有了变化,“搅局者”出现了。一群带着互联网基因的厂家杀进来了,“产业互联网”项目燥起来了。

几年过去了,这些来势汹汹的“搅局者”恐怕仍然低估了产业互联网的难度。一开始喊着“颠覆”口号杀进来的企业,最后却都开始慢下来补课。大家发现,仅凭简单的一道“互联网撮合交易、去中间化”的逻辑,根本搞不定传统产业里拧成麻花一样的问题。

这群互联网“搅局者”最大的优势是手里攥着C端,但这并不能给沉重的产业中上游带来本质性的结构变化,所有的看似“消费互联网”的项目背后,全是“产业互联网”的问题。

互联网提供了很好的创新、流量思维,但根本就解决不了产业里存在已久的生产、制造、交易、效率问题,而这些问题,才是产业互联网要执行的根本任务。

咱们的传统产业,最核心的不是缺少互联网连接,更重要的缺少秩序的整合。互联网的优势,在于2C,但要回归2B,才真正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互联网的一句“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仿佛一语惊醒了许多梦中人,但对于很多传统行业来说,只是一场口号,很多行业的中间商还偏偏就去不得,压款、客服、售后样样都得靠他。

传统行业里,欲速则不达是铁律,这不是互联网进入传统行业就能改变得了的。

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