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无声世界,关爱聋哑儿童。”11月24日,地处秦岭脚下的陕西西安市周至县楼观台聋哑学校的70多名聋哑、智障孩子感到心里暖融融的。当天,两支队伍多名爱心人士的到来,让冬日的校园充满欢笑,无声世界的歌声飘出校园,在田野回荡。

当日早晨7时许,百名爱心人士在西安集合,装载爱心物资,然后,冒着冬日的寒冷,驱车百公里,经过3个小时后两支队伍陆续抵达秦岭脚下的周至县楼观台聋哑学校。

这次活动的主题是“汇聚爱心 传递温情”,他们给聋哑孩子捐献了两台空调以及米、面、油等价值近8000元学习、生活物品,并和孩子们开展互动,同唱《感恩的心》《明天会更好》《让世界充满爱》等歌曲,还和孩子们一起拔河、跳绳、打球、做游戏,为孩子们包饺子,让冬日的校园充满生机,歌声在校园飘荡,欢乐在孩子们脸上荡漾。

爱心人士南荣军现场激情澎湃,红领巾随着肢体节奏在胸前飘荡。他的歌声以及肢体语言都感染了聋哑学校的孩子们。随着他的手势和口型,在聋哑学校老师的同步加入下,聋哑学校出现“群情激昂”、“歌声飞扬”的“壮观景象”。

爱心人士韩炜说,聋哑学校的聋哑孩子是个特殊群体,他们需要社会对他们投入更多的关爱。当班长侯保平向同学们发出献爱心倡议时,同学们积极响应。

对于很多人来说,红领巾已是二三十年前他们童年的记忆。当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中青年的他们戴上红领巾,与聋哑孩子们一起唱歌、做游戏、单双人花样跳绳,还有拔河等,开展互动活动,与山脚下的聋哑孩子们度过了愉快而难忘的欢乐时光。

周至县楼观台聋哑学校由已故爱心女士史金凤创办。从1991年之前在路旁捡拾被家庭遗弃的残障孩子开始,史金凤自贴费用、自办学校,历经磨难,用自己的爱心为残障孩子撑起了一把保护伞,获得了社会和家长的认可和尊敬。

从入学到毕业,孩子们在这个特殊机构接受文化以及生活技能教育、培训。出出进进,循环往复。如今,从最小年龄不足5岁到最大年龄20多岁,楼观台聋哑学校有来自武功、三原、柞水、商洛、临潼、周至等陕西境内以及甘肃、宁夏等地十多个平原、山区区县的聋哑以及智障学生70多名。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