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50年8月,瓦剌太师也先将土木堡之变中俘获的英宗皇帝送还明朝,与大明议和。从与明朝的战争中抽身后,也先开始了对瓦剌大汗之位的篡夺。然而,就在他忙于和明朝议和之际,瓦剌大汗脱脱不花却征服海西女真,将嫩江、松花江流域的广大地区纳入了自己的控制范围,实力大增。也先想要弑君自立,脱脱不花汗也想铲除这个谋反之心昭然若揭的也先。于是,二人之间惊心动魄的较量就此开始。

二人的较量是从关于大汗继承人问题的分歧上开始的。脱脱不花汗的皇后是也先的姐姐,而他所立的太子却并非正室所生。因此,也先想按照汉人“立嫡不立庶”的理论要求脱脱不花汗将正室所生之子,也就是自己的外甥立为太子。作为臣子却干预立储事务,很明显是为篡夺汗位做准备。脱脱不花汗对此自然一清二楚,于是坚决不从。君臣二人的关系急剧恶化。而也先的跋扈,不但激怒了东蒙古一些坚持正统的部落,也使得自己的阵营出现了分裂,他的部下阿哈剌忽知院等人正是由于对他的不满而投奔了脱脱不花汗。这样一来,汗廷的力量骤然增强了许多。脱脱不花汗一看形势对自己非常有利,当即决定抢先对也先发难。

1451年(明景泰二年)冬,脱脱不花正式传谕各部共同讨伐也先。由于变起突然,也先初战不利,只得退到杭爱山休整。脱脱不花汗率军进逼,决心一举将其彻底消灭。情势对也先不利,但他并不惊慌。他很清楚,能够置人于死地的,不仅仅是刀剑,还有计谋。考虑一番后,也先做出了这样一番安排:派遣部下趁夜色潜入大汗营地,见到脱脱不花汗的二弟阿巴噶尔济,提出如果只要其临阵倒戈,杀死脱脱不花后便拥立其为汗。阿巴噶尔济利令智昏,尽然不顾儿子的苦劝,立刻同意了。

脱脱不花汗

关于弟弟的背叛,脱脱不花汗毫不知情,他还沉浸在彻底击败也先、收服卫拉特各部、实现由汗廷主导的蒙古统一、重现大元荣光的迷梦中。结果,在1451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清晨,也先的大军突袭汗廷大营,与阿巴噶尔济里应外合,一举歼灭了汗廷军。脱脱不花汗的妻子、儿子也被也先俘虏,他仅带10人逃走,投奔了自己的岳父—郭尔罗斯部首领沙布丹。此时的脱脱不花汗大势已去,收留他就是和也先作对,沙布丹并不想为了这个已经失势的女婿受到牵连,于是不顾女儿的哀求,将他杀死。为了不让女儿太伤心,他收养了脱脱不花的两个幼子——马儿古儿吉思、脱古思蒙克,这两个孩子日后都被权臣拥立为大汗,但结局比父亲还要悲惨。

脱脱不花已死,也先就搬掉了称汗路上最大的拦路石,本可顺势登基了,但毕竟黄金家族势大,尤其是元裔树大根深,虽然蛰伏,却也是自己巨大的威胁,于是也先展开了对元裔的大清洗。挨第一刀的便是那个出卖胞兄的阿巴噶尔济,也先请其赴宴商讨拥立为汗事宜,阿巴噶尔济欣然前往,结果刚入席就与护卫一起被全部杀死。其子虽是也先女婿,但也没能幸免,随即在逃亡路上遇害。紧接着,也先展开了对其他元裔的大规模屠杀,几乎将忽必烈直系子孙斩杀殆尽。除了上文所说的沙布丹保护的两个外孙之外,只有脱脱不花的三弟满都古勒因逃到哈赤温后裔领地捡了条命。

在把一切的障碍都排除后,,也先终于于1453年夏成为了蒙古历史上第一位非黄金家族的大汗。从北元建立以来,蒙古高原第一次出现了所有部落受一位大汗统治的局面。此时也先只要励精图治,也许真的可以创立一个展新的蒙古帝国。

然而,也先缺乏成吉思汗那样的政治智慧,一旦有了成就便忘乎所以了。登上汗位后的他目空一切,变得荒于酒色,残忍嗜杀,俨然成了标准的昏君。按说,登基为汗后,应该封赏功臣,将所有人团结在自己周围。可也先却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天下是自己的,那么一切就都该归自己所有。而对于其他贵族,他不但不予以应有的封赏,还动辄杀戮。土默特部的蒙克拜、永谢布部的索尔逊均因一言不合而被杀;科尔沁部的锡古锡台是蒙古各部中著名的神箭手,拥有崇高威望,在也先与脱脱不花汗之战中站在脱脱不花汗一边,阵斩也先大将圭林奇,结果归降后也被无端处死。

而对自己赖以起家的卫拉特各部的贵族,也先也没有丝毫的客气。对于跟随自己多年的阿刺知院,也先先是拒绝了其就任太师的请求,以自己的儿子斡失帖木儿为太师。之后,为了削弱阿剌知院,也先又将其两个儿子暗杀。刚当上大汗,也先就亲手把自己的根基弄得相当松动,让自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四周危机重重,可他自己非但没有察觉,反而雄心壮志,兵分两路对外扩张。第一路,他将重兵交给自己的次子—新任太师斡失帖木儿,让他向西方攻略。斡失帖木儿是也先诸子中最有才能的一个,在得到父亲的旨意后,率7万大军一路向西攻伐。

约在1452年至1455年间,斡失帖木儿率军进入七河流域(指中亚注入巴尔喀什湖的七条河流:伊犁河、卡拉塔尔河、阿克苏河、列普萨河、阿亚古兹河、楚河、塔拉斯河),并在锡尔河畔打败了白帐汗统治者阿布海尔汗,兵锋达到河中地区东境,并且抄掠了塔什干以及其他绿洲。1459年,斡失帖木儿还派遣使节到当时德里苏丹国的赫拉特(今阿富汗西北部赫拉特省首府)拜见了阿布塞伊德苏丹。斡失帖木儿的西征,历时十年左右,不但将察合台后王逐出天山北麓,掠夺了河中的东境,而且还恢复了对哈密以北及阿尔泰山以西辽阔草原地带的控制,收获相当丰厚。但是,斡失帖木儿带走了也先麾下的主力,使得也先的汗廷兵力空虚,为日后的败亡埋下了伏笔。第二路,也先则调动蒙古各部,决定大举入侵明朝。他深知,自己成为大汗绝非名正言顺,如果不能取得如成吉思汗一样的功业,自己的家族完全代替黄金家族是不可能的。统一蒙古主要是父亲完成的,自己必须有更大的成功。除了征服明朝,他别无选择。

1454年(明景泰五年)刚一开始,也先在蒙明边境动作频繁,明朝边关大量的军情报往北京;二月,边关的守将不停地向朝廷奏报,越来越多的蒙古骑兵在沿边活动;五月,有被俘虏的蒙古人招认,也先是派他们前来侦查,以便为在秋天大军入关做准备;六月,传来兀良哈三卫在也先的胁迫下,"尽发丁壮"随他南下作战的消息:八月,也先准备南下的消息已经坐实,不但兀良哈三卫随征,西北的赤斤蒙古诸卫也接到汗廷谕旨,起兵作为策应。景帝重臣、兵部尚书于谦认为"意外不测之患,难保必无",开始加强边关警戒。然而,明军严阵以待许久,预想的战争却没有到来,反而很快得到了也先被杀、蒙古大乱的消息。虚惊一场的大明君臣不禁纳闷:也先,怎么这么快就死了呢?

原来杀掉也先的,正是他曾经的得力助手—一阿剌知院。这个为也先卖命多年,却被连杀两子的老人,早已怒不可遏。虽然他表面上依旧讨好也先,但一直在暗中寻找着报复的机会。正是在也先准备大举伐明的八月,他等待已久的机会终于降临了。在一次出猎中,阿剌埋伏的三万骑兵迅速将也先及其卫士包围,全部杀死。

这次兵变,可以说是各种潜在矛盾的总爆发。在建立自己帝国的过程中,也先树敌无数,而又没有通过封赏等措施化解矛盾,稳定人心。即使阿剌知院不出手,想杀他的人也迟早会出现。因此,说到底,是也先自己毁灭了自己的大汗梦。随着也先的败亡,蒙古诸部落再次分裂,混战重新开始,而卫拉特人执蒙古牛耳的时代再也一去不返,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