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计,认准会计网。作者:阿汤。

紧急提醒!北京、湖北、湖南、重庆、甘肃的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报名已经结束了!!福建地区进入报名的最后一天,上海、山东、四川再度开启报名!想要报名的抓紧时间了!

从报名到考试那天,漫漫长路,怎么安排看书,哪一科开始复习,你是不是一头雾水。一不小心就忘记,临急抱佛脚,就又浪费了报考机会。

为了大家能顺利考过,贴心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9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初级职称考试锦囊,赶紧收藏起来吧。

报名

1、报名资格

有一些在读大专、本科想报读的,在未领取到学历证书前,都属于高中学历哦。

2、报名资料准备

个人有效身份证明,学历证明等。(根据当地报名系统为准)

还有确定网上支付工具和身份证在有效期内哦。

部分地区需要考前审核资格,记得准备好资料,并查看当地公告和通知,确认是现场审核还是网上系统自动审核。

考前审核或系统自动审核地区:北京市、辽宁省、黑龙江省、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海南省、西藏、陕西省、甘肃省

考后审核地区: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吉林省、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青海省、宁夏、新疆、兵团。

备考:三宜三忌

宜 早备考

对于报名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亲,别想着距离考试还有大半年,时间充足。

因为从2018年11月1日开始报考到2019年5月11日考试,只剩下191天。期间还要经过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等节假日。

小编把备考时间做了这个表,除去工作日每天8小时的上班时间,和每天6小时的睡觉时间,以及节假日玩耍时间,你说还有多少时间备考啊?

当然你把节假日算进去也可以,但也没有多出很多时间。所以从现在开始备考,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吧!

宜 坚定

抱着必过的心态,坚持完成每天的学习安排,无论是工作中途的休息,还是下班回家,坚持每天学习三四个小时。

在出现疲惫的时候,不要放弃或者松懈。可以尝试让自己坚持五分钟,完成之后在心里给自己打打气,鼓励自己再坚持五分钟,持续到完成当天学习任务。

宜 多问

复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要主动积极找答案,及时查漏补缺,能够跟上备考计划,如果不搞明白,可能会影响后面知识点的学习。

如果是报班学习的话,可以和老师以及其他童鞋多点交流哦!

忌 盲头苍蝇

开始备考就应根据官方大纲制定计划,但是大纲内容比较多,没有侧重点。最好还是跟着老师走,老师会讲解重点难点啊,经验丰富的老师还会告诉你出题方向。

当碰到难点,学习进度拖沓时,给大家分享一个小办法:每天结束前把当天复习的重点知识回想一遍,再把自己的知识框架或者课程目录想一遍,然后把今天学到的东西放到框架里面。这样记知识点效果比较好。

忌 心态浮躁

有的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会想放弃,会想休息停止复习,甚至觉得自己看了那么多都不知道有没有记住。

一定要有信心并且沉下心,虽然备考过程比较枯燥,但想想一考过拿到证,这个过程就结束了,长痛不如短痛啊。

到最后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心态了,有计划地复习和做题,最后阶段不要盲目刷题,不要想自己哪里没有复习,要回顾错题,把各个错题搞懂。

忌 死记硬背

会计实务比较像理科,死记硬背容易混淆,而经济法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多,如果要背,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

有可能你在复习完某个知识点之后还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但通过做题,就能加深你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融会贯通!

所以大家一定要在学习完知识点后做真题,来了解出题思路,以及确定自己的时间分配,这样才能将真正实力在考场上稳定的发挥出来~

考前准备

打印准考证

开放打印准考证的时间留意各地的公告,在4月11日前陆续会出通知。

而部分地区已经公布准考证打印时间,大家就可以在日历记好备忘了。

打印准考证就可以看到自己的考场,查好交通路线了。

考试当天

记得早点起床,带齐身份证、准考证、笔等物品赴考。

《初级会计实务》科目的考试时长为2小时,《经济法基础》科目的考试时长为1.5小时,两个科目连续考试。

考后

1.查成绩

查成绩是考试后考生最期待的,考试成绩将在2019年5月31日前下发。

这里要注意,部分在考后进行资料审核的地区,考生查询成绩为合格的,要带相关证明材料去当地的人事考试中心审核资格。

一般就是审核报名资格相关的资料。资料审核不符,成绩及格也没用。

2.成绩复核

如果考试成绩和自己估算出入很大,对考试成绩有异议,考生有权向相关机构申请复核。因为两科都以客观题的形式,部分地区不安排复核考试成绩,请根据具体各地通知和规定为准。

要注意,初级考试是一年一次的,成绩只在一个考试年度有效,两个科目都合格才能领证。

3.办理证书

考试结束后两个月左右可以领取初级会计职称证书,领取时间各地会不同,到时留意公告。

接着到当地人事考试中心填【资格考试合格人员登记表】,等待下发《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各地要求不同,具体请以地方公告为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