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稍微来聊聊艺术史中的一个小故事。

典出奥维德的《变形记》,塞浦路斯的雕刻家(一说是国王,还有一说是爱神的祭师)皮格马利翁爱上了自己用象牙雕刻出的少女加勒提亚,爱神阿芙洛狄忒感其诚,所以将雕塑变成真人。

自此,“爱上自己的所造物”“心想事成”不仅成为艺术史上经典的创作题材,还成为心理学和经济学中的名词。

从传说诞生之日起,就有关于皮格马利翁的艺术创作。中世纪的书籍里面的插图,看起来有点魔性...

▲中世纪书籍中关于皮格马利翁的插图

无论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还是拉斐尔前派,都喜爱这个“大变活人”题材。

Pygmalion et Galatée Étienne Maurice Falconet

▲Depiction of Ovid's narrative by Jean Raoux

▲Pygmalion by Jean-Baptiste Regnault

▲Pygmalion and Galatea by Louis Gauffier

▲Pygmalion and Galatea by Anne-Louis Girodet de Roussy-Trioson

从两个角度描绘的场景,有点意思。

▲ Pygmalion and Galatea by Jean-Léon Gérôme

▲ Pygmalion and Galatea by Jean-Léon Gérôme

不止一个艺术家反复描绘过这个题材,或许是因为所造的完美之物成真是艺术家共同的梦想吧。

▲Pygmalion by Edward Burne-Jones

戈雅也描绘过这个题材。

▲Pygmalion and Galatea by Francisco de Goya

▲Pygmalion by Eduardo Chicharro Agüera

▲Herbert Gustave Schmalz

▲Pygmalion et Galatée by Ernest Normand

到了21世纪还有艺术家创作男女反转版的皮格马利翁,你造出心目中的女神?好呀,我来造心目中的男神好了。

▲Pygmalion by Helene Knoop

当然,时尚界是不会放过神话题材的,希腊式的雕塑定义了人类的“完美”,意大利卡拉拉的的大理石转化为天神的丰肌柔骨,旁边是血肉之躯的凡夫俗子。

但是,凡夫俗子的血肉之躯,也是完美。

新西兰的内衣品牌Lonely Lingerie启用了多种身材的模特,不再将完美定义在一个标准。由摄影师@yumnaaa在意大利卡拉拉的大理石雕塑场,拍摄了一套内衣大片。

Vogueme探讨的是性别定义中的完美。

▲VogueMe February 2017 She's the man

更早之前的主题,则更多体现的是皮格马利翁故事中的爱欲元素。比如摄影师Signe Vilstrup操刀拍摄的Tush 2010 大片。

或者说,神话中的古典气息更加受欢迎。

冰冷的雕塑抱在手中突然有了温暖的呼吸,试问哪个孤独的灵魂不曾有这样的幻想?

▲Impara l'arte Olya Zueva and Statues by Michael Woolley for Io Donna

上帝造出夏娃后,亚当惊喜地说:“你是我的骨中之骨,肉中之肉。”

但事实上,无论是神造还是人造,没有什么可以定义完美,人类在通往真真假假的完美路途中走钢索,脚下是万丈深渊。幸而,我们依然拥有做梦的能力,在万丈深渊之上,仰望遥不可及的星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