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人物徐巧丽、王焕熔报道

又有人挑战徐晓冬了。只是战帖他没有接下。

11月17日,武林龙斗士中外拳王争霸赛兰考站上,太极雷雷被“大胡子”王知亮在胜赛后,当场高声大喊:“徐晓冬!我要KO你!”此前,雷雷被徐晓冬KO,后者因此一战成名。

但“徐晓冬”的身份仍与“打假”紧紧联系。在一场比赛后,他被贴上“攻击、侮辱中国武术”的标签。他一再否认这说法,仍无法避免被汹涌的舆论裹挟。

徐晓冬遇到了冬天。微博被封号、节目被停播、拳馆被查、比赛办不了……他无法发声了。

沉寂了一段时间后,徐晓冬谨慎了不少。

最近,徐晓冬举办的中华武术大赛没办成,在赛前五天被通知“撤了”。这让他憋屈,就想挥拳出去打在棉花堆上。

举办未果的代价,终带来经济压力。他开始跟生活妥协,先挣钱,养家糊口,打假的事,慢慢来。

徐晓冬

困局

经历了微博六次被封、参加的节目停播、视频网站下架所有视频后,徐晓冬“有点灰心了”。

一切似乎要归咎于2017年打完雷雷后,他在直播与采访中不断重复的那句话,“全他妈是假的”——他把矛头直接对准了中国武林。

沉寂了一段时间后,徐晓冬在媒体面前谨慎了不少。不过,他仍断断续续出现在媒体采访中。最近一次是接受《时代周刊》的采访,“可惜国内看不了”。

徐晓冬“打假”事业还在持续,只是选择用更正规的形式“打假”。他尝试着举办了第一届“中华武术大赛”,承诺称这是真实的、纯粹的赛事。怕人说有暗箱操作,他没有找任何赞助商。

一切靠自己。7月28号到8月到9月2号这33天时间,徐晓冬跑了26个城市,去请真正的大师来参加武术大赛。日子都定好了,11月2日,连续三天。

大师出现在不同地方。有人跟徐晓冬说齐齐哈尔有大师,他就去了齐齐哈尔,这是第一站;又有人说东莞有,他就去了东莞;有人说哈尔滨有,他又去了;沈阳有,去沈阳;最后是香港。

在邀请大师的空隙,徐晓冬也不忘打假。这一次,他打的是与少林弟子释延孜格斗的“黑人拳王”的假。

10月19日,在武极天下七国拳王争霸赛的擂台上,释延孜43秒KO了坦桑尼亚“黑人拳王”盖博瑞。之后,徐晓冬发微博上称,“非洲拳王”涉嫌造假。这一言论引发轩然大波。

10月24日,他接到一个自称是姜俊华的人的电话。姜俊华是《格斗世界》创始人,昆仑决执行副总裁。

对方在河南少林寺门口,当着释延孜的面给徐晓冬打电话,“晓冬你跟释延孜打一场怎么样?”

徐晓冬回忆,第一次他拒绝了,怕在年纪上留给人口舌。释延孜比他大10岁。拒绝之后,姜俊华仍旧劝他:“晓冬啊,我跟释延孜老师说了,还可以跟你打一打。”

对方这么一说,徐晓冬的脾气来了。“我他妈不乐意了,被这么下挑战,那就打。”

在约定后,姜俊华单方面否认了释延孜对徐晓冬下的挑战。这令他觉得自己被欺骗了。

10月25日,释延孜亲自给徐晓冬发微信,跟他确认究竟是谁约战在先。“就开始不想打了,你明白吧?”

徐晓冬回复释延孜称,“你是被他们利用了。但是我现在告诉您了,徐晓冬必须跟你打,您先琢磨琢磨两天,打,咱们怎么打。”只是,后来也就不了了之。

“去伪存真”是徐晓冬给自己的标签,也是他的原则。这条路上人很少,他时常会感到“孤独”,被封杀那段时间,这 “孤独”又变成了“愤怒”。

他一直坚信的是,打假是一件对人民的好事,既然是好事,为什么要禁?

即使遇到了封杀,徐晓冬也“不后悔”。“我后悔的是打轻了,后悔我在最火的时候,我应该再多打(假)。”徐晓冬直言道。

徐晓冬

打假

2017年最火的时候,徐晓冬从早上九点起来接受媒体采访,一直到凌晨四点。慕名而来的人去武馆参观徐晓冬,“跟看大猩猩似的”。

后来微博账号被封,还有人打着“徐晓冬”的名义骗钱。

刚开始被封,徐晓冬还会发出疑问“求真就这么难吗”。后来,疑问变成了“当被封已成习惯”。

最近,他的抖音账号也被封了。他写了“哈哈哈高兴,庆祝一下”发到朋友圈。他还听到网友尊称他为“封神”,位列“封神榜”第一。

在金庸笔下的江湖世界,徐晓冬自称喜欢乔峰和张无忌,在小说中,这两个人被描述称“一个人对抗整个武林”,而这是徐晓冬特别喜欢的事。

他自比现在,就是一个人人对抗所有的“黑暗势力”。但究竟谁是黑暗势力,他从未言语。

历经出名、封杀、沉寂后,他觉得自己的经历完全可以拍一部电影。

今年5月,徐晓冬演了一部《糟糕的拳头》的电影。电影讲述的是一个虚构世界的故事:一个14岁男孩穿越到40岁中年男子的身体中,去打拳击。

他在其中演男一号,搭档的是港星吴孟达。对这角色,徐晓冬评价很低,“说白了就是让我演一傻子。”

说归说,徐晓冬演起戏也求真。不吊威亚,所有的打斗动作也都是真打。倒是自己的演技,“把导演给气到住院,把吴孟达气到现场吸氧”。

徐晓冬把这一次拍电影当成“玩票”。

打假依然还是真打,包括这一次的中国武术大赛,邀请参赛的大师他也要找真的。

看大师凭直觉,也凭多年的认知。徐晓冬说,大师里有真有假,见了就有数。最后,徐晓冬敲定了140名大师作为参赛选手的出席阵容。

大幕只等拉开,但在赛前五天,即将亮相的“中华武术大赛”被一通电话叫停。

“就告诉你,不能打,我们也没辙。”当时正在拳馆训练的徐晓冬,接到自己公司的电话后,憋屈得想骂人。

那天,他在朋友圈发了公告,“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呵呵,就说句英文吧:caoni da ye !”

徐晓冬没辙,只能给人赔礼道歉。而且临近比赛,部分参赛选手已到北京。

好在“大部分人都理解,个别的抱怨,我只能好心的跟人解释、道歉。”徐晓冬试图平息这突如其来的混乱。

就这样,一场纯粹的武术比赛就此无疾而终。

徐晓冬在“武”字旁比心

妥协

这场比赛之后,之前念念不忘的打假也逐渐让位给养家糊口。

11月13日,他在朋友圈发了条广告,“徐晓冬,可以出席各项赛事,商业活动:嘉宾致辞主持颁奖解说……光明正大养家糊口……”

他面临着经济上的压力。为这场武术大赛,从6月筹备到11月,中间跑了26个城市,找了140多人参赛,徐晓冬最少损失了20万。

还有损失一些无法估量。奔波赛事的期间,原本来找徐晓冬做私教的学员另找了他人做老师,还有自己去朋友拳馆教学的机会也没有了,甚至连自己拳馆的对外宣传也弱了。

目前,他接到的活,都是赛事的剪彩。他在上海、苏州、深圳、河北,各地跑,剪彩2万左右,主持4万。

徐晓冬说,接下来准备再抓一抓私教课挣点钱,打假可以慢慢来,他不会放弃。

没放弃的还有他的粉丝,这也是他走到现在的动力。前几天,有粉丝来拳馆看他恰巧徐晓冬不在看不着,走后在他的桌子上留下一堆水果榴莲。这让他特别感动。

11月15日下午,徐晓冬和几个兄弟刚从饭馆里走出来,迎面走来一个穿着绿色棉服的男人,高喊了句“冬哥”。向徐晓冬高举抱拳,笑称“哎,粉儿、粉儿”。

徐晓冬抱拳回应,转身离开,隐没在来往的车流中。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侵权必究】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