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衣服好看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爸爸们习惯了把孩子甩给妈妈,今天你在陪孩子的问题上所偷的懒,明天就会变成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你脸上。

每次看到成功人士巡回演讲或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我毕生经历都献给了我的工作,我都没有时间陪伴我的家人和小孩。”

好感人呐……请问,我能抽你两耳光吗?

中国真是个奇怪的民族,我们重视家族、重视血缘、重视宗亲。但很多时候,又在潜意识里崇尚为了出人头地而六亲不认。

想起之前看过一个短片:

爸爸对女儿说,现在这么努力工作就是为了挣更多的钱,给女儿最好的教育和生活,所以没什么时间陪女儿成长。

问女儿会怪爸爸吗?

女儿说不会。因为自己将来也会更努力工作,然后挣更多的钱送爸爸去最好的养老院。

引人深思,爱需要陪伴,成长需要关爱。

生命在轮回,人生本来就是个圆,很多东西都是相互的。

有时,在陪伴这件事上,爸爸不如孩子懂事!

最近有档辩论节目有这么一道议题:

“爸爸陪伴孩子,每周低于12小时,就被取消爸爸称号,你同意吗?”

节目组采访了几个孩子。

让每个孩子挑了最喜欢的玩具,问他们:玩具和爸爸陪你一天,你选哪个?

他们是这样说的:

听到孩子的回答,爸爸们都沉默地低下了头了。

最后节目组把辩题给到孩子:陪伴不足12小时,你就不叫他爸爸了,你愿意吗?

答案异常一致:不愿意。

理由是:

“因为他是我的爸爸呀。”

“爸爸是我最好的爸爸。”

“爸爸工作辛苦,太不容易了。”

听到这些答案,一旁的爸爸眼眶开始湿润。

孩子对父母天生忠诚,总有着满心的喜欢,甚至特别能体贴父母,让人不由得心疼。

但更扎心的是,有网友评论:“这些爸爸估计难过一下,然后就忘记了吧”。

很多时候父母甚至被乖孩子宠坏了,享受“爸爸很辛苦”的背后,忽略了孩子其实更想说“爸爸我需要你”。

在辩论中这样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

孩子的人生,从1岁到20岁,我们走过来,他们比连续剧更糟糕,连续剧你不看,我们可以补;

但是我们孩子的人生,是补不回的。

1到20岁你不看了后,你就永远都看不了了!

能从头到尾,看我们孩子一生的唯一观众是谁?是父母。

这辈子,弟弟,妹妹,朋友,伴侣都是中间加入的,我的一生除了我自己知道之外,我的父母会知道。

小时候,我们在家总问:

“妈!这衣服好看妈?”

“妈?我的鞋子去哪里了?”

对爸爸说过最多的话就是:“爸!我妈呢?

这虽然是个笑话。但爸爸,在我们心中好像是总不在家的、不知道我喜欢什么、不知道我的生活作息......

他们再不称职,在孩子们心中,也是永远的,最好的,最爱的爸爸。

明明很亲,却始终遥不可及。

人生的前半段,孩子追着父母,人生的后半段,父母追着孩子。

我不会错过你的后半生,也请你不要错过我的前半生。

世界不会亏待愿意主动陪孩子的父亲,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不陪孩子的父亲。

那个不陪孩子的父亲,后来怎么样了?

我的大伯七十岁生日时,请了几个亲戚凑成一桌吃顿便饭,我的堂姐全程都在玩手机,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饭后,大伯主动和堂姐说话,想和她聊聊最近的生活、工作,什么话题都好,堂姐的回答却是,“嗯”“啊”“哦”,表现极为敷衍。

大伯终于生气了,他拍着桌子像年轻时候一样的当众教训堂姐:“你还有没有良心,老子过生日,你就知道玩手机,你还有没有教养了?懂不懂尊重人啊!”

万万没想到堂姐竟然怼了回去:

“我小时候你从来没有陪我看过一场电影,没有陪我逛过一次公园。

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感受过父爱,现在快40岁,还没有结婚,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我恐婚,我不想像妈妈那样辛苦一辈子,却吃力不讨好,一辈子没听过丈夫对自己说声谢谢!”

大家都愣住了,大伯气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堂姐走了,这场祝寿宴也不欢而散。

小时候的堂姐本来是一个特别乖巧的女孩,她考试年年第一名,承包了所有的三好学生奖项,还是当地的中考状元。

堂姐说,她之所以努力读书,其实只为了父亲的一句赞美,可是并没有。

父女两个一天也难得说几句话,父亲对她问得最多的就是考得怎么样?

堂姐多希望父亲能和自己说说话,关心一下除学习以外她的生活,然而并没有。

高中毕业那年,堂姐的毕业同学手册上有很多同学寄语,手册上出现亲爱的、欣赏、喜欢、想念之类的词汇,被父亲翻到了,他以为堂姐早恋了,不由分说解下皮带狠狠的抽向了堂姐。

堂姐说,从那一刻起,她对父爱两个字彻底死心了。

上大学后,堂姐开始谈男朋友,喜欢就在一起,不喜欢就分手,从不避孕。大学四年,堂姐遇到一个又一个的渣男,打了四次胎,她对爱情的失望堪比对父爱的失望。

缺失父爱的女孩长大后在择偶方面会偏离正常的轨道,只要有人稍微关心她,她就会被感动,很容易上当受骗。

大学毕业以后,堂姐留在了大城市,很少回家乡,也很少和家人联系。

伯父就这样盼着堂姐打电话,盼着她发朋友圈,盼着过节能收到堂姐的群发祝福短信,盼着过年能见堂姐一面......

堂姐倒是经常和大伯母打视频电话,母女两个像闺蜜一样有聊不完的话,有的时候伯母让伯父也接电话,堂姐就会流露出不高兴的情绪。

堂姐对大伯母说她和父亲无话可说,这个父亲有和没有一样,伯父亲耳听见时,气得当场把手机摔了。

伯母看见伯父第一次哭了,七十岁的伯父已经到了古来稀的年纪,却在默默承受着自己年轻时不陪孩子所造成的后果。

他痛苦、他懊悔,他想尽一切办法去弥补,可是为时已晚。

调查显示,高达77%的父亲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在一个小时以内,仅9%的孩子有爸爸陪伴超过3个小时。

有些爸爸总在说忙忙忙,可属于父亲的那部分教育也必不可少。这些事,妈妈无法取代。

而在这其中,爸爸们又真的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忙”,一周连12个小时陪孩子的时间都抽不出吗?其实想想怎么会。

孩子们怎么说:

“我爸爸每天都要在沙发上玩很久的手机”

“我爸爸每天下班打游戏打到深夜”

“我爸爸总要去和他的朋友喝酒喝得醉醺醺回家”

“我爸爸总说他太累了让我去找妈妈”......

你看,其实很多时候,他们根本就没那么忙。

要知道对孩子的教育根本不可能等着你来弥补,只要稍微有点忽略,孩子的成长变化会很明显。

国家二级心理专家指出,爸爸陪孩子的好处有很多:

1、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2、令孩子情绪稳定独立。

3、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关系。

4、强化性别认同。

5、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这些缺失的陪伴,缺失了,就是缺失了,补不回来了。

世界正在偷偷的惩罚不陪孩子的父亲:

◆当你躺在床上看手机,人为的屏蔽了和孩子的联系,不久之后,你将收获和你同款姿势躺在床上玩手机的少年。

◆当你的孩子兴致勃勃地和你讲诉今天发生的趣事,你冷冰冰的打断孩子的话,转而看向电脑或手机,不久以后你将收获一个手机控的孩子,思想不集中,上课开小差,成绩不优秀。

当你的孩子需要你陪她出去运动,你拒绝了,理由是你要加班、陪客户,她会觉得钱比她更重要,你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是一个性情冷漠、利益至上的工作狂。

陪伴是一种言传身教。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爸爸们习惯了把孩子甩给妈妈,今天你在陪孩子的问题上所偷的懒,明天就会变成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你脸上!

长期缺父爱的孩子长大以后很难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包括父亲在内。

这世界正在偷偷的惩罚不陪孩子的父亲,父亲前半生的懒惰,会造成父亲后半生的孤独。

从现在开始,放下手机、关掉电脑、手机,停止加班、不去应酬,给孩子一段属于你和他两个人的时间;

听一听在孩子心目中你是什么样子的爸爸,保证你会泪流满面。

相关文章